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图书编辑控诉粉圈控评:流量造假的祸害已“出圈”

2020-11-26 14:51 新京报   张一凡  阅读:2654 

  图书编辑控诉粉圈控评:流量造假的祸害已“出圈”

  一家之方

  11月23日,一图书编辑发文,批评流量明星粉丝在豆瓣养号,造成包括《红楼梦》等名著在内的很多书籍评论区注水短评泛滥。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

  在社交媒体常见的养号与控评现象,蔓延到书籍点评领域,让不少网友都觉得,粉圈越界了——手伸得太长。

  先有养号,才有控评,为了控评显得更真实,所以才要养号,养号与控评是一体的,目的都指向舆论操控、包装明星、制造对立、排除异己……

  社交媒体上的控评由来已久,对控评的控诉也一直都有,但这并未影响控评行为像野火一样蔓延。久而久之,反感控评的人也觉得无能为力,控评在社交媒体上一路高歌猛进,挤压着理性的公共讨论空间。

  控评之恶,不仅在于其制造了大量的信息垃圾,更在于其更改了评价体系,甚至把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架空,直接转移到控评制造的单一评价标准上来。

  控评直接对资本、平台、渠道、市场、受众造成了影响。虽然其中某些环节的决策者深知真相,也不乏有人提出批评与反对,但这一做法的渗透度实在太深,没法通过单一狙击的方式进行断绝。

  就目前看,养号养出的大量“小号”,危害不容小觑。比起那些整齐划一、空洞无聊、容易识别的评论留言,养好的号发出的评价,更有欺骗性。并且给控评这种见不得光的做法,强行注入了某种“合理性”……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图书编辑会对发生在社区网站上的控评现象反应如此激烈。

  以往的控评,多集中于影视乃至娱乐行业。相对而言,图书出版行业还算是片净土,读者还能够在打分网站,看到较为真实的评价与分数,获取有用的参考意见。

  但粉圈为了把控评账号做得真实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造假,开始对图书下手。这是一种入侵,也是一种污染,对于那些尚且对自己所处行业拥有敬畏的从业者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不少人就此指出:平台有技术、有人员、有溯源能力、有制定与修改规则的权力。魔高一尺道可以高一丈,只要平台有决心,舍得放弃虚假人气与垃圾数据带来的虚荣,养号与控评被彻底清理未必就那么难。目前,豆瓣读书也已回应,将加大审核力度,将垃圾数据进行清除。我们对此保持期待。

  某种程度上,在图书网站上养号与控评,是流量造假的一次“产业升级”。

  如果这次升级成功,过去集中于娱乐产业的造假,会延伸到整个泛文化领域。此举的确能给少数人与机构带来利益,而一旦他们有了将这种利益进行扩大化的野心,那数据造假以及舆论绑架给文化行业与文化理念造成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但显然,不能任由粉圈控评成“文化霸权”。在流量造假的祸害已“出圈”的背景下,强化治理、精准施治也已箭在弦上。

  □韩浩月(专栏作家) 【编辑:张一凡】

2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