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爱我工小美 五年新辉煌】让阳光照亮老人的幸福晚年——新余“党建+颐养之家”农村养老实践暖人心

2021-01-27 16:45 新余日报    阅读:3509 

中午时分,渝水区珠珊镇花田村的颐养之家里近40名老人正在食堂用餐,里面空调、冰箱、消毒柜等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聊着天、吃着饭,像个温暖的大家庭。

2016年底,我市在全国首创“党建+颐养之家”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解决70岁以上农村独居、留守老人的一日三餐、精神慰藉和医养结合问题。

白驹过隙。4年来,全市各颐养之家内呈现出一派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温馨、祥和景象。截至目前,全市已在414个行政村建成颐养之家736个,惠及老人10309人,实现行政村和有需求老人全覆盖,成为党得民心、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的幸福工程。

一天只花7元钱,万余老人的“幸福餐”

“每月缴200元,平均一天不到7元钱,就能在家门口的颐养之家餐餐吃上热饭菜。”入住珠珊镇花田村颐养之家的83岁老人刘恒英说,以前一个人起火做饭,经常是做一顿吃三餐。刘恒英老人的老伴已经去世,把儿孙都拉扯大后,孩子们如今都在城里打拼,自己也不习惯去城里住。在颐养之家很多老人的情况和刘恒英相似,经常吃冷饭菜、缺乏关护,这也是农村独居老人比较普遍的情况。

“在颐养之家,早上有热包子、牛奶等,中午和晚上一荤一素一汤,顿顿吃得饱。”84岁的廖和茂老人告诉记者,现在不用操心做饭,还有人陪伴,心情好了晚上还爱喝上两小口酒。

花田村党支部书记廖志平说:“村委会给颐养之家每周制定菜谱,保证营养均衡;村里还给颐养之家几块菜地,保障日常蔬菜供应。食材定向定点采购并定期检查,老人吃得安心、健康。”为了让老人的子女更加放心,颐养之家的工作人员每天把老人们的用餐图片发到微信群;食堂还安装了监控设备,远在千里之外的子女轻触指尖就可以看到父母的生活和饮食状况。

村里的老人得到照顾,很多家庭的后顾之忧也解决了。“颐养之家要让群众满意,也要能够保证持续运营。”珠珊镇党委委员钟婷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探索出财政补一点、老人担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既化解政府的投入压力,又减轻老人的支出负担,颐养之家账面上还有结余。

“为了让独居老人更方便,颐养之家的服务也在不断提升。没有前来用餐的老人我们会去他家里看一看,及时了解老人的情况;腿脚不方便的老人,还提供送餐服务。”颐养之家管理员胡美珍说。

记者在花田村颐养之家的所见所闻,只不过是全市736个颐养之家的一个缩影。类似花田村老人的温馨一幕,在3178平方公里的渝钤大地上比比皆是。

宽敞的院子,整洁的屋子,餐厅里餐桌椅、冰箱、消毒碗柜一应俱全,有些老人在文娱室内看电视、打牌,有些老人在院子里挥动健身器材……这样的场景,是所有颐养之家的简单“标配”。

“红烧鱼、炒包菜、鸡蛋汤”“小炒鸡、炖豆腐、大白菜”……类似的伙食,就是颐养之家管理员们为老人精心烹饪的餐桌日常。

2020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99周年生日来临之际,分宜县分宜镇大台村党总支在颐养之家开展感恩回馈活动,老人们心怀感恩,情绪饱满,纷纷对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6月22日上午9时,大台村瓦仔下颐养之家热闹非凡,老人们高兴采烈,喜笑颜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今年91岁的谭苏英老人说:“现在过的好,天天有电视看,冬天有火烤,夏天有电风扇、空调吹,现在的日子真是好。”张财英老人接着说:“感谢共产党让我坐在这里吃现成的,是党替我们养老,帮我们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来到颐养之家开展送餐服务的乌桥村小组张发平老人家,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眼睛瞎了,看不到了,但是我心里晓得,我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要感谢共产党。”

“共产党好!”感恩会上,老人们逢人便夸。一个小小的颐养之家,在百姓得了实惠的同时,也让党得了民心。

可复制的全国首创,高位推动下的农村养老实践

我市作为全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早在2000年就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20年底,全市老年人口超过2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将超过18%。

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颐养之家建设启动的2016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人达17.39万人,六成在农村留守。

