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 王祖敏)2020年是近年来中国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归家、落户安置人数最多的一年。截至目前,“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已帮助1.2万余名受助人员寻亲归家,在全国批准落户安置长期滞留且无法查明身份户籍的流浪乞讨人员1.7万余人。
中国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徐建中4日在北京的新闻通气会上公布了上述数据。
今年3月,中国民政部会同中央政法委等11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徐建中称,在开展专项行动的过程中,常有一些受助人员经过反复甄别也无法查明其身份户籍,他们长期滞留在救助管理机构之内,游离在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成为一个“边缘”群体。为此,专项行动集中开展了一次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行动,让他们和其他公民一样依法享有登记户口的权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彻底摆脱生存困境。截至目前,专项行动已在全国批准落户安置1.7万余人,其中办理户口登记近万人。
流浪乞讨人员成分复杂,有相当一部分受助人员无法准确表达身份信息,与家人失散。徐建中称,针对这种情况,民政部和各级民政部门采取多项举措,尽最大努力帮助滞留人员找到家人。专项行动期间,各地共寻亲成功1.2万余人,是近年来寻亲成功人数最多的一年。
针对部分因为个人或家庭原因不得已反复流浪乞讨的人员,专项行动专门开展了源头治理行动,建立返乡人员信息台账,做好送返回乡的流浪乞讨人员与当地对接,衔接社会保障政策,加强对其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帮扶,避免其再次陷入困境;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将辖区内精神障碍患者、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等易流浪走失群体纳入信息库,并通过定期回访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防止其反复流浪。
目前,中国已有2126个县级民政部门或救助管理机构建立了返乡人员台账,2006个县级民政部门或救助管理机构建立了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帮助2568名有流浪乞讨经历的建档立卡人员对接当地扶贫部门进行帮扶。(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