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程家坊“拔穷根”做法与启示

©原创 2020-01-03 11:17 分宜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4068 

程家坊村地处分宜县洞村乡西北端,下辖6个自然村,627户2728人。2015年年底程家坊村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230元,村集体收入只有2.7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90人,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布局下,市县乡三级政府与帮扶单位会同程家坊村民一起用了三年时间,找穷因、拔穷根,唱出了脱贫摘帽致富歌。2018年底,程家坊村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0万余元,成功脱贫摘帽。

一、程家坊的“穷根”在哪?

脱贫摘帽犹如治病救人,得先找到病因,而后才能药到病除。程家坊要想成功实现脱贫摘帽就必须找准贫穷的“穷根”。

穷根一:农业技术匮乏,受教育程度低。在程家坊贫困户中,除去学龄前儿童和在读学生,文盲群众有21人,小学及初中学历人数有48人,高中及以上学历人数只有3人。贫困群众文化素质偏低、观念落后,发展意识淡漠。部分贫困群众存在惰性心理,接受新技能新事物能力差,扶贫、培训效益不明显,不愿意花脑力、劳力来改变自身状况,脱贫致富主观能动性较差!

穷根二:产业发展单一,经济来源少。程家坊人多地少,农业靠天吃饭,没有形成产业化。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约660人,以卖苦力打粗工为主,鲜有技术工。在外创业办厂的村民只有寥寥数人,且集中在沿海发达省份。在农村产业经济方面缺少龙头企业和致富领头人,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内土地承包商多是小面积种植传统作物,经济效益差,难以带动村民就业。

穷根三:保障机制不全,老弱病残人数多。程家坊医疗和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医疗条件差,报销比例低,流程较复杂,参保率较低,因病、因残致贫人数多。据统计,贫困户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26人,残疾人有21人,患有慢性病的有26人,具有普通劳动力的人数仅有34人。

二、程家坊“拔穷根”的做法

(一)打响教育攻坚战,拔掉“愚昧穷根”。扶贫必扶智。近年来,程家坊村在优先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上,建立了全村学生信息数据库,精准掌握贫困生动态,与全市多家慈善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争取各级慈善捐款、教育补助三万余元,解决程家坊村20余名贫困学子的后顾之忧;同时,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切实解决村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程家坊村利用村委办公楼二楼空间,建起了农家书屋,配备了历史、文化、农技、养殖等多方面书籍3150本,不断引导村民学习科学种植、养殖的意识,在帮助村民提升了专业农技水平的同时,还逐渐改变村民农闲时节进行诸如赌博等活动的不良陋习,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

(二)健全保障机制,拔掉“病残穷根”。一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为减轻贫困户经济负担,政府为该村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代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病商业保险,做到应保尽保。为了保障贫困户居住安全, 2018年启动了11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贫困户的住房问题。二是防范化解医疗风险。为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程家坊村积极推行贫困人口免费参加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补充保险,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了100%;全面落实贫困患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一站式”结算服务政策,贫困患者住院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比例控制在10%以内。三是破解当前养老难题。为破解留守、独居和贫困老人养老问题,程家坊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党建+颐养之家”工作,先后在涂塘边村小组和芜坑村小组建立了两个颐养之家就餐点,解决了独居贫困老人的用餐需求问题,并且在颐养之家附近配备了晓康诊所,做到了养老和医疗两手抓。

(三)强抓产业经济,拔掉“低收穷根”。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脱贫致富,需要产业和致富能人引路。一是多管齐下科学布局产业。程家坊村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谋划,着力打造村级扶贫产业,先后建立了多个村级产业基地,以资产性利益联结、工资性利益联结、政策性利益联结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二是培育致富能手引领脱贫。程家坊村民程长春,是远近闻名的辣椒种植大户和致富能手。在村委的建议下,程长春以“农业+合作社”形式,在村内开办了100亩大棚蔬菜基地,不但让撂荒的土地有了租金增加村集体收益、更是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充分发挥致富能手的传帮带作用,鼓励贫困户学习种植和管理技术,引领村民脱贫致富。三是汇集资金增添产业动力。充分利用程家坊村优质的地理环境和独有的山区小气候资源,鼓励贫困户发展肉禽养殖、果树种植等产业。在帮扶干部、乡政府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程家坊村以村集体为主,村民分红的模式先后建起了126亩翠冠梨基地、100千瓦小型光伏发电站等。在村集体年收益达到6万余元的同时,每年还能为贫困人口带来近400-800元的分红。

(四)激发内生动力,拔掉“缺钙穷根”。程家坊将扶贫与“志智双扶”相结合,充分激发贫困户脱贫积极性,着力解决贫困群众“贫在素质”“困在精神”等迫在眉睫的问题。贫困户程明华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常年在家无经济来源,在市委书记蒋斌的帮扶下,程明华贷款创业在家中开办了村级网店;贫困户黄小平在帮扶干部市委秘书长陈鹏的鼓励下,通过申请小额信贷,养殖了700余只山鸡。目前,以政府贴息的方式,程家坊村通过小额信贷创业的贫困户已有4户,逐渐走上了脱贫的道路。

三、程家坊“拔穷根”的启示

(一)找到病根,才能精准施策。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实施精准扶贫,就要“摸清家底”,找到“穷根”,在“把脉问诊”的基础上,开出良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程家坊村针对疾病、残疾、缺资金、缺文化等不同“穷根”,精准识别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根据问题制定帮扶措施,不断更新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信息,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施策、把准了“穷脉”,开对了“药方子”,拔掉了“穷根子”。

(二)典型示范,才能事半功倍。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部分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和攀比、争贫风气成了扶贫路上的绊脚石。程家坊用巧力“四两拨千斤”,宣传脱贫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贫困户脱贫信心,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脱贫”的好风气。为了激发贫困户脱贫斗志,在每月召开的贫困户感恩教育会上,第一书记都会着重宣传程正根、程明华等脱贫光荣事迹,潜移默化地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植入每一位贫困户心中。

(三)建立机制,才能根治穷疾。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真正根治穷疾。强化“造血能力”机制,鼓励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群众贷款,落实各种减免、补贴、救助政策,提高创业和就业能力,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健康档案,加强疾病预防,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投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高贫困群众生活质量,充实精神世界。

(四)干部三实,才能立竿见效。蒋斌书记曾强调:干部要讲政治,在务实的精神上下功夫;要找办法,在落实的手段上下功夫;要见其效,在做实的结果上下功夫,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各级党政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把群众放在心里,把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支持贫困户增收的政策原原本本传递给千家万户。政策宣讲一丝不苟、工作落实毫不走样,扶贫政策在程家坊落地生根,脱贫攻坚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显著成效。(来源:洞村乡)

8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