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1月1日电 题:告别2020,今年跨年“不疫样”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王鹏
约上至亲好友,前往春熙路倒数迎接新年,曾是一代成都人的“跨年记忆”。2020年最后一天,受防疫和寒潮双重影响,春熙路不如往年熙攘,但这个成都最繁华的商圈仍年味不减,不少时尚“弄潮儿”已戴上牛角发箍、用起牛年元素手机壳,迎接2021年的到来。
春熙路步行街两侧,火红的新春元素随处可见,有的商场还没来得及撤走圣诞树,又打出了“HELLO!2021!”的标识。多家商场工作人员介绍,为减少人群聚集,商场当天不会像往年那样延长营业时间,取而代之的是各类线上线下的新年活动。
随着出境游温度骤降,“家门口”的博物馆、美术馆成为民众休闲度假的热门去处,不少文博机构顺势推出跨年特展。仅在四川博物院,便有3个特展同时举行。“面对文物,似乎是在和千年前的工匠对话,有一种安静的享受。”广州游客胡女士说,自己平时在广州博物馆担任志愿者,此次成都跨年之旅正是冲着这些特展而来。
因疫情防控,不少学校对师生出入校门严格管控。部分高校在校内举办游园会、线上迎春会等活动,为“疫下”辞旧迎新增添不一样的仪式感。
2021年开启前夕,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体育场内,上千名师生正通过抛附有编号气球的方式互换礼物。该校校长陈宇说,自己准备的礼物是一本书和回家的车票。“学校马上放寒假了,希望学生早点回家和亲人过一个祥和的新年。”
“经历这个月的疫情,我真心觉得,跟家人安安稳稳吃顿饭就是最大的幸福。”2020年最后一天,成都市郫都区太平村村民郑友良接受了近一个月来第五次核酸检测。刚刚过去的这个月,太平村突发本土疫情,全村成为中风险地区,但目前已调整为低风险,大部分村民和郑友良一样已习惯减少外出。
郫都区太平村疫情是一起尼泊尔境外输入病例关联的本土疫情。严防境外输入仍是当前中国疫情防控的关键。2020年12月31日深夜,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繁忙依旧。一架来自韩国首尔的飞机平稳降落后,成都双流机场海关旅检二科三级主办曾璨穿好防护服,准备为旅客进行鼻咽拭子核酸采样。
在这特别的一年,31岁的川妹子曾璨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今年很多节假日我一直在岗,虽然不能陪伴家人,但我也是用另一种方式保护他们。”
对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陈康来说,这一年最难忘的记忆是率四川省第四批援湖北医疗队赶赴武汉。5天时间里,他和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完成3所方舱医院、共计2100个床位的建设。作为急救医生,陈康早已习惯高压、快节奏的工作。2020年最后一天的深夜,他还是坚守在医院急救中心。“其实我们没什么假期不假期,就是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在中国卫健委减少十人以上聚餐的倡议下,更多民众选择在家度过跨年夜。2021年新年钟声敲响,电视频道的跨年文娱汇演已接近尾声,成都白领黄钰灵拿起手机给亲友送上新年祝福。“以前跨年都是和同龄朋友聚会,今年第一次在家陪父母吃火锅,感觉别有意义。”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新一年是从看着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开始的。2021年1月1日6时许,武警四川省总队成都支队“蓉城国旗护卫队”在成都天府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上千名早已等候在此的民众挥舞手中的红旗,拿起手机、相机,共同见证这一特殊时刻。
很快,新年“天府第一旗”升起的视频便被上传至网络社交平台。滑动屏幕,天南海北网友们上传的海量跨年祝福视频、图片为新的一年增添暖意。他们有的在峨眉山巅、有的在青海湖畔,有的在东北雪乡小屋,虽然地点、方式各异,但大家共同告别了“不疫样”的2020年,一同迎来2021年的曙光。(完) 【编辑:李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