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钟南山:“共和国勋章”当之无愧

2020-12-06 22:32 求是网   朱延静  阅读:3619 

  钟南山:“共和国勋章”当之无愧

  疫情肆虐的暗夜中,他是那道闪亮的光——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钟南山,这位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巨大贡献。

  在他眼中,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就能让阳光驱散阴霾,照亮通往胜利的方向。

  2020年1月18日傍晚。正值春运,广州前往武汉的高铁票早已售罄,费了一番周折,老院士拿着“无座”票,匆匆走上从广州开往武汉的G1022次列车。

  好不容易谋得一座的他,梳理起最近从学生口中、有关渠道听到的消息,作为即将抵达武汉的国家医疗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心中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一头华发,面色凝重,临危受命的老院士闭目倚靠在高铁餐车座椅上,满面倦容:此次疫情,与非典既相似又不同,新型病毒到底有多危险,眼下还没人知道。

  他的压力,来自病人的生命。

  2019年12月,湖北武汉,医院连着接诊了多个患者。他们的病症都差不多,起初是发热、干咳、乏力,随着病情加重,又出现呼吸困难。

  正逢流感暴发的季节,医务人员不敢掉以轻心,收集了样本送去化验。

  狡猾的病毒,已经在这个有着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里开始蔓延。

  情况扑朔迷离,拿到手的信息往往并不完整,专家们陷入了争论和犹豫。

  开展病原鉴定只是第一步。摸清病毒的传播方式、传染性,既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也是人类与病毒的残酷交锋:我们究竟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2020年1月7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首株新冠病毒毒株;1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评估组发布病原体初步判断为新型冠状病毒……

  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中国一批病毒病原学、传染病防控、临床感染科专家在“迷雾”中跋涉探索。

  钟南山与其他成员一同被国家卫健委紧急召集而来,组成国家医疗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与前期派驻前方的工作组共同研判疫情形势,为中央提出决策参考。

  1月19日的行程相当紧张:上午参加疫情研讨会后,立刻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实地调研。中午来不及休息,下午开会到5点,又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到达北京,一行人马上赶往国家卫健委开会,回到酒店,凌晨2点来钟才休息。

  去武汉金银潭医院、疾控中心实地调查的一天里,钟南山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疑点都不放过,他不停地追问:“昨天确诊了几例,前天呢?”“病症什么样,怎么救治的?究竟还有没有更多病例?”“到底有没有医务人员感染?”……

  他和同行的专家越来越确信,这是一个沉重但却无法回避的结论:新冠病毒有人传人现象!这是急性传染病的大分界!

  疫情如火,加上时值春节,人员大规模流动,如果不采取坚决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1月20日,战“疫”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转折点——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下午,国家卫健委组织高级别专家组召开记者会,组长钟南山面色凝重:“现在可以说,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

  他说话简洁,但石破天惊。

  “就流行病学的状态,现在是在起始阶段。特别是昨天比较正式地了解到出现了人传人的情况,还有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标志。”

  “春节人口流动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专家组的建议是,希望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

  当晚,钟南山通过电视直播,向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再次确认存在“人传人”。

  如一记警钟,全社会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迅速发生变化。

  钟南山忙碌得甚至没有喘息的时间,他奔走在武汉、北京、广州三地之间,除夕之夜也不得歇息。他懂得,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治,才是战“疫”制胜之道。

  “抓住两个要害:早发现、早隔离,这是疫情预防和控制最有效的办法。”他这样主张。

  “武汉减少输出,要对火车站、机场等口岸实行严格的检测措施,首先是测体温。”他这样建议。

  “目前没有特效药,戴口罩很重要。”他反复提示。

  1月23日,除夕前一天。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凌晨发布1号通告,关闭离汉通道,防止疫情向全国蔓延;

  30个省份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制定落实社区的防控措施,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

  越是危难关头,越能考验专家的勇气与担当。

  1月29日下午,钟南山与支援武汉的广东医疗队专家一起对5个危重症患者进行远程视频会诊,用了6小时18分钟。

  他出席讲座及各种疫情指导活动,30多个小时没合过眼!他与团队先后进行24场国际远程连线,与来自13个国家的科研临床专家进行经验探讨,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建议。

  见了病人就要救,医生不能轻言放弃。

  2月初,62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刘先生被转运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当时患者病情已恶化,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月9日,救治团队决定执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支持。

  在钟南山亲自指导下,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投入人力物力全力救治。经历了“止血与防血栓”的救治拉锯战后,患者刘先生终于在8月27日康复出院了!使用ECMO辅助支持长达111天的他,也因此成为目前全球成功救治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ECMO辅助支持时间最长的一例。

  “看起来必死无疑的患者,我们还是一样抢救回来了。”钟南山感慨万千。

  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9年奋战甲流,他帮助人们一次又一次消除对于疾病的恐惧,用他不停歇的脚步诠释一个科学家的责任使命。

  钟家墙壁上挂着一幅字:“敢医敢言”——这正是他风骨的写照。

  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和国士的担当,他赢得了人们发自内心的赞誉。

  获颁“共和国勋章”后,84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坚持请战:“继续在呼吸系统疾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上为祖国贡献力量,不负国家给予的重托。” 【编辑:朱延静】

6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