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进入冬季以来,疫情发展面临“三个交织叠加”的风险,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任务艰巨繁重。
一是全球疫情呈现“渐变”和“突变”交织叠加的风险。冬季自然环境成为天然冷链,新冠病毒存活时间更长、病毒活性更强、潜在传播风险更大,再加上病毒变异导致传染性和隐蔽性增加,造成全球第三波疫情全面爆发,2020年12月以来,全球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60万例,日均新增死亡病例超过1万例,均为疫情发生以来最高。
二是国内疫情呈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的风险。2020年12月以来,已有20个省份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止2021年1月7日24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80例,其中最近一周就新增159例。特别是近期河北省石家庄市多点爆发疫情,目前全市所有社区农村都已实行闭环管理,警醒我们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三是我省疫情防控形势呈现人流物流车流交织叠加的风险。江西是流出人口大省,在外务工和在读大学生人数位居全国前五位,且绝大多数流向邻近的长珠闽等疫情防控重点口岸地区,春节临近将陆续迎来学生放假潮、务工和经商人员返乡流,以及外地来赣人员旅游高峰期,人员流动、聚集和旅途等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交织叠加出现,容易引发病毒传播乃至聚集性疫情。
我省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我省提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慎终如始抓实抓好常态化精准化疫情防控,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包括周密部署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突出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全面提升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答记者问
问:当前,国内部分地区相继出现新增本土病例,特别是春节临近,按往常惯例,这个时候是人流、物流剧增,年会、团拜会扎堆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防范?同时,目前国际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病毒传播方式趋于多样化,我省采取了什么防控措施?
答:谢谢你的提问。目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全国多地疫情散发,我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加大。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两个尽量”“两个严禁”“两个一律”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我们倡导大家非必要不出行,能不离开本地的尽量不离开本地,确需离开的避免前往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尽量减少不必要人群聚集活动,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对于大型现场会议、培训及年会、团拜会等人群聚集性活动,原则上要求不举办。对必须举办的,50人以上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对不符合疫情防控和安全要求的活动不予批准。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有流感等症状尽量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我们明确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凡出入相关重点场所和公共场所的人员,必须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测体温、扫健康码。为此,重点场所、公共场所单位(经营主体)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在场所入口处设置醒目、清晰的健康码和佩戴口罩提示,加强扫码、测温、佩戴口罩、通风、消毒等工作,落实“1米线”专人管理制度,对未佩戴口罩者禁止入内。
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赣返赣人员需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无法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引导其到指定场所接受核酸检测,全程闭环管理,结果为阴性、且测温正常者,居家做好14天的健康监测。
境外国外来赣返赣人员在第一入境点解除隔离抵赣后,继续集中隔离观察7天,在集中隔离第1天、第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的,再居家医学观察7天,在居家观察第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的,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流动,应尽量少组织和参加群体性聚集性活动。如就医就诊时应主动向医疗机构申告境外旅居史。
同时,我省针对从事涉进口物品和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工作的来赣返赣人员,要求他们做好14天自我日常健康监测,落实好个人防护措施,减少串门走动,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自我隔离并向社区(村组)报告。
问:每年春运都是人流高峰,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请问丁厅长,省交通运输厅会采取什么措施,保障旅客安全有序出行?
答: 一是强化客运服务防疫措施。严格落实乘客测温、查验健康码、戴口罩、信息登记、“一米线”等防控措施。提高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通风消毒频次。为提高体温检测效率及准确性,全省三级以上等级客运站已有88个安装自动体温检测装置。为减少人员聚集和交叉接触,积极开展联网售票、电子客票服务,全省二级及以上客运站实现联网售票全覆盖,79个二级及以上客运站实现电子客票通行。
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监测和防护。对客运一线服务人员增加测温频次,对身体出现不适症状的司乘人员和客运场站服务人员,立即暂停工作。推动将客运一线服务人员纳入“应检尽检”范围,开展核酸检测。指导客运经营者落实防疫物资保障,提前准备口罩、消毒剂、洗手液、防护手套等物资。另外,我们也积极与卫生健康部门沟通协调,优先为这些一线服务人员接种疫苗。
三是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目前我们正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提前做好本地出现集中爆发疫情、本地出现散发病例、其他地区出现集中爆发疫情的不同疫情形势下的应对准备。本地出现确诊病例等突发疫情后,要在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协同开展交通管制、限制人员聚集、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密切接触者转运隔离等各项工作。要按照分区分级的原则,做好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四是强化通行服务保障。受疫情影响,今年预计自驾出行人员会较往年更多,我们将做好高速交通流量、区间车速的分析研判,优化路网调度管理,对有车辆滞留和拥堵苗头的路段早发现、早提示、早处置。充分利用12328交通运输服务热线和微博微信等渠道及时发布公路路况、交通管制、分流绕行、恶劣天气安全出行提示等信息,方便公众合理安排计划,错峰避峰出行。
问:我们知道,江西已经启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新冠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接种后还需要戴口罩吗?
