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馒头窑”,很多人会认为是烧制瓷器的。但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芦塘村境内,有这么一处特殊的“馒头窑”,它是明朝廷专门为烧制城墙砖而建造的,也是迄今我省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砖窑址。
▲分宜芦塘明城墙砖窑址缘号窑烟道晨报首席记者 康婧
说到南京城内的明城墙,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动用了20余万名工匠修筑而成的。明城墙长达35公里,十分壮观。但很少人知道,当年修筑城墙的城砖是从哪里来的?记者了解到,当时为了建造城墙,朱元璋可谓举全国之力,仅烧造城墙砖一项便分由5省125个县承担。其中,江西省参与烧制城砖的就有55个地方,如赣西地区的新余、宜春、萍乡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烧制城砖的许多窑址如今都已不复存在,但在新余市分宜县的袁河岸边,还保留着我省境内唯一一处明代城墙砖窑遗址。这处遗址由数百个大小不一的砖窑组成,从砖窑内发现的残余城砖中,可一窥当年明城墙建造时的盛景。
这处罕见的明代城墙砖窑遗址发现于分宜县芦塘村岭背自然村境内,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南北部略高、中部较低,地形呈波状式起伏,地表多被河流冲积层和石灰岩风化层覆盖。大部分人都不会注意到,在这些碎石瓦砾当中也会有被遮盖的珍宝。
关于这处窑址的发现,分宜县博物馆原馆长何岸松向记者介绍,发现它的“第一人”是分宜民间一位收藏爱好者,名叫卢小平。2007年清明节,卢小平回老家芦塘村扫墓时,在山上发现了一块带有铭文的青砖,爱好考古的他便将此砖带回家仔细研究。他发现砖块的质地较为坚硬,敲击的声音很清脆,不仅比普通砖更重,而且长和宽与普通砖也很不一样。此外,青砖的两侧印有阳文楷书,上面印有铭文“宜春县提调官典吏刑初司吏张用韶袁州府提调官通判隋司吏任俊”以及“总甲陈文彬甲首黄南英小甲中敬存窑匠袁尚造砖人中吝十”等字样。
通过与古籍、资料进行对比,以及省文物鉴定专家的考证,卢小平发现的这块青砖上的铭文特征与古籍《明·南京城墙砖图文释》中的记载相吻合。并且,后来在青砖发现地不远处,考古专家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官窑遗址,其内还有烟囱,附近另一处已遭毁坏的窑址内则有许多已经断裂的明城墙砖。后经南京市博物馆城墙砖研究所考古专家杨国庆与江西省文物鉴定专家李科友等人的鉴定,初步确定此处为明代初期烧造城墙砖的官窑,并确认这是江西省境内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砖官窑。
百余大小不一砖窑沿袁河两岸分布,在芦塘村找到了生产城墙砖的窑址后,考古专家又顺着袁河一路搜寻,发现了更多窑址,并据此判断,袁河沿岸的明代砖窑至少有上百个,规模不一。
为何芦塘村的这处砖窑遗址能较好地保留下来呢?记者了解到,这与当地一种传闻有着密切联系。“我们以前常在袁河里捕鱼,累了或是碰到下雨天,就躲在这些窑洞里。”村中现年70岁的宋国华告诉记者,“听上一辈人说,这些窑洞里原来堆满了砖块。”杨国庆也表示,朱元璋在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曾下令“定军士筑城,不得役民”,也就是说普通百姓不得烧砖,只得由官方承办。此次发现的古窑群可能就是当年废弃的窑址。
▲分宜岭背村明城墙砖窑址全景
这些大大小小的砖窑散落于袁河两岸,形状都与馒头相似,因此当地人又形象地称它们为“馒头窑”。说到“馒头窑”,当地上了年纪的人都能说上几句。“据说,明时曾有几万人在此烧砖,按白泥土的分布设窑址,窑炉分上、中、下三层,昼夜挑灯烧制,场面十分壮观。”宋国华说。
在这些“馒头窑”中,最大的底部直径约2.5米、高1米,窑内壁制有3根烟囱。在窑内发现了残存的城墙砖标本,重约20公斤、长42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质地坚硬。
记者了解到,“馒头窑”中发现的城砖标本两侧印有铭文“洪武十年”“袁州府宜春县提调官主簿高亨司吏陈廷玉”“总甲、甲首、小甲、窑匠、造砖人”等,均为阳文楷书。同时,还在窑址上发现了晒砖坪及白泥塘,晒砖坪的残存面积为651平方米。
据相关史料记载,当年朱元璋对于制砖的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光制砖一项就有七八道工序,如“取土后要用筛子筛去杂质,然后放入水塘浸泡,把水牛赶入塘内踩踏,踩熟、浸透后取中间土质细腻的部分制坯,砖坯晾干后入窑。烧窑时要用柴草,火候也要恰到好处”。
这批在分宜发现的城砖与我们日常所见的城砖在颜色上有很大区别,均为白色砖。据江西考古专家许智范介绍,经过比对和研究,这种白色砖是由高岭土烧造的,这种泥土非常润滑,摸上去就像滑石粉一样。并且这种白色砖的质地非常坚硬,几乎不透水,是各地烧制城砖中的“佼佼者”,非常名贵。
这种高质量、高密度的城砖,人们几乎在外墙上很难看到,这是因为修建者把它们都放进了城墙“肚子”里,以起到稳固墙体的作用,而它的外面还有青砖护砌。“这种砖在当时只有江西才会烧制,所以它又被称为‘江西特质瓷砖’。”许智范说。
分宜袁河两岸优质的制砖土质吸引朱元璋在这里建造了众多砖窑,当年这些城砖是怎样运输到南京的?记者了解到,在发现窑址不久后,相关考古专家便在窑址旁的袁河北岸发现了一条古驿道的踪迹。
这条古驿道北起分宜明城墙砖官窑遗址群,南至袁河河岸,长约2公里,途中设有2座古桥、1座古庙及1座古凉亭。但可惜的是,其中一座古桥因后来架设供水管道而被毁;古凉亭则在早年发大水时被冲毁,现只留下1.15米高的残垣立于路旁。
据何岸松介绍,古驿道上存留着一座名叫“坝几桥”的古石桥,长约40米、宽3米、高出水面2米,为一座拱桥。虽然年代久远,但依然坚固。通过现场及在桥基上挖掘的古砖考证,其中有明代古窑砖,与明官窑砖相似。
在袁河北岸靠近古桥处,还发现了一处古码头遗址,据考证,是当年运送城墙砖至水路的码头之一。可惜由于袁河水流的冲刷,使得河道变宽,古码头随之沉入水底,但专家表示,在古码头旁边发现的残砖表明,此处即为与官窑相连的古驿道的终点。“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下,水路是运输城墙砖的首选,也是唯一的选择。”何岸松说。
据何岸松分析,这些城砖在袁河被搬运上运输船后,一路顺水而下,进入江西境内一条重要的水道——赣江,再由赣江入鄱阳湖进长江,一路南下就到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