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走出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新路子
呵护好生态 奔向好生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本报记者 朱竞若 贺 勇
开栏的话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各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今日起,本报推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专栏,以来自基层一线的典型案例,生动展示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初冬时节来到北京密云,处处是美景。
正值开渔季节,密云水库百余名渔民持证上岗,鱼儿欢跃出水;潮河、白河,从上游穿茂林、拂水草而来,京冀协同护水,两道净水潺潺入库;云蒙山自然保护区、云峰山自然保护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山势连绵,松涛阵阵。生态密云,正是“绿色北京”的生动样本。
密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端休闲旅游业、乡村民俗旅游业及健康养生业等绿色产业,走出一条北京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保护好生态环境
作为水库移民的后代,溪翁庄镇北白岩村村民王克林曾是网箱养鱼能手。“一开始是20多箱,到后来增加到将近60箱,当时收入可观。”王克林说。
为保护首都饮用水源,北京决定取缔库区及周边河道人工养鱼。“在密云,生态保护是头等大事。”像王克林一样,明白“头等大事”特殊意义,告别旧生计、寻找新出路的,还有这里的家禽养殖户们。
北京蕴藏的铁矿石98%集中在密云。“我们一年能产铁粉30万吨左右,开出铁矿石100万吨左右。”今年52岁的王春财曾是密云一家铁矿企业的党总支副书记。
这家企业曾被评定为国家级绿色矿山,然而经过论证,企业生产对水库仍有影响,必须关停。密云人再次做出“保水”选择,500名职工转岗就业。
纵有不舍,讲大局的密云人民收起了养殖网箱,关闭了岸边景点,退耕10万亩“押宝地”(即当地群众在水库水位降低后耕种的部分露出水面的土地),整治94个库中岛,停产停办相关厂矿企业。
与此同时,密云推进京冀上下游协同治水,与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建立联合保水工作机制,推进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不断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净水入库。
发展好绿色产业
“今年养蜂收入达到13万元,我准备将蜂群增加到300箱。”走进密云水库上游白马关河畔的冯家峪镇北栅子村,村民张兴全家的245箱蜂在屋后山坡排列整齐。
过去,张兴全靠着几亩山地过活,每年收入不过万元。生态保护好了,更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决不能让保护生态环境的吃亏”,密云区大力发展特色蜂产业,打造品牌,采取“公司+合作社+低收入户”的运营模式,引导低收入农户从事蜜蜂养殖。
2016年,靠着养殖中蜂,张兴全赚到了3万元。这份甜蜜的事业,不仅给张兴全一家带来甜蜜生活,也让更多村民尝到致富的滋味。“关键是抓好一个‘活’字,让绿色资源变成绿色商品。”密云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姚海龙表示。
进入冬季,蔡家洼村草儿枯黄,花海冬眠,但村里建起的一排排冬暖大棚里,水培韭菜、水培生菜生机勃勃。村民告诉记者,通过电商订单,这里的蔬菜一部分卖到北京城区,一部分通过航空运输卖到了上海,都是当日直达。
依托生态优势,密云区着力发展精品高端农业。今年上半年电商销售总额达4.6亿元,同比增长52.66%,直接带动农民4500户,低收入户户均增收2万元。
生态美也为密云发展文旅休闲产业添了底气,以云蒙山、古北水镇为代表的东西两条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吸引众多游客。仅今年“五一”和端午节假期,密云就接待游客44.38万人,综合收入6243.76万元,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优化好经济结构
10月16日,位于密云经济开发区内的“环境污染物识别与控制协同创新平台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好山好水的密云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7年,密云经济开发区及周边32.5平方公里土地,纳入怀柔科学城范围,约占整个科学城的1/3,是北京建设全国科创中心的重要载体。
“截至目前,已有一个大科学装置项目、5个交叉平台项目以及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等项目落地。未来,科学城东区将成为密云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密云区科委主任杨光辉说起项目进展如数家珍。
中关村密云园和生态商务区两大经济引擎,也全力向前迈进。占地12.55平方公里的中关村密云园加快“腾笼换鸟”,腾退土地59.06公顷,盘活土地28.66公顷,推进“高精尖”实体项目落实落地……在项目引进中,园区结合生态环境优势及自身产业发展实际,确定了生物医药大健康、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科技服务四大主导产业。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密云正实现自然财富经济财富双丰收。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