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上高:打造贫困群众增收“双引擎”

2020-12-10 07:01 江西日报    阅读:1271 

在脱贫攻坚战中,上高县以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精准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依托产业和就业“双引擎”支撑,持续“输血”、精准“造血”,助推贫困群众增产增收,不断巩固贫困群众的脱贫成效。

发展产业夯实“家底子”

“我刚刚从合作社领了9000多元,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上高县芦洲乡儒里村贫困户黄仁清数着钞票,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儒里村的500亩葛根扶贫产业项目喜获丰收,村民们陆续来到合作社领取他们一年来在产业基地获取的收益金。

黄仁清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把自家的2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可获得租金900元,平时和妻子陈桂花在基地里打些零工,赚取劳务工资8000多元,一年下来这个扶贫产业给他家增收了9000多元。在上高,像黄仁清一样通过参与扶贫产业项目增收的贫困户还有1684户,户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

上高是传统农业大县,有农业用地50余万亩。今年以来,该县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投入专项扶贫资金996万元,发展产业扶贫项目91个,因地制宜打造了槟榔芋、葛根、瓜果、中药材、烟叶以及水产等订单种养产业,总面积达2.7万余亩,进一步夯实贫困群众的“家底子”。

为保证特色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该县把产业技术指导当做增产增收的重要环节,在扶贫产业项目中推行农业产业指导员和农业产业专家指导组帮扶制度。全县选派114名指导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对产业项目进行“一对一”保姆式技术指导服务,为扶贫产业把脉问诊。对槟榔芋和葛根两个特色扶贫产业项目试行农业保险,按照“政府补贴为主,经营主体为辅”的方式,以每亩72元的标准购买产业保险,共落实参保面积1150亩,有效降低产业扶贫项目运行风险。

如何将产业与贫困群众利益有效联结?上高因地制宜,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参与管理等方式参与扶贫产业项目,村集体收益部分对深度贫困群众进行二次分配。同时,鼓励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对贫困群众自主发展零散产业予以奖励扶持。

“我今年种植了2亩蔬菜,纯收入达5000余元,政府还奖补了2000元,明年我准备再扩大点规模……”泗溪镇杜家村贫困户杜文状说。

“今年上高为760户贫困群众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29.4万元,主要目的是在贫困群众中树立劳动光荣的导向……”上高县扶贫办副主任赵林兵介绍。

稳岗就业鼓起“钱袋子”

稳岗就业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渠道。上高坚持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并举,按照“企业围着就业转,就业跟着增收走”的思路,依托上高企业多的优势,以企业带动就业,鼓起贫困群众的“钱袋子”。

“现在政策真是好,外出务工还有补助……”今年11月,在泗溪镇杜家村 “三讲一评”座谈会上,贫困户胡春华感激地说。

胡春华一家四口,丈夫杜建军在工业园区新威动力务工,女儿杜帆也从去年起就一直在陕西务工,两人都获得了疫情务工补贴300元,杜帆还得到了省外务工交通补贴500元。今年,杜家村又聘请胡春华到村里的扶贫产业蘑菇种植基地务工,负责采摘蘑菇和送货。

收入提高了,生活品质也更好了。如今,胡春华每天清晨骑着电动车到各单位食堂送蘑菇。工作之余,约上几个朋友拍拍抖音,跳跳广场舞,日子过得非常舒心。

今年初,面对疫情给贫困群众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上高组织帮扶干部,了解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和需求,建立贫困劳力就业台账。通过送岗上门、专场招聘、窗口咨询以及媒体发布等“线上线下”方式推送就业信息,实现用工企业与贫困劳力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出台一系列的奖补政策,促进贫困劳力返岗就业。今年,上高共发放疫情返岗补贴、县外省外务工交通补贴、扶贫车间务工奖补等127.15万元;发放裕盛鞋业、中杰鞋厂等8家扶贫车间补贴29.4万元;对30名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工商户且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贫困劳力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5万元。

针对贫困弱劳力,上高按照“人岗相适、动态管理”要求,设置卫生保洁、防火宣传、水库巡查、农家书屋管理等扶贫公益性岗位,每月补贴200元,解决了898名贫困弱劳力就业。

“目前,全县有4505名贫困劳力实现就业。我们每个月都要对贫困劳力就业情况进行监测,重点关注未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力,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赵林兵说。

今年,上高县3619户9095名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75.2元,生产经营和就业收入占比达66%,贫困群众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晏芒元 熊志华)

2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