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比聪中药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鸡场,彝族青年阿俄比聪通过网络直播推介他的绿壳鸡蛋(7月20日摄)。尽管身处大凉山深处,但网络连接了阿俄比聪与外面的世界,他通过网络平台介绍自家鸡蛋和家乡布拖。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萨依巴格乡村民阿孜古丽·阿卜力提甫;右图为阿孜古丽在墨玉县一家菌业公司的菌种装袋车间工作(9月23日摄)。2019年10月,阿孜古丽来到这里上班,她家已经实现脱贫。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这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至柳州的高速路。这条高速路为三江等地农产品“借路出山”提供了便捷通道(4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十三五”以来,广西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广西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主骨架,县、乡道等农村公路为主体的县域路网逐步形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8月14日,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龙沟乡的“黄金茶坊”, 在龙沟乡挂职乡党委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的夏纪毅(左)指导在此工作的当地彝族村民吉克尔日制作“黄金茶”。
夏纪毅是西南医科大学副教授,是一位黄芩专家。他带领村民们种植黄芩,利用非药用的黄芩嫩芽嫩叶研发出黄芩茶,将其命名为“黄金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在新疆英吉沙县一家合作社内,员工在晾晒杏子(7月2日摄)。英吉沙县位于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带,杏树种植历史悠久,杏园面积达15万亩,有新疆“杏乡”之称。近年来,当地政府调整杏种植结构,加强杏林科学管护养护和病虫害防治,并通过深加工来延长产业链,提升杏产品附加值,把杏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
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黄泥湾村一扶贫车间,28岁的马法土麦展示她的劳动成果(8月28日摄)。2019年马法土麦通过帮扶干部介绍,来到村里的扶贫车间工作,每月工资2000元。
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阿土列尔村高山区的31户贫困户搬迁至位于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5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走下钢梯,走上楼梯,他们的居住条件实现历史性改变。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苗族妇女在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创和刺绣基地学习刺绣(11月13日摄)。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积极帮扶从江县,在从江县多个乡村建立刺绣和蜡染人才培养基地,直接帮扶贫困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实现“指尖脱贫”。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村民周领展示挖出的黄精(9月22日摄)。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黄精、重楼、吴茱萸等中药材2000余亩,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依撒社区安置点房屋抽签和新房分配搬迁仪式上,阿比么日扎展示自己抽中的新家房号(6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员练习拉面技能(5月28日摄)。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针对贫困群众开设中式烹饪、美容美发、拉面技术等多种课程,实行学费、伙食费、住宿费的全免费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4月26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高山天然牧场,驻村脱贫攻坚工作队员李义成在了解牛的生长情况。
李义成是广西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职工。2017年8月,他主动申请来到杆洞乡尧告村担任脱贫攻坚工作队员。李义成和同事们从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脱贫产业和推进文化旅游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来到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给教学点的小朋友带来了音乐、科技、卫生等知识(7月28日摄)。
乌英苗寨坐落在桂黔交界的大山深处,共有145户700余人,其中104户属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1户属于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11月3日,在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怒族群众郁五林在自家开的客栈直播怒江大峡谷美景。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镇一个厦门援建的扶贫车间里,工人在针织生产线上作业(10月31日摄)。近年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下,福建省厦门市帮助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引进服装鞋帽、户外用品、文化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企业,吸纳当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新华社发(史有东 摄)
↑6月18日,覃永灵在养殖场内展示他收获的鸡蛋。
今年39岁的覃永灵是广西武宣县金鸡乡仁元村人,2018年辞掉工作返回家乡办起养鸡场。他主动把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分享给村里的养殖户,带动贫困户一起养鸡致富。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曲登乡曲登村村民仁青旺吉(左二)和妻子平措玉珍(右一)、儿子桑吉加措(左一)、女儿嘎玛永宗在安置点楼前(9月29日摄);右图为芒康县德吉康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角(9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2018年,仁青旺吉和家人搬迁到德吉康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了120平方米的新居。安置点内便民服务中心、卫生院、幼儿园、小学等设施齐全,仁青旺吉一家在这里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2016年以来,昌都市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68个,在集中解决住房问题的同时,配套建设好学校、卫生院(室)及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昌都市9.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陆续告别了大山,住进新房子,开启幸福的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搬迁户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的扶贫车间里工作(3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
↑斯那定主在自家新建的民宿里打扫卫生(3月14日摄)。
51岁的藏族汉子斯那定主的家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佛山乡江坡村说打村民小组,这个小山村与梅里雪山隔江相望,景色优美。近年来,为帮助村民增收,江坡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斯那定主在村里带头建起民宿,2019年他家收入接近10万元。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农民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硝河乡高原村红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收获白菜(9月7日摄)。地处六盘山腹地的西吉县利用当地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等优势,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在贵州省榕江县寨蒿镇高赧村原始森林竹荪基地,村民在展示刚采摘的竹荪(9月18日摄)。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依托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引导农民发展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药材、林下养鸡、林下养蜂等产业,推进产业扶贫,带动农民实现“林下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云南省会泽县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里,8岁的张玉(左)与朋友一起玩跷跷板(1月23日摄)。会泽县地处乌蒙山主峰地段,境内山高、坡陡、谷深,脱贫成本高、难度大。为了帮助当地百姓脱贫,“十三五”期间,会泽规划建设安置点125个,安置10万余人。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在珠峰脚下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托桑林村,格桑展示自己编织的邦典(1月20日摄)。邦典是藏族传统衣物装饰,是一种用于搭配藏装的毛织围裙。格桑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着编织售卖邦典和各类政府补贴脱贫摘帽。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平江镇巴鲁村网格员刘园(右)走访结对帮扶户时,与村民韦福琴核对生产生活情况(11月16日摄)。
32岁的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刘园是榕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名侗族干部,她2019年11月到巴鲁村担任网格员后,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