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银川1月20日电 题:“长不大的孩子”和他的家人们
作者 杨迪 张曦文
“爸爸、爸爸呢?我要爸爸给我喂饭。”午饭时间,坐在轮椅上的枫枫(化名)在寻找着“爸爸”的身影。一旁的宁夏社会福利院福泽区护士长杨龙捧着饭碗,一边轻柔安抚,一边为他喂着鸡蛋粥。枫枫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真好吃!”
患者接受绘画治疗。 杨迪 摄20岁的枫枫是宁夏社会福利院福泽区的一名患者,因发育迟滞,他的心智、外形都停留在孩童时期,也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终身需要监护。在福泽区,还有67名和他一样的患者。
医护人员引导患者接受运动治疗。 杨迪 摄精神障碍、发育迟滞、肢体残疾……这些他人眼中的“异类”,在宁夏社会福利院医护心中却如同一群“长不大的孩子”,需要他们的关爱与照顾。
“娃娃们自发地叫我们爸爸、妈妈、叔叔、姐姐……看到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护工,他们还会叫爷爷、奶奶。”杨龙说,这些孤残人士从小缺失家庭关怀,每天照料他们的护工就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家人。
但照顾这些“孩子”并不容易。福泽区的68名患者中,有26名行动不便、需要轮椅,还有3名常年卧床的“玻璃娃娃”。
护工为常年卧床不起的“玻璃娃娃”喂食。 杨迪 摄“给孩子们喂饭是有讲究的,他们感知能力差,不知冷热,所以饭一定要晾凉再喂;一部分孩子无咀嚼能力,一部分孩子患有吞咽功能障碍,护理难度较大,所以膳食科病员灶为他们准备了营养全面的流食,每次只取三分之一勺,等完全咽下去再喂下一口。”照顾患者多年,杨龙已总结出一套经验。
夜晚则是护工们最不能松懈的时刻。“值班的2名护士每20分钟就要巡视一次,看孩子们是否有蒙被子睡觉或者尿床的情况发生。”护士潘媛说,晚上值班时,自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患者在治疗师的引导下伴随着音乐敲打乐器。 杨迪 摄每天来喂饭的“爸爸”,每周帮忙洗澡的“妈妈”,整理被单的“阿姨”,更换尿不湿的“姐姐”……在长期的相处中,护工们成为了患者的“编外家人”,也收获了他们的爱。
“有一次枫枫在康复训练课上表现优秀,老师奖励了他一包旺旺雪饼,他自己吃了一片,把另外一片留给了护士们。”杨龙说,每当过节的时候,“孩子”们还会给医护写信、送贺卡,让人非常感动。
据了解,宁夏社会福利院主要承担宁夏城镇“三无对象”中精神障碍患者、宁夏儿童福利院18岁以上的孤残青少年等民政供养对象的收养收治工作,同时面向社会提供精神卫生服务,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诊疗服务,目前,民政供养对象261人、收治患者200余人。
在宁夏社会福利院,每天的康复治疗训练是最受患者欢迎的项目。阅读治疗室内,患者正在听写文章;舞动治疗室内,患者跟随治疗师学习舞蹈,多媒体治疗室中,患者在治疗师的引导下伴随着音乐敲打乐器……
宁夏社会福利院社工康复科科长茹丽君介绍,科室设有11个治疗室,开展4大类28个治疗项目,目前开展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团体生物反馈治疗、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情景模拟治疗、原生艺术治疗、职业技能训练以及团体心理辅导等。
在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当中,许多都有着不幸的过往,有的长期遭受家暴,有的亲眼目睹亲人发生意外……社工康复科副科长王秋香说,这些患者内心长期压抑,而多种多样的康复治疗训练则为他们提供了发泄的窗口和渠道,达到“表达即疗愈”的效果。
在原生艺术治疗室内,张玲(化名)正在创作一幅画作:画中的一位女孩身着连衣裙,置身在荷塘月色之中。这种“原生艺术治疗”是宁夏社会福利院2017年引进的新型治疗方式,即让患者依靠自身本能和天赋自发进行创作,不作任何指导和干预。
老师为患者上课。 杨迪 摄“在‘原生艺术治疗’中,患者的心扉逐渐打开,也创作出了一部分被世人认可的作品。”社工康复科工作人员海军宁说,一些患者的作品还被送往日本参加画展,在国际上取得了不错反响。
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约有16.57%的人群受到各类精神和心理问题的困扰;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则显示,中国现有精神残疾人827万。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已成为各地关注的重点。
以宁夏为例,近年来,宁夏民政厅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社区精神障碍康复对象及康复资源底数进行拉网式排查,并为病情稳定且愿意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患者建档立卡,基本建立了“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而社会也逐渐对精神障碍患者释放出更多的善意。社工康复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前来照顾这些“长不大的孩子”,在医护人员陪伴的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完)
【编辑: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