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南昌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2020-12-23 07:02 江西日报    阅读:3495 

近年来,南昌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用水安全,确保群众喝上清洁水、安全水、放心水。

坚持法治与宣传联动

保护饮用水源地,既要靠法治工作撑起“安全保护网”,也要靠全民参与筑起“安全保护栏”。

该县坚持用法治手段抓保护。先后制定出台了《南昌县“十三五”生态环境规划》《南昌县水环境综合治理指导意见》《南昌县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和工作方案,完成了全县14处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并对水源保护区进行严格保护,对偷排漏排废水以及在保护区内垂钓、洗涤及游泳等行为依法实施打击。县人大、政协经常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项活动,有效促进各项环保法规、工作举措的落实。

同时,坚持用宣传手段抓保护。该县依托“世界水日”宣传纪念活动、水源地普查、环保公益“进村庄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载体,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保护水源、防治水污染的倡议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齐心参与水源地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全社会共抓大保护的工作格局。

坚持治水与兴水联动

该县深入贯彻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以治理水环境为核心,以修复水生态为目标,以防治水污染为抓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坚决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组合拳”。

开展岸线清理整治行动。该县根据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整治要求,对赣江沿线码头、砂场、搅拌站等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共取缔码头11处,关闭砂场2处,清理废弃物堆放场23处,关停搅拌站8处,有效防止了水体污染,确保了饮用水源安全。

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该县积极落实上级精神,通过调查摸底、宣传动员、资金奖补、关停退养、工程保障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拆除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所835家,关停462家,拆除关停面积达 120.3万平方米;非禁养区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户登记备案194户,已建设配套治污设施194户,占比达100%,有效降低了畜禽粪污污染。

实施水体生态修复工程。该县致力于打造亲水型城市,启动推进了赣江综合治理、莲塘河综合治理、昌南新城景观明渠等三大水环境整治工程,强力推进雄溪河综合整治以及象湖水系连通活化工程,着力打造水系连通、水体活化、水质良好、水美宜人的良好水生态环境。

坚持监测与监管联动

为确保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常态化,该县不断健全完善日常监测、长效监管的工作体系。一方面,完善日常监测体系。全县严格执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每季度例行监测制度,全面开展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基础信息调查。尤其是为了加强河流水系水质管理,实时掌握水质变化,该县新建成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对水源地的实时远程监控。一方面,强化河湖长制管理。该县按照“一条河道、一名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管理架构、制定了五项管理制度,实行挂帅领战、挂图作战、挂牌督战。同时,深入推进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河湖管理资源实时共享,营造良性河湖管理氛围。

坚持政府与企业联动

该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理念,进一步健全机制,形成真抓、真干、真落实的工作合力。

实行常态化倒逼。该县将水源地保护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综合考核,落实乡镇、部门联动共责机制,通过签订责任状,下发任务书,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同时,聚焦环保赣江行发现的问题,采取责任分解、专项督查等方式,狠抓整改落实。先后投入500万元在饮用水源保护区沿线设置了标识牌、警示牌,安装了防护栏2万余米,设置了事故导流槽、事故应急池。

实行市场化运作。该县鼓励和支持水污染治理企业做大做强。近年来,先后完成小蓝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莲塘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县城污水处理能力达13.5万吨/日。目前,集镇污水处理厂建成7个、在建5个,村组污水处理站点建成17个、在建3个,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经过科学治理、严格保护,该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水质总体安全。下一步,该县将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切实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

强化污染防治。对影响水源地水质的所有排污单位进行全面治理,尤其是抓好污水排放企业环境监管监控,对不具备达标排放条件的企业,实行限产、停产治理,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予以关停,决不允许超标排污事件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强化项目建设。把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赣江综合治理、莲塘河综合治理、昌南新城景观明渠等重点项目,通过引江入河、截污清淤、景观提升、水利建设,实现水系相连相通,形成“一江带三河、四湖通多渠”的水系布局,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

强化长效管理。围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排污总量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内容,深化河湖长制,统筹环保、水务、交通、农业、属地乡镇的力量,加大考核监督,强化日常监测,严格执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努力实现“水清岸绿家园美,人水和谐润昌南”的目标。(高 俊)

9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