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来的博士就是不一样,恰噶!”近日,我县防里村的贫困户杨乐仁望着眼前绿油油的高产油茶田,对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副主任、钤山博士扶贫工作室主任钟秋平竖起了大拇指。
45岁的杨乐仁早年在一次意外中双手不慎被机器碾压,因残致贫。失去双手的他,没有失去生活的希望。2018年,杨乐仁有了种植高产油茶育苗的想法,在博士扶贫工作室和村委的帮助之下,他获得小额贷款5万元,承包近4亩地尝试高产油茶育苗,仅2019年就达到近12万元的销售收入。这是我市精准引导博士服务基层的一个缩影。
为解决好产业一线高端人才不足问题,2018年来,我市坚持以对内挖潜、精准用好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为主线,“靶向选派”博士,“靶向嫁接”平台,“靶向服务”人才,走出了一条“靶向用才”的新路子。
与钟秋平博士同样受到基层欢迎的还有吴闰生博士。吴博士主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研究,是我市“工博士”服务团的成员之一。在他的帮助下,所服务的企业在较短时间里就研发出了18650-2000mAh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该产品技术行业领先,市场反响强烈,其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000万元。
据悉,我市通过建立“仙女湖夜话”“百丈峰会”“高新恳谈”“钤企夜访”等政企交流平台,每月以沙龙活动形式了解企业发展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摸清科技和人才的需求问题。安排组织部门实时收集科技和人才需求信息,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建库。摸清全市高校、科研院所有博士160名,企业有重点科技需求项目37个,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岗位195个。
从辖区内的新余学院、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首批分别选派10名和8名符合需求的博士,下到新能源、光电信息、装备制造、油茶育苗、中草药种植等科技型企业、扶贫产业基地,兼职开展研发指导和技术服务,推动他们把博士论文写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
目前,首批已建立博士扶贫工作室2个、林业专家服务团1个、工学博士服务企业点8个,开展科研项目15个,培养本地人才1200余人,每年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0多亿元。
为推动交流合作持续深入下去,新余市委市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地)均拿出有力措施予以支持。给予选派博士继续享受“千名人才基层行”资金、职称等优待,并作为全市青年科技奖和高层次人才重要推荐人选。高校(科研院所)主动取消选派博士的副课教学任务、兼任工作,让其轻装上阵。企业(基地)则视选派博士领衔项目完成情况和贡献大小给予物质奖励,甚至是股权激励。
来源:学习强国客户端
编辑:黄佳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