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宁愿牺牲速度也要把准方向

2020-12-08 22:32 光明日报   王诗尧  阅读:1126 

  宁愿牺牲速度也要把准方向
  ——“一煤独大”的沁源如何转型发展走新路

  前不久,央视持续关注华北豹现身山西沁源的新闻在各大媒体平台登上热搜榜,引来千万网友围观热议,这一“意外惊喜”让沁源点击率持续攀升。与此同时,11月30日,沁源获得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授牌命名。是什么让这座曾经的英雄县,如今带着生态新标签再次走进国人的视野?几天的采访,记者聆听了沁源转型升级背后的故事,也切身体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给这方土地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擦亮生态底色:产煤大县的转型抉择

  进入沁源腹地,山环密林,碧野晴川,清幽雅致,十里风景。途径闫寨村,一边是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烽火岁月留下的红色印记历久弥新;一边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水漾年华”,沁河岸边拔地而起的田园综合体在众多鸟儿的环绕下格外耀眼。昔与今守望,红与绿辉映,曾经的抗日模范县正在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转型崛起。

  谁曾想到,过去的沁源是一个过度依赖煤矿资源的“产煤大县”。作为“生在煤炭上的县”,沁源含煤面积达80%,煤炭工业总产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0%以上。在当地人眼中,煤就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金山银山”。靠着丰富的煤矿资源,沁源人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走过了“黄金十年”。

  然而,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沁源同其他资源大县一样,开始陷入“一煤独大”的发展困局,单一的产业结构面对新兴资本市场的冲击变得异常脆弱。与此同时,过度开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沁源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如何走出“资源魔咒”,形成多元支撑,成为摆在沁源人民面前的历史性抉择,也是新时代的沁源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除了煤,沁源还有绿。全县森林覆盖率接近60%,位居全省之首。绵延叠翠的森林草地、纵横交错的发达水系、漫山遍野的“珍稀奇宝”、独特存在的生态系统蕴藏着巨大财富。向生态要红利,向绿色要发展,向转型要出路,是沁源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选择。

  淘汰落后产能,收缩煤矿开采,关停污染严重的矿井,改变单一性产业结构,这不仅是对传统经济格局的挑战,也是对现有产业结构的洗牌。沁源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解转型发展旧难题,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开创绿色崛起新局面。这,不仅是自救,还是重生。几年间,沁源关停煤矿60余座,从最初的92座削减到30座,占全县矿井总量的2/3。这种“自断财路”行为的背后,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重重压力和阻力,涉及诸多企业家的利益和数以万计煤矿工人的“饭碗”。

  沁新集团乾元园区负责人韩俊刚便是面临“下岗”的一员。一开始,他对县里的这一举措无法理解:“放着煤不挖,连吃饭都解决不了,谈什么转型发展?”

  “要转型,就必须统一干部的思想,统一群众的思想,统一企业家的思想。”在沁源县委“统一”战略思想引领下,干部深入企业和群众,与企业家展开反复沟通谈判,做好矿井关停的补偿整合工作,对关停矿井的工人妥善安置就业。存续下来的煤炭企业,在沁源县政府帮助下,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环保设施的升级改造,最终全部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煤矿关停后,臭水沟变清了,吸引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在此长久栖息;老百姓富了,利用废弃厂房改造成的现代化养猪场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厂矿变净了,走进现代化工业园区,看不到丝毫尘土飞扬,而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建设绿色沁源,就是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不搞花里胡哨的事情,不搞好高骛远的事情。修路、种树、治水、兴文、尚旅,我们就是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起。”沁源县委书记金所军说。

  彰显为民本色: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灵空山镇五龙川村坐落在灵空山脚下,村子不大,人口不多,却很干净。最近几年靠旅游发展起来后,五龙川村前不久上榜“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拾阶而上,一处叫“灵空印象”的农家小院别有一番风情,这是一家可住可餐的特色民宿。老板卫永健原本在县城开了一家规模很大的饭店,看到乡下轰轰烈烈搞旅游,于是瞅准商机,又在这里承包了一个院子搞餐饮服务。“夏天时基本爆满,而且还得排队。有的游客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那也愿意等,想吃咱这边的农家饭。后来干脆弄成网上预约,从上午10点就有人就餐,一直持续到晚上12点多。”卫永健乐呵呵地说。