答:接种前,一是,要携带身份证,按照预先安排的时间前往接种点,方便医务人员核实身份信息。二是,按照平常去医疗机构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等。三是,接种医生询问您健康状况时,请如实告知相关信息,便于接种医生判断您是否适合接种。
接种后,一是,接种后要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如有不适,请马上告知接种点医生。二是,接种后当天应多休息、多饮水,注射部位保持干净卫生,不清洗、不挤压按摩接种部位,以防局部感染。三是,接种后一周内建议清淡饮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四是,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硬结、瘙痒、一过性发热等不良反应,一般不需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如果症状较重或无法自我评判严重程度,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点进行报告。五是保存好接种点提供的接种新冠疫苗接种证明。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后仍应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并保持社交距离,以更好地保护大家的安全。
因为现阶段,一方面疫苗接种人群数量有限,群体免疫屏障尚未有效建立,新冠病毒在人群中仍存在容易传播的可能。另一方面,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没有任何一种疫苗免疫成功率是百分之百的,在疫情流行期间可能有少数人即使接种过疫苗,当他接触到传染源后仍可能发病。因此,现阶段接种疫苗后应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并保持社交距离,这些防护措施仍然非常重要的。
随着我国疫苗附条件上市或者正式获批上市及产量不断增加,我省将在国家的统一部署领导下,把疫苗接种逐步、有序、全面铺开到各类人群,力争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建立起整个人群水平的免疫保护力,使新冠肺炎疫情能够尽快得到更加有效控制。
问:春节即将到来,不少人都有出游的计划,我省针对假期出游会有哪些调控措施?
答: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游客出游的调控:一是严格落实“预约、限流、错峰”要求。各景区按照最大承载量的75%限流开放,加强预约管理,实现“应约尽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景区“两微一端”自媒体和“云游江西”平台对外发布,实时引导游客分流。
二是鼓励各地推出一批新的近郊游、周边游的旅游产品。我们已对外发布了17条“遇见美丽江西”冬季旅游线路,并正在举办重点旅游景区冬季宣传推广记者见面会,引导各地丰富假日旅游产品供给,为游客就近出游提供更多选择。三是强化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活动报批程序。春节期间压减各类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和灯会庙会等群众性活动,减少人员聚集。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醒春节有出游计划的朋友,出游前请务必了解并遵守出发地、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希望大家健康平安,欢度佳节。
问:有群众想了解,为什么国庆期间出行没有问题,而春节却要控制人员流动呢 ?
答:国庆期间是建议公众不境外游,境内游做到有计划、有序、预约出行,避免局部人员聚集。那么,春节倡导大家就地过年,减少外出,减少旅途风险,这是根据疫情传播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的,主要是因为:疫情形势不同。国庆节前,国内已连续40多天无新增本地病例,中高风险地区节前已清零,而当前,国内北京、沈阳、大连、黑河、石家庄、邢台等多地有零星散在本地病例,甚至一些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截至1月6日,国内高风险区1个、中风险区49个,共有 6 个地区发生局部疫情,发生疫情传播的风险在加大。外界环境不同。国庆节是夏秋季,外部温度高,病毒不易在环境、物品表面存活,而且公众室外活动多,即使在室内,也会开门开窗通风;春节是冬春季,气温较低,整个环境处于“冷链”状态,非常适合病毒生存,传播风险加大。加上为了保暖,人们都习惯紧闭门窗,有助于病毒传播。疫情防控需要。病毒在某个没有疫情的地方传播,在人们发现前可能是静悄悄的,尚无办法对每一个具体场合、具体人群、具体时间点作出是否存在疫情的判断。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在校学生返乡过年,导致人流物流车流增多,疫情传播风险加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我们的家人、朋友和公众健康,我们要尽量减少外出、减少聚集、减少旅途风险。今年这个冬春季是防疫关键期,只要我们大家坚持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挺过去,迎来春暖花开,再加上新冠肺炎疫苗的普遍接种,疫情防控形势一定能好转,谢谢。问:如何做好高校学生寒假返乡以及假期期间的校园疫情防控?
答:目前,我省高校(含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共有124万余名学生,其中省外学生28万余名。近期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筹“错峰”放假。我们及时研判疫情防控形势,指导各高校科学制定春节寒假及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并要求方案统一报省教育厅审批,由省教育厅统筹“错峰”放假及开学时间,科学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离校返校。
二是强化健康教育。要求各高校放假前,要组织开展一次专题疫情防控知识专题健康教育,讲清疫情防控要求、路途注意事项等,同时还要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微信群、QQ群等渠道,向家长告知放假注意事项,提醒家长督促学生加强自我防护,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不必要的聚集活动,做到家校协同。
三是强化精准防控。对于家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要求高校鼓励引导学生留在学校过寒假和春节,确需回家的,务必做好个人防护。要求学校引导学生避免到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对于假期留校的学生,要求学校为其提供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保障,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四是加强信息报送。从1月4日开始,要求各高校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重点做好家住中高风险地区学生的摸排,精准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确保做到学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踪。五是开展专项督查。为督促指导各高校严格落实今冬明春和寒假期间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压实各方责任。1月5日至8日,省教育厅组织7个督查组,对45所高校今冬明春和寒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抓好问题整改,切实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确保师生健康安全。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省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开放运营有怎样的要求?
答: 一是做好场馆的防控。定时做好公共区域、书报刊、电子接触屏等设备设施的消毒清洁工作,加强场馆有效通风换气,配备消毒剂、非接触式体温量测工具等防护设备。二是做好人员防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场所按照最大承载量或核定人数75%的限流开放,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多种方式严控接待规模。加强人员进出管理,科学设置进出通道,安排专人负责落实预约登记、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实名登记等制度。 三是做好应急预案。发现场馆内有可疑症状者,要第一时间上报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疫点消毒等工作,暂时关闭场馆,待情况得到控制后再恢复开放。四是加强防控宣传。各场馆要通过采取设置提示牌,LED显示屏播放、网站宣传等多种方式,广而告之,加大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五是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求各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云、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等平台,积极推送更多优质数字文化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