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教育家型校长到底该怎样养成

2021-01-28 17:28 光明日报   朱延静  阅读:2175 

  教育家型校长到底该怎样养成

  【光明时评】

  日前,据媒体报道,武汉市教育局公示了一份“武汉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义务段)”名单,20位小学校长和20位中学校长成为首批培训对象拟定人选。

  为什么要培养教育家型校长?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这是校长队伍建设的最新举措,当地教育正处于持续高质量发展阶段,时代对校长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一批不仅专业素养过硬,更具备先进教育思想、前瞻性教育理念的校长办学治校。

  其实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提出,中小学校长承担着引领学校改革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要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把加强教师、校长队伍建设作为未来10年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2014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明确提出在培养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带头人的同时,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家型校长。近年来,教育家型校长这一概念直接出现在各地的培养工程中,如河北省和江苏省分别于2019年、2020年启动“中小学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教育家型校长创新培育计划”。

  实施教育家型校长培训工程,目的可谓十分明确,就是要把校长培养成教育家,以推进学校实现教育家办学。所谓教育家型校长,也是与“官员型校长”对应而言的,要求校长要懂教育、懂教育管理,是专家型校长,更是教育家型校长。不过,对于教育家型校长如何产生,教育界和社会舆论却看法不一。

  目前各地实施的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把入选培养工程、培育计划作为校长的荣誉,似乎只要入选了相关工程及计划,就已经是教育家型校长了,这也是各地要对入选计划的人选进行公示的原因。通过搞工程、计划来“产生”教育家型校长,会导致校长们过度关注“入选”本身,而非重视培养、成长过程。

  二是培养工程虽然也强调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培养教育家型校长,但总体而言仍然存在重理论培训而轻实践的问题。在具体办学中,不少校长都能说出各种教育理念,但是身体力行的并不多。比较典型的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名校,往往是当地的升学“牛校”,在素质教育的外包装下,实际进行的是应试教育。至于具体原因,则多是基础教育缺乏教育家办学的制度环境,包括中小学缺乏办学自主权,地方政府用片面的升学率考核学校办学,以及考试招生制度用单一的分数标准评价学生等。

  加强对校长的继续培训,更新校长的知识结构与办学理念,这当然是培养教育家型校长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把办学自主权落实给学校。2018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指明了两者的关系,既要面向全体中小学校长,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又要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要让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制度环境尤为重要。

  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要注重选优配强校长,要把培养好、选配好校长作为激发办学活力的关键因素,完善校长考核管理与激励机制,不断推进教育家办学治校。这要求改革校长遴选机制,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在选拔校长时,要公开听取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按教育家的要求选拔能够胜任的人选。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以科学的教育政绩观、价值观,促进学校办学回归育人本位。只有在这样的办学环境中,才会涌现出更多的教育家型校长。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3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