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起看!小康采访路上,三位记者使出“新武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启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项目现场、社区乡镇,谈脱贫、话小康,用真情实感讲好小康故事,靠过硬“四力”记录奋斗足迹。同时,在一线采访中加深了对小康的理解认识,也练就了讲好小康故事的真本领。今天,我们邀请三位记者,揭秘采访路上使出的“新武器”,与大家分享感悟与成长。
从总书记讲话中找到报道切入点
人民日报社黑龙江分社记者郝迎灿
在这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中,我被派往北大荒建三江垦区“蹲点”调研。对我而言,这是践行“四力”要求的一次大考。
第一次到垦区采访,为了对建三江的整体面貌和各项工作有一个直观把握和了解,我用了一整天时间走访了15个农场中的7个,重点了解各农场的工作亮点,涵盖了智慧农业、农田水利、小城镇建设、基层党建等多方面内容。
郝迎灿(左)采访建三江七星农场退休老干部。
早上7点出发,直到晚上10点归来,从管理局驻地走到黑龙江边,再到乌苏里江畔,单是路上行程便有数百公里。看到现代化大农业的劳作场景、城镇化建设给居民职工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给我带来了冲击和震撼,也给我继续进行稿件的采写打下了基础、鼓足了底气、明晰了方向。
随着脚力的深入,也进一步开阔了眼力。一路走,一路观察,一路记录和思考。在七星农场,我了解到农业物联网给传统种植带来的颠覆性革新;在胜利农场,我看到农机无人驾驶对于人力的解放;在八五九农场,我捕捉到一家三代住房条件的改善……
这一路走来,看到的东西很多,可采写的内容也很多,可哪些才能真正体现建三江垦区的优势和特色?这就需要脑力进行总结思考。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白天的采访场景像放电影一般在脑子里一幕幕闪过,直到凌晨三点钟,天色放亮,苦无头绪。又从床上爬起来仔细读习近平总书记到建三江考察时的讲话。
郝迎灿(左二)在建三江青龙山农场采访。
直到早上7点起床,脑袋里突然灵光闪现,想起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讲起的“金扁担”的故事,总书记将“金扁担”理解为农业现代化,建三江就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建三江的哪些做法又能突出体现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
循此思路,利用早餐时间,我和当地同志迅速敲定了稿件采写的三个具体方向——智慧农业、农业机械化和民生改善。后来在报社领导的指导下又将第三部分调整为农业科技推广,民生改善作为结果导向贯穿于文章的三个部分。
在主题采访活动的启动仪式上,黄坤明部长要求把镜头对准人民、版面留给人民,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围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讲好小康故事。我最终选择三个代表性人物写出了博士种田记、无人驾驶记和良种推广记,通过深入讲述个体奋斗如何抓住农业领域变革求新求变的故事展现出整个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利用小切口反映出时代大背景。在践行笔力要求上,我尽量把笔墨聚焦个体的抉择和奋斗,尽力展现其中的矛盾冲突,以真情实感打动读者心坎。
描摹一个立体而饱满的小康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王雨萧
我有幸作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中的一员,前往我国最北省份,也是我的家乡黑龙江,聆听脱贫攻坚带来的山乡巨变,记录百姓小康路上的火热生活。
报道小康,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可见小康不仅仅是吃饱穿暖,更是经济、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取得长足发展。
这一点,我在此次采访中的体会尤为深刻。从“民宿经济”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到市政服务中心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从“智慧课堂”引领教学新常态到社区活动让老年人乐享“夕阳红”……随着采访不断深入,小康的内涵也越来越立体和饱满。
小康路上,总少不了“带路人”的身影。在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采访时,我们见到了年近八旬的老支书张宝金。元宝村是小说《暴风骤雨》的原型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早掀起土地改革的地方。采访中,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唠着大伙眼中的老书记:“为了办厂把自家院子都刨了”“后备箱里总放着农具,碰上农活停车下地就干”“一天见不着老支书心里就不踏实”……
党的根基来自人民群众,而中国无数个奔向小康的村庄里,都有着像张宝金一样的“带头人”。他们像一面旗帜,凝聚着民心,让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我们用笔记录下元宝村的发展新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小康路上的旗帜力量。