养老不仅是每一个家庭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点。2016年以来,八届市委以“党建惠民”为目标,按照市县指导、乡镇领导、村级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在全国首创“党建+颐养之家”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让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当年12月,市委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但凡有需求的行政村,建设颐养之家,完善养老服务保障”的目标,市委、市政府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将颐养之家的建设列入2017年重点民生工程,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农村推行“党建+颐养之家”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市委书记蒋斌亲自参加全市“党建+颐养之家”工作现场推进会并做出重要部署,市委常委会多次研究讨论颐养之家推进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以上率下,深入基层调研并解决实际问题。县(区)、乡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亲自挂帅,挂图作战,全力推进。

为确保颐养之家可持续运行,我市采取“政府补助、村级配套、老人自缴、社会捐赠、自我发展”的办法,不断拓宽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颐养之家的建设和运营。在颐养之家的建设上,我市以财政经费为主,按照每个村一次性投入10万元标准,由市、县、乡三级财政按4∶4∶2比例分担,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给予补助。运行经费以老人“自养”为主,按照每人每月350元标准,老人自缴200元,市、县两级财政各补贴50元,乡、村两级自筹50元。对生活困难的老人,实行免费“入家”。在此基础上,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捐款捐物。2017年以来,全市共安排颐养之家建设经费6000余万元。此外,全市党政机关及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机关干部捐款1500余万元,以乡镇商会为主体的本土民营企业家捐款5000余万元。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也让基层办得起、老人负担得起,保证了颐养之家可持续运行。

建设颐养之家,光有钱还不够。我市紧紧围绕老年人需求特点,精心谋划打造:选址尽量挨着村卫生室,确保每位老人都有一份健康档案;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采取送餐制。

为让颐养之家更充满温情,为此,新余将服务颐养之家作为党员先锋创绩的评价标准之一,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宣讲活动。而入住颐养之家的不少老党员则组成了理事会,为这个“大家庭”忙前忙后。

颐养之家让老人、子女安心,更使得党组织在基层中深得民心,入住其中的老人们,又成为基层工作的重要“帮手”。

四年的改革实践,可谓是硕果累累。我市在探索“党建+颐养之家”农村养老新模式的工作中形成了“四可”工作法,其主要做法在全国老龄工作会和全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还入选了2019中国改革十大年度优秀案例。

打造“升级版”,从“同吃一锅饭”到“同唱一首歌”

仙女湖区欧里镇白梅村的颐养之家,卫生室、阅览室、文娱活动室一应俱全。“这些都是村干部向上级争取来的。”管理员习继龙介绍,这些配套设施丰富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让颐养之家的人气越来越旺。

从颐养之家开始建设起,我市明确村支书、村主任或村小组长作为颐养之家责任人,组织颐养之家的老人们创建“亲情微信群”,安装“亲情千里眼”,设立“亲情聊天室”,让老人能够与远在他乡的子女随时“面对面”聊天。同时,这些责任人也会组织有文艺特长的村民、志愿者以及剧团,在一些节日到颐养之家开展文艺表演等志愿服务。

新余的颐养之家多设置在老人较为集中、交通相对便利、辐射距离较近的村小组,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近“入家”。颐养之家所在的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送餐制、寄养式、志愿服务储蓄化和农村老人团体小额意外伤害保险等方式,尽量满足留守老人的不同需求。

2019年是我市推行“党建+颐养之家”工作的第三年,也是颐养之家工作上台阶之年。为全面提升“党建+颐养之家”工作,我市又印发了《全面提升“党建+颐养之家”工作十条的通知》,完善提升农村颐养之家水平,逐步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城乡居家养老模式。

走进分宜镇介桥村颐养之家,就能看到门口的一台人脸识别机。为了精细精准服务入家老人,介桥村颐养之家创新建设信息化项目,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每一位入家老人进行人脸识别信息采集,建立健康数据信息库,定期分析老人健康状况,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紧急援助、健康预警机制。通过就餐前对老人进行打卡操作,管理员可以及时掌握到老人的入家信息、是否按时用餐等。

升级后的颐养之家功能配套齐全,农家书屋、卫生厕所、晓康诊所一应俱全,仿佛跻身乡村里的都市,给农村居家养老增添了无限情趣,成为人文关照的典范,留守老人在颐养之家安享晚年,不仅一日三餐有人管,身体不适有人问,遇有紧急情况有人帮,老年生活有保障,大家同吃一锅饭,同唱一首歌,同看一场戏,精神生活有寄托,沟通便捷,服务贴心,深得老人欢心。

6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