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户多宅”到“一户一宅”,从农村集体资产“沉睡”到村民共享土地改革红利,从“天价彩礼”频现到“零彩礼”集体婚礼举办……鹰潭市余江区广袤的农村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几年前,“宅改”如何改?乡村治理如何治?这还是横亘在余江区委、区政府面前的两道难题。
2015年,余江被列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几年的艰难探索中,余江将这两道难题合并解答,给出了漂亮的答案——在推进“宅改”过程中协同推进乡村治理,围绕“宅改”做好外延拓展文章,以“宅改”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村庄面貌亮丽化、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治理规范化的系统推进,把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与“宅改”相结合,以“宅改”促治理,以治理带“宅改”,释放统筹改革综合效应。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将余江“抓‘宅改’促治理”列为首批推介的20个中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之一。
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强起来
把党建引领列为“书记工程”和“头等大事”,为村级党组织强基铸魂,是余江协同推进“宅改”和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余江积极选优配强“领头雁”,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春涛镇滩头村曾是远近有名的“刺头村”,(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是余江最后一个没有完成“宅改”的村,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村子脏乱差,村中有的路连牛都过不去。为改变这一现状,春涛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滩头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有了“主心骨”,把村庄治理得一派生机,如今滩头村成了远近有名的文明村,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先干!”余江协同推进“宅改”和乡村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马荃镇岩前村党支部书记王冬香,带头退出3宗500平方米的超面积宅基地。党员作示范,村民有响应。在较短时间里,岩前村便拆除房屋250宗,收回宅基地3万平方米,打造成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村。
村务自治,群众参与感浓起来
在“宅改”过程中,余江始终注重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到办法由群众想,事情由群众办。余江1040个村小组全部建立由党员干部、乡贤能人、村民代表等组成的村民事务理事会,赋予理事会12项权力和15项职责,按照共商、共识、共建、共担、共享“五共”工作法,激发和调动了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 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村民事务理事会成为以村小组为单元的乡村治理实施主体,实现了农民讲话有人听、农村建设有人理、农民事务有人管。
余江还注重发挥乡贤的榜样力量。通过建立乡贤信息库、乡贤微信群,每年在春节、清明节等节日期间举办乡贤恳谈会,吸引外地乡贤引资引智回乡。先后有50多位乡贤返乡投身“宅改”,担任理事长或理事,捐资5500多万元支援家乡建设,成为推动“宅改”的重要力量。平定乡蓝田村宋家村小组的宋和红捐资80万元,用于建设村内基础设施、休闲广场。
文明实践,乡村新风树起来
余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团员、妇女、志愿者的作用,把“宅改”过程中探索形成的村民自治组织的模式,延伸到养老、托幼、调解、婚丧嫁娶等乡村事务。
各村成立“和事堂”“个人调解工作室”等调解组织,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很多村开设了“假日课堂”,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等,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利用退出的闲置宅基地,不少村建起“幸福楼”,解决五保户、特困户等群体住房问题。按照“政府筹措一点、老人自己出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方式,多个村庄创新探索“公办+民助”的模式,建立了村级互助养老中心,为老人提供照料服务;巾帼志愿服务队成立了,“清洁之家”“干净村庄”行动开展起来了,“物业进乡村”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模式建立起来了。遍布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红白理事会,正引导着广大村民摒弃陋习。
余江以“宅改”为抓手,通过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流转、出租、增减挂钩、农房抵押贷款等方式,盘活利用宅基地资产。2017年6月12日,平定乡洪桥村吴家村小组首宗20亩土地以82万元成功出让成交,“沉睡”的“死资产”变成“活资产”,农民共享土地改革红利变成了现实。
2019年,余江依托眼镜、雕刻、精密元件等传统优势产业,利用“宅改”形成的资产,建成“产业下沉”车间36家,带动1412人就业,增收2795万元,带动26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09万元,实现了群众增收、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产业增强的“四增效应”。同时,余江“宅改”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老房子的抢救和保护,把拆下的旧青砖、旧瓦片等“边角料”,完美地融入秀美乡村建设当中,不仅留下乡愁,也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提供了文化资源和载体。(记者 钟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