  景凤乡丹雀小镇是当地企业家田斌一手建起来的。小镇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在这里上班的大部分是附近村民,不少还是脱贫户,从云南嫁到沁源的周国庆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自己在丹雀小镇上班已经两年多了,没想到山野村庄的农家人如今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挣钱顾家两不误,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除了以上特色小镇,还有靠药茶发展起来的交口乡长征村,靠影视拍摄改变面貌的赤石桥乡善朴村,靠苍鹭保护发生巨变的法中乡水泉村……它们就像颗颗珍珠散落在沁源各个角落。如今,旅游产业正在成为沁源的朝阳产业。截至2020年10月底,沁源县旅游接待游客22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6.7亿元。

  在韩洪乡王家湾村,每当夜幕降临,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就变成一个红火热闹的地方。整齐的节奏、动感的节拍、优美的舞姿……20多个农家妇女踏着音乐节奏舞动身姿,跳出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近年来,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王家湾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扶贫资金支持,在村里修建了文体活动中心、文化墙、农家书屋等,让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参加村里的文化活动,感觉都年轻了好几岁!”60岁的脱困户贾建国说,“村里的图书室对我们农民帮助很大,农闲的时候过来看看书、‘充充电’,特别是一些农村种养方面的书,对脱贫致富起到很大作用。”

  “文艺活动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种。通过活动,村里凝聚力增强了,村民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现在,村里说闲话的少了,大家聚在一起更多的是说发展、谈项目、比文化、比人才、比家风。”中峪乡南峪村支部书记吴文斌告诉记者。

  村村建起了乡村记忆馆(村史馆),成立了乡贤工作室,创办了“绿色沁源小夜校”,组建了秧歌队,培育出本土网红……“月月有节庆,乡乡有活动”,这让沁源小城的“乡愁”有“乡”可寻。

  短短几年内,沁源县靠着“兴文尚旅”在转型上取得重大突破,既聚了人气,也长了志气。

  熔炼英雄亮色: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走过崇山峻岭、田园阡陌,穿越万亩林海、河流尽头,有记忆中的乡愁,也有绿水青山的底色;看到充满创新活力的小项目和顶天立地的大项目,既有通州集团煤矿转型后的215万吨煤化工项目,也有中药材种植基地、林麝养殖基地、苍鹭保护基地,以及正在蓬勃发展的民宿产业、日臻繁荣的文化事业;听到各种各样的鸟叫声、球场上此起彼伏的叫喊声、大小公园传出的欢笑声,以及来自四面八方老百姓的赞誉声……

  在沁源历史长河中,“沁源围困战”是需要大书特书的一段光辉史诗。1942年,全县群众空室清野撤退到深山老林,誓死围困敌人,同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两年半的时间里,沁源军民对敌作战2700余次,击毙敌伪军4000多人,取得了依靠人民围困敌寇的伟大胜利。1944年1月17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向沁源军民致敬》,毛泽东主席发出赞誉:“英雄的沁源,英雄的人民。”

  如今,这场战役虽已过去70多年,但一代代传下来的革命意志和红色基因仍流淌在沁源人民的血液中。“不畏牺牲、顽强斗争,不惧艰险、勇往直前”——这就是“沁源围困战”精神。

  新时代的沁源人没有故步自封、原地踏步,而是弘扬“沁源围困战”精神,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呵护青山绿水,以驰而不息的精神打造金山银山,让“世外桃源”般的沁源既有“诗和远方”的期待,又有美好生活的现实。

  “满脑子都是绿色沁源”,是每个到过沁源的人的内心真实写照。沁源县委果断决策、宏观部署,宁愿牺牲速度也要把准方向,举“生态旗”,打“文化牌”,走“旅游路”,也许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快速的提质,但从长远看,却为沁源储备了后发潜力。

  实践证明,“绿色立县”战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契合县域发展实际,顺应群众期盼和意愿,在沁源大地达成了共识并形成态势、氛围,而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沁源走好绿色转型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沁水逶迤去,太岳相向开。名山与名水,正气与浩气,必将令这座走过战火与苦难、厚植乡情与乡愁、阅尽沧桑巨变的松林之城,跨越十里煤场,走向绿色富饶,谱写英雄之地的最美华章。

    (本报记者 郑晋鸣) 【编辑:王诗尧】

6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