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以村兴旅 以花为媒 以文铸魂

2020-11-22 10:53 江西日报    阅读:1472 

  深秋时节,暖阳照耀下,篁岭景区的晒盘里,玉米、辣椒等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大自然交相辉映,为满山秋色增添斑斓色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秋。这是婺源县持续推进“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最美乡村”战略的一个缩影。

  四季皆景,四季宜游。近年来,婺源县坚持以村兴旅、以花为媒、以文铸魂,在差异发展中找准市场定位、在全域融合中做旺四季旅游、在挖掘传承中丰富文化内涵,不断擦亮“最美乡村”金字招牌,带动全县70%以上人口吃上“旅游饭”,走出一条具有婺源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463万人次,游客接待量连续13年位于全省县级第一。数据显示,2019年,婺源县全面小康指数达到95.45%

  以村兴旅,在差异发展中找准市场定位

  婺源旅游从2001年起步,立足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经过科学分析,确立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定位,通过差异化发展,与周边黄山、三清山、武夷山、千岛湖、鄱阳湖等旅游区形成旅游产品的良性互补,联合形成“名山、名水、名镇、名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婺源是全国唯一以整个县命名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4个,是全国4A级以上景区最多的县。为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婺源县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使民营企业撑起婺源旅游产业的一片天空,长期沉睡的乡村旅游资源也由此逐渐苏醒。同时,婺源按照“一个集团、一张门票、一大品牌”的思路,整合全县景区(点)资源,大大增强乡村旅游的综合实力和总体竞争力。

  2019年9月,该县斥资4.11亿元,完成对江西婺源旅游股份公司股权回购,把最好的旅游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以此为标志,婺源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实现再次跨越,即推动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由资源竞争向文化竞争、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目前,该县已成功打造一批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山水实景演出《梦里老家》、水墨上河文化度假村、篁岭民俗文化村等成为婺源乡村旅游新名片,旅游产品的转型初具雏形。

  以花为媒,在全域融合中做旺四季旅游

  春探人间花海、夏走研学之旅、秋观红叶晒秋、冬寻梦里老家。婺源旅游以花为媒,在全域融合中做旺四季旅游。

  从“一季花”到“四季景”。油菜花是婺源乡村旅游的“成名曲”。该县始终坚持以花为媒,大力实施“油菜花+”战略,将旅游路线沿线、村镇可视范围等,规划成赏花“主打区域”,打造出12万亩油菜花海。去年10月,江岭景区千亩梯田油菜花竞相绽放,标志着全球首例“反季节”油菜种植取得成功,当年赏花高峰期接待游客达520.6万人次,综合收入达42.7亿元。

  据篁岭景区有关负责人曹锦钟介绍,景区通过“整体搬迁、精准返迁、产业致富”三部曲,仅用三年,就让篁岭村从一个濒临消亡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知名小康示范村。篁岭“晒秋”成为“中国最美符号”,2019年接待游客近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亿元。当地群众人均收入从旅游开发前的3500元提至近3万元,最高的家庭一年旅游收入近30万元。

  记者了解到,该县变古宅保护“包袱”为经济效益“财富”,目前拥有高端度假民宿100余家,古宅庄园型、精品小筑型、乡间野趣型等百花齐放,民宿旅游潜力显现。体育旅游迸发活力,2019年承办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40余项,吸引参赛选手20万人,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文化旅游彰显魅力,每年吸引50多万摄影爱好者、10万写生大军来婺源创作,20多部影视作品来婺源取景,婺源成为全国知名写生基地、摄影基地、影视基地、文创基地。婺源旅游实现从“一业兴”到“百业旺”。

  围绕度假小镇、文化小镇、演艺小镇、健康小镇和体育小镇,婺源县加快打造婺女洲、梦里老家、丛溪等一批10亿元以上的旅游综合体,全面启动千年古城改造工程和城市夜景夜游提升工程,补齐夜游短板,游客到了婺源白天晚上都有项目可看可玩,从之前的“白天游”升级到“全天乐”。

  以文铸魂,在挖掘传承中丰富文化内涵

  婺源县树立“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理念,在厚植人文上求突破,以文铸魂、以文兴业,推动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传承地域文化。该县大力弘扬朱子文化,建成文公庙、朱子学数据库,打造《朱子还乡》原创徽剧大戏,开发“朱子研学”旅游产品。推进婺源徽剧、傩舞、歙砚和绿茶制作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并进入各大景区、乡村旅游点展示。同时,婺源积极开展红枫节、油菜花节等各种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彰显徽派古韵。徽派建筑不仅是徽文化的传承,更是游客眼里的风景。婺源县先后启动三轮“徽改”工作,累计投资3亿多元,改造非徽派建筑1万余幢,维护好“徽派建筑大观园”的传统风貌。出台古村古建保护办法,创新古村保护四大模式:篁岭的整村搬迁模式、汪口的异地安置模式、严田的建新如旧模式、九思堂的民宿开发模式。目前,该县拥有中国传统村落2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个。

  打造秀美乡村。按照“每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景点”的要求,婺源先后投入2.2亿元,打造487个秀美乡村点和25个高品质示范点,建成瑶湾、漳村、马家等一批高品质示范点,其中马家、瑶湾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点。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每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平均达到35.54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2019年,该县共接待游客24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4.3亿元,门票收入占比仅为2.25%,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山清水秀,宜居宜业。如今的婺源,百姓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越、乡村邻里和谐,好一幅美丽的小康新画卷!(余燕)

6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