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异地带娃老人” 你的爱无人替代

2020-08-24 17:31 健康中国    阅读:3996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快于城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家庭结构逐渐变化,加之人口流动,“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正不断遭受冲击。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农村青壮年因外出务工等原因背井离乡,许多农村老年人不仅不能安享晚年,反而要在年老体衰的状态下继续承担照顾第三代的重任,有的还要以羸弱的双肩承担田间地头的艰辛劳作。为了照顾第三代随着子女“漂”到城市生活的农村老年人,也面临着难以融入城市、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有一种大城市深刻的“孤独感”。

“守住一个家,最盼过年时”

8月9日上午,甘肃省某农村。64岁的马士关老汉靠坐在炕边倚着墙打盹儿。地里的活计刚忙完,2个孙子在院子里玩耍,马老汉难得的闲暇。但他不敢睡得太实,一会还要给孩子们做午饭。

马老汉和老伴育有两儿一女。近些年,大儿子两口子、二儿子两口子都陆续去了外省打工,时间长的有5年,短的也有2年多,留下了2个小孙子让父母照看。留守在农村老家的马老汉夫妇便成了2个儿子最坚固的“后盾”。直到去年,嫁到北京的小女儿也生了孩子,马老汉的老伴吴大娘便义不容辞地过去帮忙。为了帮衬孩子们,马老汉老两口不得不上了年纪还要两地分居,一个是留守老人,另一个成了“老年漂”。

“稍微能跑能跳的,都出去了,剩下的几乎都是老人,毕竟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舍不得呀。再说了,城里物价多贵呀,孩子们在外面打拼不容易,守着家里照顾孙子们,能帮孩子们省不少钱不是。”电话一端的马老汉口音浓重。

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每天照顾孙子们的生活起居,花去老人的大部分时间。2个孙子一个3岁,一个4岁,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吃饭时遇到不爱吃的,就故意把碗摔到地上,喂到嘴里的饭吐出来,有时还会制造一些恶作剧,看到爷爷生气便咯咯咯地大笑。照顾这样的2个孙子,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更是让老人头疼。

“现在的身体远不如从前,小孩子跑得快,我根本追不上,有一次3岁的孙子往外跑,差点被摩托车撞倒,可把我吓坏了,幸亏孙子没事,要不然都不知道怎么跟儿子交代。”马老汉说。

马老汉不仅要照顾孙子,还要干农活补贴家用,平时种些马铃薯、胡麻等。长期的劳作使得他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干农活时常常隔几分钟就要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有时甚至要缓好几天。一年辛苦下来也就是几千元的收入。每天早上准备一锅白粥加两盘青菜,就足够他吃上一整天了。鱼啊、肉啊,马老汉自己不舍得吃,都留给孙子们。

马老汉告诉记者,他和老伴每月有200元左右的养老金,一把年纪还种地也是没办法,不种地就没有其他收入。生活能勉强维持,也算自给自足了。“孩子们的负担都不轻,有的在城市里买了房子要还房贷,有的还要还早些年做买卖赔本欠下的外债。经济上帮不上儿女,也别给他们添负担。”马老汉说。

采访中,记者能够明显感到“养儿防老”的传统文化观念早已在马老汉心中扎根生长,老人渴望得到来自儿女的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在我们这里,像我这样留守在家照看孙子孙女的老人很多,以前常说‘养儿防老’,现在倒成了‘养孙防老’了。”马老汉无奈地说。

“现在就嫌日子过得太慢,刚过了年又盼过年,只有那时全家才能团圆。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们能常回家看看,希望他们在外面能过得好。”提起晚辈,马老汉哽咽了。老人说,子女们虽然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但一年里真正团聚的日子只有春节那段时间。

“父母多分担些,孩子就轻松些”

年轻人的漂泊是为了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老年人的漂泊却是为照顾第三代。2019年年初,为了帮衬女儿,吴大娘从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子来到北京这个让她“找不着北”的大都市。吴大娘笑称,没想到自己成了“老年漂”。

8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吴大娘女儿的家。60平方米的小两居,被吴大娘收拾得井井有条。

吴大娘告诉记者,房子婆家出了首付,写了女儿的名字,小两口婚后一起还房贷。从女儿怀孕到孩子出生,婆家也没少贴补小两口。“亲家‘有钱出钱’,咱就得‘有力出力’了。”吴大娘比马老汉小3岁,黝黑的脸庞上爬满了岁月留下的沟痕,朴实厚道的模样却能说会道。

一年多来,吴大娘每天往返于女儿家、菜市场或超市两点一线,承包了照看孙女的重任和大多数家务,却守着一份只有自己能够体会的“孤独”。

吴大娘告诉记者,虽然每天都能见到女儿、孙女很高兴,但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城里的生活习惯和农村差别很大,生活节奏太快,总觉得自己战战兢兢的,也担心给女儿惹麻烦。

吴大娘努努嘴,继续喃喃道:“其实一家人也一样,正所谓‘相见好,相处难’,不仅是农村与城市的习惯冲突,老年人与年轻人的观念也有差别,长时间住一起也会矛盾重重。”说着,从床底掏出被她藏起来的抹布,“你看,这些抹布挺新的,女儿就让我扔掉,太可惜了,我就趁着他们上班时偷着用。”

