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案发现场的“听风者”
11月24日傍晚,进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张忻鑫回到天津后,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来到天津市公安局刑侦局十三支队办公室。
当天是他值夜班的日子。“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责任在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怠慢。”
2000年从警以来,一直从事痕迹检验工作的张忻鑫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思维和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让毫无头绪的案件有了突破口,成为还原案件真相的痕迹大师。
让物证“开口说话”
如果森林里有一片树叶飘落,即使声音再微弱,也是有声响的。案发现场,一枚指印、一个鞋印,再无声的痕迹,都有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20年专注于现场勘查痕迹检验的张忻鑫就是那个还原真相的“听风者”。他的使命就是要让无声的物证“开口说话”,重建现场。
2015年11月的一天早上,天津警方接到市民报案,在一处河边的绿化带里发现一具女尸。
张忻鑫和同事迅速赶往案发现场。可惜无法提取到可靠的足迹和指纹。被害人满脸血迹,却无法确定血迹的来源。
几个小时的现场勘查始终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一直蹲守现场的张忻鑫却在外围发现了异常情况。
在离尸体不远的地方,张忻鑫发现有一小块柔软的东西异常,它的边上聚集了很多蚂蚁。
把这块东西冲洗干净之后发现,这是一个舌尖。
正是这个发现,为案件的破获指明了方向。几天后,办案人员在一家口腔医院,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痕迹检验工作是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首要环节,任何一个细小的物证都有可能改变案件的侦查方向。
对于每一个案发现场,张忻鑫坚信“凡有接触,必留痕迹”,冲着这股子执着劲,他所到过的案发现场,从来没有无功而返的时候。
20年来,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百佳刑警的张忻鑫,先后参与勘查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现场千余起,检验各类痕迹物证万余件,并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充满风险挑战的现场
痕迹检验鉴定工作艰苦而枯燥,需要静下心来、吃得了苦、受得了累,而且有案必到现场。
张忻鑫始终记得他出的第一个现场:尸体停放过久散发恶臭。进屋后,张忻鑫差点吐出来。勘查完后,这个味儿一个星期都散不掉……
“我们的工作性质,需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现场,有些案件的现场环境非常恶劣,甚至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张忻鑫说。
比如,勘查坠楼的现场,为了查清准确的坠落位置和人体姿态,要爬到楼体外部进行勘查;勘查抛尸的现场,有时要冒着窒息的危险下到井下,甚至爬到下水道里面勘查;勘查火灾爆炸现场,要进入随时可能坍塌的建筑物,冒着随时可能二次爆炸的危险进行勘查。
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张忻鑫主动请缨组成突击小分队,进入受损最严重、随时可能坍塌的一处办公楼内进行抢救性勘查,与时间赛跑。他连续9天工作在中心现场,眼睛被污染物刺激得严重充血仍咬牙坚持,多次冒险进入爆炸核心现场勘验、取证。
此后,张忻鑫又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半个多月,与同志们整理出近3万字的现场勘查笔录、1000多张现场照片和20份现场勘查平面示意图,为事故处置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张忻鑫对恶劣的环境有了更强的心理免疫力,但仍然有两种现场会让他心理感受到巨大的冲击。“一个是儿童被害,另一个是警察被害,忍不住想落泪。”
这些年,跑步成了张忻鑫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
奔跑着的张忻鑫坚定、自信。“在复杂多变充满风险挑战的案发现场,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冷静的头脑,更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
精耕业务 提升能力
今年43岁的张忻鑫出生在一个警察世家。祖辈和父辈中有5人是警察。后来在他们的影响下,他这一辈也有5个人陆续加入了这支队伍。
在他儿时的记忆中,警察就是正义的化身,是屹立在黑白世界中间的一堵墙。
1996年高中毕业,张忻鑫毫不犹豫报考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4年的大学生活让他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磨炼了意志品质。参加工作后,张忻鑫更是精耕业务,提升能力。
这几年,张忻鑫带领小组深入研究分析大量盗窃案件案例,自己动手制作了各类锁具的模拟样本。经过对各类案件中锁具及痕迹的研究,张忻鑫创造了一系列检验锁具的新方法,使天津技术开锁痕迹检验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针对入室盗窃案件中利用锡纸工具开锁作案的普遍现象,他主持完成了《锡纸工具开锁痕迹特点及规律研究》科研课题。他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张忻鑫在工作中会保存好每一个案件的勘验资料,包括破案后的相关笔录,以对照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对于未破案件,也定期进行回顾,以便能用新的方法找到突破。
不久前,张忻鑫刚刚从十三支队痕迹检验室副主任的岗位升任声像资料检验室主任。责任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
张忻鑫说,从不后悔选择了警察工作,更不后悔选择了枯燥而且默默无闻的刑事技术岗位,“我一直都记着中国刑警学院的院歌中的歌词:童年的偶像是除暴安良的好汉,少年的迷恋是英雄虎胆的神探。”
工人日报记者 张玺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