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布局出炉!江西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这些地方为产业发展优势区

2020-11-05 09:21 ​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    阅读:4794 

为有效解决我省绿色食品产业链条不长、龙头企业不强、要素配置不优等问题,近日江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目标,力争到2025年,绿色食品产业质量明显提升,主要产业的绿色有机产品有效认证数达到5000个以上;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加工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产业总值大幅增长,稻米、生猪、水产、果业等优势产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意见》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链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重点突出四个方面工作。其中明确:着力发展以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和赣西片区为核心的稻米产业发展优势区;信丰县、新干县、泰和县、东乡区、高安市、丰城市等为核心的生猪产业发展优势区;环鄱阳湖地区为核心的水产产业发展优势区;赣州市、吉安市、上饶市、新余市、南丰县、东乡区、奉新县等为核心的水果产业发展优势区。逐步提升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区,谋划牛羊、禽类、富硒农业等潜力产业发展优势区。

《意见》从着力完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加工水平、加快构建绿色食品流通体系和持续优化绿色食品产业服务四方面提出了13条具体措施。(一)着力完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主要包括推进原料基地建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和加大优质种源供应等3条具体措施。(二)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加工水平。主要包括培育核心骨干企业、聚焦精深加工提升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3条具体措施。(三)加快构建绿色食品流通体系。主要包括推动冷链物流建设、深化品牌发展战略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3条具体措施。(四)持续优化绿色食品产业服务。主要包括提升科技服务、强化人才支撑、加大金融支持和建立产业基金等4条具体措施。

文件原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赣府厅发〔2020〕31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要求,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影响,有效解决我省绿色食品产业链条不长、龙头企业不强、要素配置不优等问题,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优势,建立健全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创新链,推动绿色食品龙头昂起、加工升级、产业融合,实现产业链顺畅贯通,供应链相互融通,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聚焦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实际,通过调结构、建集群,强龙头、育品牌,延链条、优服务,不断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力争到2025年,绿色食品产业质量明显提升,主要产业的绿色有机产品有效认证数达到5000个以上;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加工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产业总值大幅增长,稻米、生猪、水产、果业等优势产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三、重点工作

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链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重点突出四个方面工作。

突出主导产业。按照“分类推进、循序渐进”原则,优先启动稻米、生猪、水产、果业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抓紧谋划牛羊、禽类、富硒农业等潜力产业。

优化产业布局。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链的主要产业,着力发展以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和赣西片区为核心的稻米产业发展优势区;信丰县、新干县、泰和县、东乡区、高安市、丰城市等为核心的生猪产业发展优势区;环鄱阳湖地区为核心的水产产业发展优势区;赣州市、吉安市、上饶市、新余市、南丰县、东乡区、奉新县等为核心的水果产业发展优势区。逐步提升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区,谋划牛羊、禽类、富硒农业等潜力产业发展优势区。

聚焦短板弱项。全面梳理产业链上下游渠道,聚焦产业链育种、种养、加工、流通、检测和销售等关键环节,狠抓产业链痛点、堵点、断点,强化项目支持,落实政策措施,着力推动现代种业、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和市场销售等绿色食品产业链短板弱项快速发展。

明确发展路径。依托农业结构调整九大产业发展工程,围绕加快推进稻米、生猪、水产、果业等优势产业和其他产业进行“建链”;聚焦绿色食品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补齐短板弱项进行“补链”;突出招大引强和品牌培育,围绕提升产业价值进行“强链”;着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向数字经济、5G、物联网等领域延伸,围绕产业深度融合进行“延链”。

四、具体举措

(一)着力完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

1.推进原料基地建设。统筹相关农业专项资金,根据产业基础、区域布局和发展优势,聚焦国计民生需求,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的稳产保供产品基地;聚焦食品加工需求,建设一批标准化、专业化的加工专用原料供给基地;聚焦高端市场需求,建设一批绿色化、生态化的优质食品基地。坚持市场导向,促进农户生产、企业加工、客户营销和终端消费协同运作,增强供给侧对需求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责任单位: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以下责任单位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均有涉及,不再单独列出〕,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坚持分步推进、循序渐进,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潜力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打造一批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区域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积极引导产业以链主型企业为龙头,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和食品工业园等园区聚集,促进产业格局由分散向集中、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产业链条由单一向复合转变,发挥要素集聚和融合平台作用。(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3.加大优质种源供应。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快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培育一批水稻绿色新品种。着力推进良繁基地建设,加大种业企业培育力度,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鼓励支持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种业公司,加大种业企业与国内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力度,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种业技术应用成果转化率。(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农科院)

