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张阿姨家的“城市会客厅”
■ 改造前 改造前的星辉中滨河路,沿线围墙斑驳破旧、业态低端,占道经营等问题频发,深受周边市民诟病。
■ 改造后 2019年底开始改造提升后,老街从“脏乱”的小巷变身新晋“网红打卡地”。整条街巷改造提升项目长达670米,总投资4286万元,包括2处爱情主题雕塑、6处爱情特色小品、120米爱情主题围墙,改造提升以爱情文化为主题,以红砖建筑为主调,以夜间经济为主业,实现了生态、文旅互融互促。
家住星辉中滨河路6号的张阿姨,因为一场改造提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从去年9月开始,她免费分享自家的院子和客厅,供游客参观使用。
张阿姨的分享,是这条“脏乱”老街变身的一个缩影。从“脏乱”的小巷到新晋“网红打卡地”,这条老街不仅穿上了“新衣”,还有了“新名字”——北门里·爱情巷。
“两拆一增”、背街小巷品质提升等项目的有机融合,让这里成为了城市环境改造提升的另一亮点。
主动分享自家院子
“直接来就行,就跟回家一样”
14日上午11点左右,金牛区星辉中滨河路的锦江边阳光正好,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路口一侧的微绿地玩耍。顺着锦江,从马鞍南路走进星辉中滨河路,一边是静静流淌的锦江,一边是红白相间的楼房。其中一楼住户的院墙有的是玻璃,有的是镂空的栏杆。其中第二家的院门打开着,阳光从镂空栏杆的植物间照入,在院子里晒下点点光斑。
不时有路人在门口探头张望。
“这个就是我家的院子,大家可以进来玩。”从外面回来的张阿姨招呼大家去院子看看。入口的两边摆着各种各样的盆栽。“这个是金蛋子。”张阿姨指着一盆挂着形成小金桔果实的盆栽介绍说。整个院子呈长方形,两三米宽,十余米长,大约三十平米。院子里摆着两张桌子。在院子中间的位置下四五个台阶,下面的架子上还挂着腊肉香肠,最里面是一个池塘,几尾红色的鱼儿在其中游动。
台阶的旁边连着客厅,客厅的门也开着。客厅朝着院子是整面的落地窗,靠窗有三个座位。客厅里面摆着一张六个人坐的长桌以及茶具。“不用消费,大家想进来看看花花草草、坐坐都可以。”张阿姨表示,去年院子外的道路经过打造后非常漂亮,尤其是像今天这样天气好的时候,如果只是匆匆走过多可惜。所以她决定把院子敞开,同时也提供客厅作为大家休息娱乐的公共场所。
“这里是民宿吗?”当天一位在附近上班的男士和同事无意中走到了该处,他认为这种私人空间共享的模式,对于聚集人气非常重要。无论是开一家店,还是发展一条街,首先要做的就是聚集人气。临走前他要了张阿姨的联系方式,说下次来前预约用。
“直接来就行,就跟回家一样。”张阿姨笑着说。
生态文旅互融互促
鼓励居民参与,营造消费场景
去年8月星辉中滨河路改造完成,张阿姨家院外与锦江之间的道路由机动车道改为了步行道。与此同时,该条街道的水泥围墙,也更换为了玻璃以及镂空栏杆等更通透的材料。张阿姨的老公指着镂空的围栏说,之前该处是不透光的水泥院墙,阳光都照不进来,现在舒服多了。
金牛区驷马桥街道副主任段磊介绍说,不光是张阿姨家的共享空间,该改造项目拆除闲置旧楼、改造公共空间,利用释放的1800平方米,打造可进入、可参与的休闲文化广场和主题曲艺剧场;结合“两拆一增”工作,拆除违建200余平方米,打通横街里巷2条,新建透视景观围墙240米。改造过程中,该项目鼓励居民参与,同时布设个性化外摆区域,智慧化打造安防措施,沿线居民房屋比同等条件房屋价值高30%以上。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