在吴大娘眼里,农村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农村的安静。女儿家所在的西城区,寸土寸金,这样的“老破小”每平方米价格超过了10万元,在吴大娘眼里完全是天价,是她奋斗一辈子也不敢想象的。“这么贵的房子,隔音还不好,晚上说话稍微大点声,另一间屋里的人就能听见。到了北京以后,我有时候都睡不着觉。”吴大娘说,她想念老家静寂的夜晚。不过,做父母的总是想竭尽所能替孩子多分担一些,好让他们能过得轻松些。

“生病了扛着,不忍心添负担”

现在最让吴大娘放心不下的,就是留守在农村的老伴,因为他“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就那么扛着,性格执拗得很”。

吴大娘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采访马老汉时,他偷偷告诉记者,大概在去年3月,他的头晕症状越来越明显,持续了几个月,自己也没在意。一天和朋友喝了点酒,又洗了冷水澡,之后忽然就感觉身体着实不对劲了……

当天晚上,马老汉摸着黑敲开了村医家的大门,村医发现马老汉的血压异常高,连续测量几次,高压都达到200毫米汞柱以上,及时做了紧急处理治疗,索性没有大碍。马老汉患有高血压很多年了,但降压药却时吃时不吃,村医发现他家里的降压药已经过期一年多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农村看病就医的便利性也得到改善,但由于部分农村老人长时间养成舍不得花钱的习惯和现实经济水平,“小病挨,大病扛”的现象依然不少。尤其是一些留守老人,怕给子女增添负担,并不袒露自己的病情,以至于遭遇突发疾病时得不到及时救治。

说老伴执拗,其实吴大娘也一样。采访中,她一直念叨着,自己一定不能生病,只有身体健康才能给子女帮忙,不添乱。

但其实吴大娘患有颈椎腰椎疾病,去年年底开始,心脏也时有不舒服,并伴有眩晕等症状。吴大娘一直没有把身体状况告诉女儿,直到有一天起床时她感觉头晕眼花,两腿发软。被女儿女婿“强行”送到医院,检查发现,吴大娘患上了高血压,同时还有心脏早搏现象。

“很多外地的老人患有各种慢性病,经常要拿药,医院限制每次开药量,门诊医保又不能报销,挂一次普通号都要四五十元,做个检查大几百元就没了。”吴大娘无奈地说,等孙女再大一点,她就回农村老家去。

“有一句话是说,‘父母能养十个儿女,十个儿女难养二位老人’,这句话形容了农村老人的晚年艰难。有一天我们真动不了了,孩子们该怎么办,能不能照顾我们。”吴大娘说,在老家,大部分人普遍认为只有五保户等一些特殊困难的老人才去住养老院,若有儿女还去住养老院,便会遭到村民的议论。可是孩子们都生活得不易,现实困难太多,她很担心自己和老伴是否能够老有所依。

(文:健康报记者甘贝贝)

专家观点

综合养老服务要更质优价廉

就像文章中提到的那样,相比城市老年人,我国农村老年人当前面临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对农村老年人,尤其是留守、空巢、高龄及失能半失能的农村老年人,应多措并举,积极提供更多便捷、优质、价廉的健康养老服务。

让农村老人看病更方便。针对患病老人,要统筹完善各相关部门的资源与信息,化零为整,做好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服务共担,精准对接和及时满足农村中这些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乡镇、到村组、到家庭,不断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乡村卫生诊所的医护团队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困难农村老年人及时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积极推动异地就医医保接续问题。

解决经济困难老年人吃穿住用问题。针对经济困难老人,要用好有关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政策红利,有效帮助这些老年人及其家庭通过土地流转与盘活等方式获取收益。同时,综合运用高龄津贴、季节性补贴、残疾与护理补助及生活救助、安排入住政府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等优待惠老政策,帮助农村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享有基本生活照料。

给空巢老人更多精神关怀。充分利用送戏、电影、文化、科技等下乡的活动机会,借助农村文化站等平台,利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策划并组织农村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可以由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牵头,村干部、村医、教师、党员及爱心志愿者等,对这些老年人开展不定期的上门探访巡视,结对互动。鼓励城市与高等院校有关心理关爱组织、义工机构为农村老年人进行家访或者线上心理疏导。还应督促老年人亲属、子女保持与老年人的信息沟通,及时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

解决老年人的一日三餐等基本生活问题。针对日常基本生活困难的老人,可以通过基层“党建+”方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牵头作用,统筹运用农村各种资源,有规划地广泛建设养老服务场所,为有需要的农村老年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尤其是每日三餐等基本养老服务。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平台信息化建设,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常规服务。

推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鼓励城市老年大学(学校)和农村老年活动中心对接互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健康、艺术、技术、科技等知识教育与学习机会,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实施银龄行动,鼓励在医疗、教育、文体、社区事务等领域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低龄老年人发挥余热,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结对帮扶服务;推进相关企业合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消费市场,通过加工承揽方式充分利用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等闲置人力资源,带来企业制造成本降低和农村老年人增加收入的效果。

4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