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宁波12月10日电(记者顾小立)记者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宁波余姚花园新村汉六朝遗址考古成果近日正式发布。简牍类文书是本次考古发掘的一项重要收获,对于全面认识本地区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遗址地处明清时期的余姚县城南城的巽水门外,地势低洼。发掘表明,该地块原始地貌北高南低,北侧为受潮汐活动影响而形成的灰黄沉积土高地,南侧为宽广的水域。本次发掘平均深度约1.3米,地层堆积可分五层。遗址主体堆积为一处汉代濒水遗存,也有少量的六朝遗存。
本次发掘共出土陶、瓷、石、铜、木、骨器等各类小件标本300余件,还采集了一定数量的动植物遗存。出土陶器以泥质黑陶、灰陶器为主,主要器型有罐、盆、钵等生活类器皿以及纺轮、网坠等生产用具,釉陶器、印纹硬陶器也有少量出土。
简牍类文书是本次考古发掘的一项重要收获,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封检、木觚、正反面墨书的木板各一件,封检残长22厘米,底部有封泥匣、穿孔和沟槽。“为了使送递的公私文书保密,古人会使用一枚木简盖在文书上面,并在缄绳的交叉处押封泥,这枚发挥封缄作用的木简被称为‘检’。检面上通常题写了收件人的姓名、地址以及寄送方法,相当于今天的‘信封’。”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花园新村汉六朝遗址的考古发掘是浙江地区汉代基层聚落考古的重大收获,遗址出土的木觚文书是研究东汉早中期东南地区民间宗教信仰的重要材料,对于全面认识本地区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