(二)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加工水平。

4.培育核心骨干企业。坚持分类指导、因企施策,积极引导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种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形成绿色食品产业“领军企业”“成长企业”和“雏鹰企业”梯次发展格局。鼓励和引导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产业链重点企业上市,对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新增首发上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现行政策给予支持。鼓励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金融监管局)

5.聚焦精深加工提升。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持开展绿色食品加工提质增效,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转变。重点支持稻米、生猪、水产、果业等优势产业,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以及牛羊、禽类、富硒农业等潜力产业的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薄弱环节,结合我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定位,积极开展招大引强,推动一批国内外绿色食品产业巨头落户江西,加快提升我省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质量。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链重大项目,加强部门协作,强化问题办理,在项目落地审批、用电用水、信贷融资、产业用地和工程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和见效。(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省水利厅、省金融监管局、江西银保监局)

(三)加快构建绿色食品流通体系。

7.推动冷链物流建设。促进绿色食品产业与现代物流业相融合,加强重点农产品产地预冷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统筹财政涉农资金,支持企业新建产后预冷、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加工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和交易中心等项目。引导生产企业与销售渠道联合,并充分利用省内各大企业的商业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辐射到全国各地的各类相关专业批发市场。(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社、省商务厅)

8.深化品牌发展战略。持续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主旋律,打造“赣鄱正品”品牌建设体系。通过开展品牌认证,推广品牌商标,实现全域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兼容并进、融合发展。重点培育江西大米、鄱阳湖水产、赣南脐橙、“四绿一红”茶叶等区域公共品牌,支持骨干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充分发挥各级传统媒体、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以及网红直播等自媒体作用,多元化拓展品牌宣传覆盖面。瞄准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加快推进江西农产品品牌旗舰店布局。持续开展江西农产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和“50强企业品牌”发布,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网络促销活动。加大对品牌的保护力度,保障绿色食品产业品牌合法权益。(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省供销社)

9.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完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统筹推进公立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建设,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全程追溯协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深入推进绿色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做好诚信培训和评价工作,强化企业诚信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绿色食品产业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市场管理,定期对绿色食品产业产品进行联合检查,维护绿色食品产业品牌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

(四)持续优化绿色食品产业服务。

10.提升科技服务。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建设。着力打造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提高食品产业附加值。培育发展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增强科技支撑全省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相结合方式,推广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加快推动绿色食品产品和技术升级。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激发产业链发展活力。(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农科院、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

11.强化人才支撑。加快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沟通合作,建立绿色食品产业链人才培养机制,着重培养急需紧缺的创新型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加强绿色食品产业链人才招引力度,大力引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领域研发和经营管理人才。(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12.加大金融支持。加大“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支持力度,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绿色食品产业链,形成财政支持、企业主导、社会投入的多元化投融资方式。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链信贷投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贷款难题。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减费降息、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保险公司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发满足产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提升产业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责任单位:省财政厅、人行南昌中心支行、省金融监管局、江西银保监局)

13.建立产业基金。鼓励各地结合产业实际和发展需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地方产业发展基金,对接省级产业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加快推动本地优势特色产业链协同发展。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引导国有企业、大型企业集团投入,形成多元化出资结构,优化基金内部治理结构。(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金融监管局、江西银保监局)

五、保障措施

14.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将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纳入江西省“十四五”相关规划,统筹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企业发展和重大事项。强化地方政府产业链发展主体责任,加强省直部门沟通协作,深入推进“五型”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实施领导干部挂企帮扶行动,积极协助产业链核心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地难、转型升级难等方面的困难和瓶颈。(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金融监管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15.加大政策扶持。统筹整合已有涉农项目资金,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落实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的用地需求,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优先支持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着力解决用电、用水和运输等各方面困难问题,保障产业链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要素需求。(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

16.强化监督考核。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链日常调度,抓好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各项工作的分工落实。实施特派员制度,督促各地各部门加强问题办理,加快产业链推进实施。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定期通报各地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成效,并将发展成效纳入年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直有关单位)

17.强化宣传引导。强化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舆论环境营造,充分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新闻媒介和抖音、微信公众号、互联网等新媒体。多角度、多形式加强宣传报道,形成良好发展氛围。(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年10月30日

9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