全面展示百姓小康生活,用好“新武器”很重要。在全媒体时代,单纯的文字叙述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全感官”诉求。采访中,我和团队其他成员运用图片、视频、现场新闻等多种形式创新新媒体报道。
在伊春林区,过去这里“一木独大”,走的是单一消耗资源的木材生产之路,近年来,当地依托森林生态旅游、森林食品、森林康养等产业形成了多元发展格局。在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我和同事用图片和视频记录下形态丰富的各类木艺品,制作了《“朽木”可雕也!看林区朽木“七十二变”》等新媒体产品,在微博、客户端等平台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决战决胜之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又遭遇疫情“加试题”,各项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而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凝心聚力、奋勇前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作为历史的记录者,我们也必将不负使命,践行“四力”,记录下小康路上的铿锵脚步、奋斗足迹。
打破“熟悉的地方没风景”
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记者孟旭
“小康”是什么?小康生活什么样?讲道理不如讲故事。展现江苏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的生动实践,需要一批体现江苏特色的好故事、新故事。
讲什么故事。在“全面小康”这个大命题上,江苏与其他省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基于这一特点,报道应重点围绕哪些方面展开?这是我们从采访前就开始思考的问题。
小康宏图的起笔处,是“人间天堂”苏州。而“为全国发展探路”,始终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江苏肩负的责任。在整个采写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和重视那些只会发生在江苏或更有可能发生在江苏的、打上鲜明江苏印记的故事。
从偏僻的荒滩村变身“华夏第一钢村”,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的蝶变,就是江苏人努力追寻小康生活的生动写照。和其他乡村典型相比,这个样本走得更快更远、带给我们的启示更多。我们在此后的《在这里,感受小康的现实模样》《为民解忧,共建共享闪耀小康路》等多篇报道里引用到这一案例,并用不同内容论证了不同论点。
孟旭(左一)在南通市崇川区灰堆坝闸采访。
挖出新故事。《新华日报》对江苏省内的情况更加熟悉,但“熟悉的地方也容易没有风景”,很可能因为自身的懈怠,优势反变成了劣势。
在张家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我们遇到了打鼓老人苏明莹,她打着欢快的鼓点,在一群人里最是神采飞扬。但离开之前,我们却意外地从现场另一位采访对象志愿者王志勇口中得知:包括苏明莹在内,这个手鼓团的所有成员均曾经历失独之痛,在志愿者的关怀下才终于走出阴霾。
全面小康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小康,互帮互助的温暖,正是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苏明莹和王志勇的故事被写进《既要“鱼米之乡”,也要“诗和远方”》一稿中,对文明城市张家港这个“老典型”,我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不怕选题老,就怕故事不新。采访中,我们不妨保持一颗“八卦心”,多走一步,多问一句,多看一眼,抓住细节,熟悉的地方也能发现新风景。
“淘”出好故事。采访必须“多事”,写作时却要舍得“浪费”。连续多日采访收获大量故事,使我们对江苏的小康实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的判断更有底气。但其中,也有部分案例的功能是大抵相同甚至是重复的,具体写作时,需要我们从海量素材里披沙拣金、作出取舍。
仍以永联村为例。我们惊讶地发现,村里的图书馆竟能看到全国多个省份的报纸。志愿者说,这是为生活工作在永联村的外地人订的,每份报纸标签上的数字,就代表着目前这个省份有多少人在永联。体现“进了永联门,就是永联人”这一理念的素材很多,但最终,我们只选了这一个细节。独家新闻是要追求独特的叙事视角,并按图索骥地“淘”出好故事。
讲故事时,我们希望“寄至味于平淡”。采访中,我们不止一次抛出同一个问题:“您心目中的小康生活什么样?”打工青年说,小康是有房子、有工作、有存款;老人说,小康是吃得饱、穿得暖、朋友多;孩子说,小康是人人有礼貌,生活很快乐……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回答。处理这些素材时,我们决定一字不改、一字不删,原汁原味地呈现采访对象的答案。(本文内容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整理,转发请注明来源为中国记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