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江一河”贯通提升:把最好岸线留给市民

2020-12-02 17:17 文汇报   焦鹏  阅读:1983 

  “一江一河”贯通提升:把最好岸线留给市民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12月1日,苏州河沿线健身步道海烟物流段正式建成开放。记者 邢千里摄

  家住普陀区半岛花园的李阿姨,近几个月养成了饭后散步的好习惯,“家门口就有苏州河美景和绿道林带,逛一圈心情舒畅”。

  过去,她虽坐拥“河景房”,但苏州河看得见却摸不着,“以前河边只有一条小道,视野不开阔,现在大变样了”。

  今年9月,随着苏州河南岸半岛花园段绿道建成开放,这种幸福感深深植入了两岸居民的生活。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景观院院长毛项杰介绍,普陀段的特色是利用绿道把公园、绿地、河道与社区串联起来,连点成线贯通可居可游的绿色开放空间。据了解,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公共空间今年底有望基本贯通开放。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江河之滨诞生了一座座繁华都市。而上海,更是有着一江一河的“豪华配置”——黄浦江与苏州河。它们互为依托,共同在横陈的工业蝶蛹里破茧。

  “一江一河”有着不同的城市定位。“十三五”时期,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塑造活力水岸,把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市民,是这座品质城市的坚守,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

  漫步“一江一河”,眼中所见的,是今日上海之历历美景,脑中浮现的,则是这座城市五年来点点滴滴的演进——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织绿:打造“最美花园”,唤醒人与河的互动

  还岸于民的方式琳琅满目,绿道有其独特的一面。在设计师看来,它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联结断点的往来通道,更能通达历史景点、传统村落、特色街区等各类人文节点。

  毛项杰表示,大家都渴望环抱自然。“我们希望用细微精致的设计,唤醒人与河的互动。在设计理念上,对荒废的水景进行再造,但不搞大拆大建,居民都说与苏州河的亲近感加强了。”

  现场尽可能保留水杉、桂花、香樟等原有乔木,仅在树下做文章,多种植彩叶、芳香植物;尽量保留原有的桥洞、石墩,在挖掘苏州河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提升改造,力争“苏河十八湾,湾湾有故事”。如今,小沙渡湾旁的西康路桥下,原有空间不做大幅度修改,只加了一块透光铝板和灯带,每当华灯初上时,便开始向路人讲述中国第一家民族电器企业——华生电扇总厂的故事。

  对于居民最在乎的绿道开放后安全问题,建设方在社区与绿道的交界处安装了多个电子门禁,居民刷门卡就能自由往来“后院”。

  一条绿道,串起了生活、生态、生机,也串起了“一江一河”。

  今年,外白渡桥就见证了黄浦江绿道与苏州河绿道的交汇。10月起,随着南苏州路上3000平方米的“最美花园”落成,绿道在外白渡桥一带拐了个弯,市民游客饱览黄浦江美景后,可以穿过花园,顺畅地沿着绿道一路向西,观赏苏州河两岸风貌。

  黄浦区绿化管理所规划建设科科长朱晓君透露,绿道地面铺设了嵌入有色玻璃的“焕彩琉璃砖”,用马赛克风格向老上海建筑致敬。最美花园步道上的脚印,都印着海派名作家的诗词。“因为这里比邻外滩,以前因情人墙闻名,以此体现爱与诗之美。”

  破墙:吐故纳新,演绎城市“代表作”

  把城市遗存和滨水空间连接在一起,也考验着设计师的创意。在杨浦滨江,一处遮挡物竟然被“暴改”成一座桥。

  宁国路码头附近,今年新冒出一座工业风的钢铁森林建筑,层层盘旋的退台式结构上面布满绿植,像一座被绿植环绕的丘陵屹立在闹市中,这一名为“绿之丘”的景观,给城市带来绿意和生机。

  绿之丘的前身是一个建成30多年的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六层、方方正正,庞大的体量严重阻挡了景观视线。按照规划,这座仓库应被列入拆除名单。

  然而,机会也蕴含其中。表面上造成阻挡的建筑,如果通过切割,或许可以转化为连接城市和江岸的桥梁。于是,设计师在仓库上“大笔一挥”,切削掉一半体量,使之变成一座面向滨江的观景平台。层层跌落的阶梯状平台上种着垂直绿化,就像一个个绿色托盘,让人联想到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人们可以由杨树浦路进入,经过绿之丘内的双螺旋楼梯直通到屋顶。临空而立,黄浦江景尽收眼底,脚下就是滚滚流淌的江水。

  从曾经的“工业用地,闲人莫入”,到如今市民乐享的“生活秀带”,这里不仅成为杨浦居民的休闲好去处,还吸引其他区市民慕名而来、一睹美景。而“生活秀带”打造过程中包含的“破墙”勇气值得称赞。

  这样的“奇观”在“一江一河”并非唯一。

  如何让苏州河静安区段的经典老建筑再现迷人风采?在四行仓库周围,开发者尽力维持乌镇路—西藏北路沿线的旧址原貌,在保护既有建筑界面的前提下,将道路断面改造为亲水漫步道、骑行道、人行道的形式,在建筑前庭留有人行空间,做到在充分尊重历史文化的同时,营造出一种舒适怀旧的慢行感受。而在一公里外,中国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商业行业组织上海总商会旧址所在的苏河贯通项目,将结合景观设计植入更多文化元素,塑造艺术性地标,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文化活动场地。

  转型:既有文化空间,也有科技内涵

  “一江一河”拥有不同的城市定位。按照建设世界级滨水区的总目标,黄浦江沿岸定位为“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苏州河沿岸定位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塑造活力水岸,引导区域功能错位、强化功能导入是关键。

  滨江建设亲历者感言,过去滨江建设更关注公共空间开发了多少,修建了多少公园、绿化和道路。如今的滨江建设则更多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建设以人为本的软硬件设施,引入百姓喜闻乐见的商业业态,从细节处体现人性和温度。

  随着杨浦滨江被划入上海城市中央活动区,此刻正在规划建设现代化的演艺、音乐、美术、博物馆等文化空间,优化城市交通,打造连接陆家嘴、张江、外滩的15分钟生活圈,让滨水空间在发展中承载更多功能,探索市中心滨江空间的高效复合利用。

  人文水岸也注入了科技内涵。在徐汇滨江11.4公里长的沿江岸线上,西岸传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互为支撑,国际创新创意产业群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阿里、腾讯、微软等一批产业龙头将在此聚合,为这座城市创造全新的产业生机。

  苏州河两岸也基于各区特色,差异化打造景观带。黄浦段突出老上海特色,主导理念是“上海辰光,风情长卷”;虹口段以“最美上海滩河畔会客厅”为目标,打造具有历史文化魅力的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普陀段将结合小区岸线开放、产业园区活力更新打造河滨香景园、宝成桥—创享塔、天安—M50等区域重要节点;长宁段将整体开放临空公园大型绿地。(记者 史博臻)

59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