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受教育,是为了有学识,肚子里有墨水。不至于看到风景宜人的画面时,只是感慨的说一句“哇”。可是教育有标准,美却是主观的。当文学撞上现代通识教育,很多人看到了嘲讽和批评。有一位浙江小伙,就因为专写废话而走红。他称那是诗,还给自己起了个好听的笔名,叫乌青。
一种“废话体”逐渐走红网络,很多人质疑乌青只是个满嘴胡话的普通人,这种废话谁不能写出来呢?一时间很多人都开始争相模仿他的废话体。可乌青不仅爱写废话诗,还爱拍电影,他考上了电视编导专业的一所大学,后来又创办了“果皮”文学网。就是这个写废话的人,还得到了中国青年作家蒋方舟的认可。
蒋方舟认为,她非常欣赏乌青,他有不同于其他人文字表达的野心。看不懂他的诗也是正常的,很多诗写出来也不是为了被看懂的。有了多位知名作家的认可,乌青的名气越来越火,这些诗还被出版成册卖出,多年来有了小说,诗歌集,以及多部纪录片的作品。
但也有人批评乌青,这根本不能算作诗。虽然有些诗太深奥让人看不懂,可乌青的诗却太浅显,如白开水一样无味。可更玩味的是,这样的诗却被很多人追捧。也不免怀疑诗歌到底是个什么形式,到底教人看得懂好,还是看不懂好。
但乌青所言,他认为自己的诗都是写得渺小的事,很多诗人关心的太多了,不像我,只是一个渺小的人。
或许这就是很多人喜欢乌青“废话体”的原因,并不是说非要在一首诗中去分析出作者的意图,揭示了什么含义,或许这些诗人根本也是随手写出的,并未考虑那么多。传统诗歌的教育太表面和标准化,也是“废话体”能脱颖而出的原因。
对此,你有何看法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