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初冬的南昌寒风阵阵,南昌高新区麻丘镇敬老院内却温暖如春。数十名老人在护理人员的带领下,或是在阅览室画图填色,或是在棋牌室打牌下棋,身体硬朗的老人,则在舞蹈房跳起了广场舞。
麻丘镇敬老院是高新区首个“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这个早在35年前就建成的敬老院,去年引进社会资本全面改造后,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并得到上级机关和领导的点赞。
引入社会资本 面向社会开放
坐落于瑶湖之滨的麻丘镇敬老院,1985年建成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工作人员2人,床位只有26张。2015年,高新区因整体规划建设需要,同时也为将麻丘镇特困供养对象全部纳入养老服务范围,对麻丘镇敬老院进行了异地重建,占地面积扩大至约32亩,建筑面积9500余平方米,内设老年人住房129间,床位258张。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养老服务需求也不断提升。实际运营中,由于敬老院专业护理人员数量不够,水平不高,很难满足大家的需求。此外,258张床位长期只提供给几十名特困兜底老人,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亟待改进。”麻丘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吕耀琳回忆说。
2019年,南昌市出台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地深入开展城企联动,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政府支持、社会运营、合理限价”的工作思路,政府部门提供土地、规划、融资等政策支持,企业提供普惠性养老服务……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同年,高新区先行先试,引进天津天同集团,对麻丘镇敬老院进行“公建民营”试点。其中,麻丘镇政府免费提供场地,并为企业申请200万元资金补助,天同集团则负责全面改造和独立社会化运作。
“我们接手后,总计投入2000万元,对原有的5栋楼房和院落全部翻新,室内设置了各种功能间,室外提升了道路、管网等,打造成庄园式的养老机构。”高新区天同养护院,即麻丘镇敬老院院长韩敏辉说。
今年7月,改造一新的麻丘镇敬老院开始试运营,除了继续接收既有的38名特困兜底老人外,还面向社会开放。截至目前,该院已从社会接收23名老人,并根据老人状况,每月收取2600元至4000元不等费用。
进行适老化改造 满足养老需求
11月30日,记者走进麻丘镇敬老院,崭新的沥青马路、色彩缤纷的塑胶场地……院里5栋粉刷一新的楼房整齐排开,中央连廊还铺上了人工草皮,用于开展门球运动。来到后院,数百平方米的花园种满了玫瑰和月季等鲜花,中间穿插的休闲走廊,则成为老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如果说优美的环境能给老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那么专业的服务和功能齐全的房间设施,则是保障老人生活健康的核心要素。
“老人住进来,首先要到一楼的评估室做一次详细的能力及风险评估,医护人员依此制定专业的养护方案。”韩敏辉一边出示老人们的评估材料,一边告诉记者,“这份20多页的报告中,涉及跌倒风险、噎食风险、窒息风险、坠床风险等多个维度,护理人员可以有针对性进行照料,避免危险发生。”
二楼是老人们的起居空间。每间卧室设有两张1.2米宽的床,床头连接呼叫器。此外,阳台、卫生间,以及热水器、空调也是标准配置。“如果老人不能自己洗澡,我们会推他们到助浴室,借助辅助设备完成。”韩敏辉说。
二楼和三楼分别设有声乐室、舞蹈房、阅览室、棋牌室、康复室、理发室等,老人们根据个人兴趣和护理人员的安排,每天参加不同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处处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不论是台阶高度只有普通台阶一半的楼梯,还是全部铺设防滑地垫的过道,以及无死角的视频监控,都可以最大化满足老人安全需求。
“刚来的时候,我的手根本动不了,全部是肿的。多亏了这里的护理人员,每天帮我按摩,吃饭喝水也悉心照料,现在手臂不仅消了肿,还可以抬起来。”下午3时,84岁的黄香妹正在三楼的走廊上与其他老人聊着家常,看到记者来采访,连声称赞道。
同样充满感激的还有74岁的万小妹。“你别看我现在面色红润,但来之前因为家里人没时间照顾,我又黑又瘦,哮喘也特别严重。”万小妹说,入院三个月,每天伙食不重样,护理人员会帮助吸氧,晚上还专门到房间看我,“比在家里好多了。”
“试运营以来,不仅盘活了敬老院资源,让敬老院的品质得到提升,还凭借专业技术水平,对全镇18家农村颐养之家进行规范化指导。同时,依托天同安心智慧养老平台高新分平台,进行综合管理,共享养老服务资源,实现‘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吕耀琳介绍,麻丘镇敬老院还将加大推广力度,力争吸引更多有需求的老人入住,让大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记者 陈 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