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医者抱楚为痛 医道兼济天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纪实(下)

2020-09-09 09:47 江西日报    阅读:4671 

烧伤重症监护室(BICU)

烧伤科成立“江西省烧伤专科医联体”

烧伤科“南昌大学一流团队”  

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医学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不单单是一项技术,伴随它同时产生的是对患者的同情和照顾,是人道主义的关怀。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江西烧伤中心)经历一个甲子的发展,科教研步入全国先进水平,特别是在烧伤休克液体复苏、吸入性损伤治疗、创面处理、脓毒症防治及危重症管理等多个方面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救治体系。该院烧伤科在不断精进医术的同时,始终与国际前沿接轨,将医疗技术与医学人文相融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注重人文关怀

提供更专业、更人性化医疗服务

在医学界,人们普遍认为,烧伤患者不同于一般患者,神志清楚却痛苦万分。作为烧伤科医生,不仅要挽救患者的生命, 还要拯救他们的心灵,用无微不至的关爱缓解每一位患者身心的痛楚。多年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的医者们,在精进医术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即强调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基础上,重视患者后期康复及生存质量的改善。

在烧伤科主任郭光华的办公室内,一块写有“宁静致远”的书法牌匾格外醒目,这是他对工作的敬业、对学术的钻研、对患者的热忱的写照。“他是拼命三郎,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其拼劲让年轻医生佩服。我们一周有三个手术日,他要参与至少十五六台手术,晚上忙到十一二点回去也是常有的事。”烧伤科副主任医师付忠华是郭光华的学生,他还清楚地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曾协助老师一起治愈过烧伤面积95%Ⅲ度烧伤75%的患者,切身感受到老师对专业的精益求精,对患者的高度负责。“他是大科室行政主任,但在治疗小组里,他只是一名医师,完全服从治疗组长的管理和安排。”付忠华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烧伤科注重凝聚团队合力,科室负责人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年轻医生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的综合能力。对待护理亦如此,要求护理人员不能故步自封,要不断加强ECMO的护理、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呼吸监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护理、肾脏CRT护理的学习。同时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国际视野,经常派员出去学习重症、创面、造口、康复等国际先进的护理理念及护理技术。

“除了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拥有过硬本领外,科室还特别注重人文医学,要求大家做有温度的医者。”烧伤四楼护士长邓茹介绍,除了重症ICU外,烧伤科病房是全省唯一没有家属陪护的病房,这是院感的需要,但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挑战。虽然有专职护工,但医护人员也要参与对患者擦浴、洗头、喂饭、翻身等基础护理。特别是烧伤的小朋友,没有父母陪护,护理人员既当“爹”又当“妈”,还要从儿童心理、生理的角度去关怀照顾。“病房贴有可爱的卡通人物,还有点读机、卡通读本、玩具等,甚至连床边要装防撞条、指甲剪要选儿童专用等细节都考虑到了。”邓茹说。

凝练学科特色

整合优势资源创建高水平学科群

亚专科建设是精细化治疗的发展方向。2006年,郭光华主持科室工作第一件事就是组建烧伤科ICU,成为院内第一批专科ICU,推进了重症监护亚专科发展,为救助重度烧伤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回看,组建ICU是多么必要和重要,这也看出他对学科发展规划的远见。”烧伤科副主任张红艳介绍,组建专科ICU时,全国的烧伤患者都在下降,为何反其道组建烧伤ICU,当时他还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甚至有不少同行都反对。但郭光华仍坚持自己的判断,认为烧伤患者减少了,更要注重个体化治疗,提高精细化管理,把重症患者救治好。在这一思维引导下,专科服务能力越来越强。郭光华是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副主委,还担任全国烧伤重症学组组长,致力推动全国的医院用重症医学理念治疗烧伤。

与近年来烧伤总体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相比,我国创面的发生率却呈上升趋势,除创伤、烧伤和感染导致的创面外,由糖尿病、代谢性疾病、老年疾病和肿瘤等导致的创面逐渐增多。郭光华担任科主任后,准确研判疾病发展规律,全力向慢性创面治疗领域进军。他总结提出“大面积烧伤重症监护,中小面积烧伤重在修复”的理念,明确了烧伤医学的两个转型发展方向,即“重症监护”强调加强危重症的抢救,“重在修复”则强调利用整形美容理念,不仅治疗伤口,而且治疗患者心灵上的创伤,更加重视预后。

有这样一位高龄糖尿病足患者,全身基础病较多,辗转了很多医院及科室,最后找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经过清创、负压创面疗法、植皮等治疗最后痊愈。“遗憾的是,由于大众对慢性创面治疗不了解,不少患者寻医问药时走了弯路,甚至有些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得不到及时专业的治疗,最后面临截肢。”烧伤科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认为,治疗小创面,其实有“大文章”,特别是复杂难愈性创面,其发生机制相当复杂,远远超出烧伤科医生本身的知识范围,如严重的糖尿病足,涉及内分泌、代谢、感染、骨、血管和神经等诸多领域,整个治疗需要借鉴相关学科在创面治疗、代谢调控、血管成型等方面的学术技术优势,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医生共同处理。

近年来,南昌大学重点推进“双一流”建设,其中包括临床医学学科群等学科特区建设。作为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正在牵头筹建“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学科群”,涉及烧伤外科、创伤外科、骨外科、血管外科、普外科、整形美容科、康复科、皮肤科、内分泌科等学科。

单打独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医院学科群将以项目为抓手,形成多学科的合力,促进产学研深入发展。医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付小兵担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的首席科学家,助力医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提升。就在前不久,付小兵院士等国内一批知名烧伤医学的大咖们集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加强各类急慢性创面的治疗手段、建设高水平创面修复科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

打造诊疗高地

建设区域烧伤与创面修复诊疗中心

在中国医院排行榜中,有个硬指标,就是入围百强的医院中,至少有一个专科能进入全国专科排名前十。近年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专科声誉、科研学术两项核心指标长期稳固全国专科前十,加上医院综合实力,成为全国百强医院的“常客”。

2014年至2016年,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所发布的全国烧伤科专科排名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八位;2017年专科排名第七,科技量值(STEM)排名第八,科室获“中国研究型医院示范建设学科”殊荣;2018年专科排名第七,STEM排名第六;2019年,STEM上升至第五。

烧伤科作为国家临床药理试验基地,最近又获批国家卫健委烧伤科专项能力培训教学基地(进修基地),正在积极参与《中国创面修复科建设“1239”三年行动计划》,包括专业培训、诊疗常规、临床路径等,以期建设成国家区域性(中部地区)创面治疗中心;作为江西烧伤专科医联体暨江西创面治疗联盟牵头单位,已成立江西烧伤医学远程会诊中心,正在积极创建“互联网+创面治疗”健康服务平台。

目前,科室以大面积烧伤患者的重症监护、吸入性损伤的呼吸支持与治疗、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急慢性创面中的应用、小儿/老年烧伤救治策略和手瘢痕畸形治疗等技术为专科特色,并在特大特重烧伤、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复杂难愈性创面和中毒表皮性坏死松解症的综合治疗等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为严重烧伤和各种急慢性创面患者提供了有效治疗平台和服务保障。

烧伤科虽然不是主流学科,但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先锋队,扮演着“战时治烧伤、平时治创面”的角色——“战时”能应战,有坚忍不拔、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平时能应急,有科学求实、勇于创新的医者品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在新的征程中,将继续奋发向上,续写辉煌。(汪清林)

本文图片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

2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