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德兴市新岗山镇体泉村齐氏布艺厂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
文/图 本报记者 吕玉玺
4年前,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德兴市新岗山镇体泉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可如今这个只有2800多人口的小村庄,却开出了628家淘宝店、36家天猫店,2018年网上成交额达1.86亿元,2019年网上销售收入近2亿元,成为“江西第一淘宝村”。
深秋季节,记者来到体泉村感受电商给这个小山村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贫困户成致富带头人
“国庆节全厂的工人只休息了一天,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干,为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备足货。”10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体泉村的齐氏布艺生产车间,机声隆隆,工人们在各条生产线上忙碌着。
今年32岁的齐慧东曾是贫困户,现如今是村子发展电商的致富带头人。2012年,齐慧东在外务工时因一次意外,导致腿脚残疾,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2014年,齐慧东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在杭州务工时,看到朋友在网上开起淘宝店,接到订单当日加工生产、次日快递发货,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淘宝电商模式的火热兴起,燃起齐慧东生活的希望,他心想:“这个我也能做!”
说干就干!2015年初,齐慧东利用学到的布艺油印技术,返乡和妻子创办了齐氏布艺加工厂,开始加工生产布帘并开办了淘宝网店。“开始只是小打小闹,我和妻子加上弟弟3个人在自己家里做。订单多的时候,一天最多只睡三四个小时。”之后订单增多人手增加,几年间齐慧东实现了电商产供销一条龙。“淡季时我们一天发快递500多件,旺季则有2000多单,去年销售收入1500多万元。今年预计销售可突破2000万元。”齐慧东说道。
看到齐慧东创业成功后,不少村民纷纷向他取经,他都无私相授。慢慢的,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村里经营淘宝店铺的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返乡创业。村民齐清华原是一名货车司机,看到村里不少人家做电商发了,2016年和两个合伙人在齐慧东的帮助下,在村里开起了“华龙坊”加工厂,去年实现产值300万元。
齐慧东苦干加巧干,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带动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现在村里从事电商门帘相关产业的超过了千人,年产值过500万元的布艺生产企业就有10家。大家抱团发展,互相交流,规模越做越大。
小布帘撑起大产业
从事布艺生产加工的企业从1家到18家,天猫店36家、淘宝店628家,相关从业人员近2000人,对小山村悄然兴起的电商新业态,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因势利导。“为了帮助体泉村将电商产业做大,我们从土地、税收、财政资金、人才培训、物流配送等方面入手,对电子商务产业进行扶持。”新岗山镇党委书记汪云辉说,德兴市还出台了《德兴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暨商贸流通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电商企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持。
体泉村依托工业园区优势,盘活集体资产,流转园区周边闲置土地,筹集资金150余万元,建成电商产业扶贫园,打造了上饶市首个“电商扶贫产业园”,共建成标准厂房4栋,总面积6700平方米,为电商企业提供发展平台。体泉村村干部全员上阵当起了招商专员,招引电商企业落户,引导创业能手和企业入园,实施党小组“一对一”服务企业制度,每月走访园区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企业有什么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开展技术培训、拓宽销售渠道等,切实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下一步,计划投资3000万元启动园区二期项目,规划建设2万平方米多层集约式高标准厂房,加快电商服务中心和现代物流园项目建设,为电商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在电商显著的规模效应、创业氛围和产业辐射带动下,体泉村的小门帘做成了大产业。当地村民说,过去村里朋友之间只在春节期间有机会见面,如今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在家创业,见面问的是“今天的货发了吗”?目前,体泉村已形成门帘从原材料生产到设备维修的整条产业链,以门帘为主,包括围裙、桌布、挂画的家居布艺产品远销海内外。2018年10月,阿里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体泉村以1.86亿元的年营销额,在全省12个“中国淘宝村”中排名第一。
“通过一个能人带动了一个产业发展,带富了一方百姓,一村一品,体泉村发展布艺加工、电商产业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提供了新动能,找准了发展方向。”汪云辉说,通过电商之路,身处群山环抱中的“德兴体泉”布艺畅销世界,小布帘成了当地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