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1月25日电 (高康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甘肃省嘉峪关市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周国庆生目睹了由于“缺医少药”很多人的痛苦、不幸,从小就有一个愿望“成为一名医生”。抱着这种信念的周国庆顺利攻读医学类专业,1997年大学毕业时,他放弃留校机会,选择前往医疗力量薄弱的基层成为一名医生。
当时,嘉峪关市正在筹建嘉峪关市医院三门诊,起步阶段缺人缺钱缺设备,周国庆正好被分配到筹备组,为了节约开支,他修电修水修厕所,刷墙做门牌做药架等,上班是医生,下班“勤杂工”,如今,周国庆所负责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原嘉峪关市医院三门诊,24年,他完成了从专科医生到全科医生的蜕变。
周国庆和医护工作人员询问住院病人病情。 高康迪 摄“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在周国庆看来,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分,德才兼备是医生的标配,处方用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不必做的检查不做,能调养的不吃药,能吃药的不打针,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形成“看好病、少花钱”理念,成为当地居民就近就医首选。
有一次,一位母亲带着高烧不退的孩子就诊,正在等待的时候,5岁的男孩突然全身哆嗦,周国庆见状,立马抱起小男孩跑进急诊室,经验分析孩子喉咙里应该有呕吐物,本想用压舌板打开男孩的嘴巴检查,但由于小男孩紧紧咬着牙关,怕用力过大会影响小男孩牙齿发育,危机之下,周国庆用嘴巴吸出了小男孩喉咙里的痰,“救命要紧,我没想那么多,这是我的本能反应。”他说。
为了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周国庆带着医护人员每天通过网络或书籍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随着病人逐渐增多,劳动强度日渐增加,但很多居民看病“只找周大夫”,为此,周国庆全年无休,每天出门诊,每三天值一个中下午班和夜班,“能得到大家的信赖不容易,只要我能干的动,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就诊过程中,我发现有些老人疾病缠身,子女难以顾及,这成为心头的一块‘病’,老年人非常需要健康管理。”2015年7月嘉峪关市社会福利院搬迁至南院,北院区暂时闲置,周国庆“医养结合”养老的想法终于可以付诸实践,他立马和单位管理成员商量,大家一致觉得“这是个好事”,撸起袖子说干就干,周国庆的想法还得到该市卫健委、民政局、福利院支持,同年9月底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会福利院合作共建“医养结合”养老院项目确立,主要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
周国庆是当地居民竖起大拇指夸赞的全能大夫,可这些都是他用“不顾家”换来的,经常吃住在单位,忙起来连口水都喝不上,他对家庭有愧疚,但是他看到患者焦急的等待,又一头扎进了工作中,日复一日,家里人也渐渐理解了这份坚持,成了背后为他默默“撑腰”的坚实力量。
“不要有‘病了就去医院’的思想,应该从生活各方面做起,保持健康。”周国庆坦言,虽然自己是一名大夫,但真心希望患者越来越少,大家对于健康的意识能够提高,咨询的问题不再是关于疾病,而是“如何更健康”。(完)
【编辑:李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