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11月26日电 题:一个脱贫户的三件喜事:“好日子唯有努力换得来”
作者 杨杰英 郭学红
崭新的平房,洁白的瓷砖墙贴面……在山西沁县牛寺乡走马岭村,曾经的贫困户连永胜住在重修后的新居里,露出喜悦的笑容。
“真得感谢现在的好政策,盖房子政府也给补贴,孩子上学政府也帮扶,现在房子住得也舒心,两个孩子也有出息了。”连永胜说,如今,在自己的努力下,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改造危房 圆了乔迁梦
早些年,连永胜外出务工,一年除去开支还能挣一万多块钱,后来因为缺乏技术,只好回到村里打点零工,靠种田生活。2015年12月在扶贫动态调整中,连永胜一家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正在上学的孩子,五看有没有大病、慢性病,卧在床的病人’,在扶贫走访中,我们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用‘五看法’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王虎虎告诉记者。
王虎虎记得,驻村工作队第一次到连永胜家中走访时的情景。他家住的旧房系土木瓦房结构,年久失修,已破损严重。
随后,连永胜的老房子被确定为危房,可获得政府给予的14000元危房改造补助。2018年9月,一栋崭新的4间房建好了,连永胜终于圆了乔迁梦。
教育扶贫 点亮新希望
对连永胜而言,第二件喜事就是家里出了2个研究生。
谈到教育扶贫,建档立卡户连永胜的妻子李月萍感触最深,他们家是“教育扶贫”政策的最大受惠者之一。五年前,连永胜家两个孩子一个读本科,一个读研究生,高昂的学费把他们一家推到了贫困的边缘,村里将他家纳入建档立卡户。
“2016年是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夫妻俩没有特殊专业技能,种点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两个孩子读大学,花钱地方也多。”作为村小学临时代课教师的李月萍经常教育她的两个孩子,说教育是拔穷根,摆脱贫困和阻止贫困的重要方式。
李月萍说,“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后,孩子们大学的学费能通过贫困生生源地助学贷款解决,每年还有可观的助学金,政府也每年给予补贴,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让我们家迎来了曙光。”
据介绍,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的落实,连永胜家的收入从2016年的1万多元到2020年的40000余元。此外,还把家里的两个子女供上了大学读了研,儿子天津师范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天津工作,女儿在青海大学读研二,减轻了这个“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两个孩子都读了研究生,这在村子里还是第一家,成了村里远近闻名的典型。
乡村旅游 生活有盼头
说起第三件喜事,连永胜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家里很困难,日子过得紧巴巴,房子也不好就怕女孩嫌我们家穷,不愿嫁过来。这几年,政府不仅让我们脱了贫,翻修了房子,供出孩子读书,家里条件还越来越好,儿子媳妇也娶上了。”
脱贫不返贫,生活有盼头。特别是走马岭村发展乡村旅游后,村里的游客多了,一家借着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多元化种植农作物,农产品有了销路,“以前种上是发愁往哪儿卖,现在是发愁不够卖。”
按照规划,2021年村里将修建旅游停车场,李月萍计划在停车场附近,开一家“农家乐”土特产超市。
“好日子等不来,靠不来,唯有努力换得来,政府给我们贫困户出台这么多好政策,我们自己也必须努力才行。”连永胜笑着说,一家人能过上好日子,还要自力更生,学习新技术,依托家乡发展特色种植,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向前奔。(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