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17年为癌症病人守护“家的味道” 他们说要“坚持到倒下去为止”

2020-08-24 15:03 新闻联播    阅读:3767 

江西省肿瘤医院旁边有一条街道,每到饭点,肿瘤医院的一些病人家属就会带着他们购买的食材在这里烧制饭菜,人们把这里称之为“抗癌爱心厨房”。

在抗癌厨房,有为了照顾妻子,50岁才第一次拎起菜勺的丈夫。也有母亲生病,16岁就要站在灶前的孩子,还有不惧病痛为自己烧饭的患者。这个小巷子里的露天厨房虽然简陋,但这里每天升腾起满满的生命气息和希望。《面对面》专访厨房的主人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讲述抗癌厨房背后的故事。

“小孩是骨癌,就想吃妈妈做的菜”

万佐成今年67岁,1993年开始和妻子熊庚香在肿瘤医院附近开饭馆,后来因为道路扩建,馆子被拆了,他们就搬到这条巷子,摆早点摊卖油条。

2003年的一天上午,一位十几岁的骨癌患儿想吃妈妈做的菜,母亲找到了万佐成的油条摊,想借炉灶给孩子做顿饭,万佐成没有迟疑,答应了。“小孩是骨癌,已经截肢了,就想吃妈妈做的菜。听了好心酸。” 万佐成告诉这位母亲,以后可以天天来炒菜,并以“是多余的火”而拒绝收钱。

没过多久,小巷里这炉“多余的火”,就在肿瘤医院的病人家属间传开了。一开始,每天有十几个人借炉子炒菜,后来增加到几十上百人。“炉子不够用了,六个炉子排队,到吃饭的时候要排到好晚。我一口气买了十套炉灶,来了好多人。”

万佐成说,他们这里对于病人及其家属来说是一个短期的家。“有饭吃才是家,没有饭就不是家,要吃到自己亲人做的饭。”

“我们能帮助人家,就感觉好快乐”

刚开始,病人家属来炒菜是免费的,“后来他们提起‘老板这样搞,我们也不好意思,是不是可以收点费’。”万佐成说,为维持基本的水煤开支,也为了让病人家属安心,开始收取较少费用。

陌生的城市,素不相识的人们来这里找一捧寻常烟火,巷子里,20多个小煤炉一字排开,多的时候,五六十人同时洗菜做饭,他们为此只支付的费用是:炒菜一块钱、炖汤两块五、米饭一盒一块钱。而这些钱也仅仅是让夫妻二人收支平衡。

万佐成说:“一个人不要剩下很多钱、不要赚好多钱,没有用。我们能帮助人家,人家很感谢我们,我们就感觉好快乐。”

“跟钟一样的在这个圈子里面24小时转”

17年,这里人来人往,炉火不熄,万佐成夫妇每天从早上四点忙碌到晚上十点,全年无休。“好多人都说我有病、说我原本可以出去玩。”熊庚香说:“我这不比旅游还幸福,这么多人围着我。”

万佐成说,他们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守在这里。万佐成担心这里有火、有高压锅出安全问题,“这些火在哪里全在我脑袋里,一天都不能关。三十儿晚上我女儿用车把我接过去吃饭,一个小时我就过来。跟钟一样的在这个圈子里面转,24小时转。”

“得了癌症的病人临终时心中都有我”

离开时,很多病人家属会把电话号码留在墙上,邀请万佐成夫妇俩日后到他们家做客。

万佐成说,得了癌症的病人心中临终时都有他,一些放弃治疗的病人临回家前,会到这里和他打个招呼。“有个病人四五十岁,他说让我回家去可以,先要把我拉到那个厨房的老板老板娘那里去坐一次。“他见我,谢谢我给他的帮助关心,眼泪都流下来了。面黄肌瘦,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到家里4点就走了。”

“我没尽到做丈夫的责任,对我老婆愧疚”

每天,为了让病人按时吃上饭,万佐成和熊庚香要提前把厨房准备好,等做饭的家属全部离开后,他们才顾得上自己吃饭。下午3点多,万佐成夫妇给自己炒点菜,算是中午饭,而他们的晚饭则更晚,差不多要到晚上9点多。

妻子熊庚香说起丈夫万佐成,满脸骄傲:“炉子自己会搞,好会做事的,他好聪明。”而她负责“指挥”丈夫。

对于妻子熊庚香,万佐成则更多地表示了愧疚:“我没尽到做丈夫的责任,对我老婆愧疚。她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还跟着我在这里干这个事,很苦。”

“坚持到倒下去为止,无能为力为止”

2019年下半年,万佐成夫妇俩关掉了经营十几年的油条摊,但没有关掉“抗癌厨房”,也没有回到子女身边照顾孙子、孙女,他们依然守在这里,守护着病人们的一日三餐。今年春节期间,小巷口设起了防疫卡口。原本春节就不打烊的抗癌厨房炉火依旧。

受到媒体关注后,万佐成夫妇和他们的抗癌厨房,从病患家属的口耳相传中,走进了大众视野。当地政府已经拨款装修了厨房并补贴房租,平日里也有义工过来帮忙。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小巷的烟火里,五味人生仍在继续。

当问起这事还能坚持多久时,万佐成说:“坚持到倒下去为止,无能为力为止。只要我有力量,我就帮他们。”

9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