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就是摆脱贫困、助力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赣南龙南的三级梯度安置、赣北武宁的移民小区新模式,都走出了特色、创出了经验。深山贫困群众不但挪出了穷窝,而且在新家园开启了安居乐业、安心创业的幸福生活。 ——编者
龙南金塘花苑安置点一角。本报记者 齐美煜摄
山里,山外
——易地扶贫搬迁的龙南故事
本报记者 齐美煜
龙南,江西最南端,地处山地丘陵区。山路蜿蜒、高山绵延,对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这是一道道天然去雕饰的风景;但于世代深居大山的村民而言,却是祖祖辈辈梦想跨越的自然屏障。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意味着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在脱贫致富路上,他们举步维艰。
易地扶贫搬迁,如何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所易何地显得尤为关键。实践证明,龙南结合工业强县地域特点、发挥地方优势产业所实行的“县城、圩镇、中心村”三级梯度安置,不失为一个可借鉴、可参考的做法。2016年以来,龙南累计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4552人,累计建设45个安置点。
阿婆们在扶贫车间快乐地拉起了客家山歌。龙 轩摄
季夏时节,为近距离感受三级梯度安置模式背后的温度,记者来到龙南。数天走访,记者内心不时泛起阵阵感动,为这片土地上淳朴好客的人民,也为贫困户们一张张收获幸福和希望的笑脸。
渡江镇竹梓村斩木小组是此行的第一站,这是贫困户曾招阳的老家。汽车在曲折的山路上行驶,穿过山腰,爬过山肩。记者摇下车窗,近看,山路外侧就是深涧;远眺,山连着山,山岭上的苍松翠杉直指天际。
路难走,这是令记者难忘的第一感受。可曾招阳说,以前的路可比现在难走多了。那时,蹚开两旁乱生的茅草,才能依稀开出一条狭窄的小路。那时,他背着生病的老母亲去镇里看病,7公里的山路走了近3个小时。
与难走的山路相比,深山中的民生问题才是真正的考验,比如说住房。易地搬迁前,曾招阳和父母、兄弟挤在总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土坯房里,房屋阴暗潮湿,隐患重重。
走出深山,需要勇气。曾招阳多次感慨,是政府的好政策给了他底气——不仅能搬,而且能自主选择安置点。考虑到务工方便,曾招阳最后选择了渡江镇新埠浒水安置点。B栋303室,是他的新家。5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摆着电视、冰箱等电器,家当虽然不多,但收拾得整整齐齐。
山里,山外,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现在的曾招阳,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干劲。“我是村里的生态护林员,一年有1万元补助。平时做些装卸搬运货物的活,一个月平均下来也有1000多元收入,日子不愁了!”曾招阳笑着说。
曾招阳的邻居,住在C栋403室的黄冬生也有同样的感受。黄冬生的老家在渡江镇新大村铜锣小组,离圩镇约10公里。搬出深山前,黄冬生的日子满溢苦涩。“早些年,我干木工时,不幸受伤,手落下了残疾。父亲多年前去世,养家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我一个人身上。”2014年,黄冬生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黄冬生和母亲搬进了安置房。2018年,经媒人介绍,黄冬生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钟志萍。
明朗的不仅是屋子,还有黄冬生的心境和日子。黄冬生这几年在种脐橙,果园面积逐渐扩大,现有25亩、1300多棵果树。妻子在圩镇上的制衣厂上班,工厂离安置房很近,步行不超过十分钟,既能照顾到家里,又能赚钱。说起越来越好的日子,不善言辞的黄冬生打开了话匣子,“红红火火,从搬进新房开始。当时选择在镇里安置真没错,离城区不远,离果园也近。现在政策这么好,我更要勤劳点,只要人勤劳,就会有好生活。”
一路采访走来,记者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远。斩木远,可没想到墩头更远。墩头,是九连山镇的一个行政村,距城区86公里,离镇政府驻地31公里。山路崎岖,汽车缓缓行进,路的一侧是斧劈刀削般的峭壁,路面上时不时有一堆因下雨而滑坡下来的碎石,而路的另一侧,是湍急的溪流。从镇里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颠簸,记者才到达墩头。
相比记者的初体验,墩头的远,47岁的潘新雄感触更深。因山高路远,为方便两个孩子上学,潘新雄在镇里租了一间老房子,每月100元。孩子们每周五坐班车回墩头,周一一大早返校上课。“一个人26元,两个人就是52元,一个月下来路费就要200多元。”潘新雄掰着手指算着。
与贫困撕扯了大半辈子的潘新雄,肢体四级残疾,不能干重活;他母亲老迈多病,无劳动能力。近年来,在政府的有力帮扶下,勤劳肯干的潘新雄日子慢慢有了起色。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住房条件更好了。
2019年,潘新雄一家从墩头村搬迁至位于中心村的古坑安置点。为什么选择这?潘新雄主要有两点考量:一是孩子上学方便;二是家人看病便利。相比选择城区和圩镇,中心村更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120多平方米的三室一厅,在以前,潘新雄是想也不敢想的。更意想不到的事还在后头:镇里给潘新雄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每月有300元收入。加上两个孩子上学有教育资助,还有土地流转费、妻子做零工的钱,这样算来,一家五口不用再为生计担忧了。
对未来,潘新雄也有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再苦再累也要让两个孩子把书读下去。“我自己没读什么书,不能让孩子走我的老路了。”他的两个女儿也很争气,学习很用功,成绩一直比较优异。每每说起,潘新雄就露出欣慰的笑容。
对潘新雄来说,易地搬迁,搬的不仅是穷家,换的更是一种精神状态。潘新雄饱经风霜的脸上,闪耀着希望与热爱。
钟鑫,今年43岁,是里仁镇张古塅村围仔小组人。2018年,钟鑫一家四口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入住位于城区的金塘花苑安置点。绿萝、兰草、芦荟……记者走进钟鑫的家,生机盎然的绿意迎面扑来。看得出,他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一番交谈下来,记者没想到,眼前这个热爱生活的人,竟然曾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数年前,钟鑫查出强直性脊柱炎,起身、行走困难,干不了重体力活。母亲年老体弱,而父亲又因交通事故意外离世。那时,一家人住在村子里,离城区有近30公里路,外出务工对钟鑫来说难如登天。
“当时,我真觉得命运对我不公。有次站在桥上,我真想一死了之,但是想到老母亲,想到老婆孩子,我放弃了。生活已经这样了,还能再差吗?”说起过去的不幸遭遇,钟鑫内心已经平静。
现在的钟鑫,日子过得很充实。儿子在小区附近读书,妻子在龙南市的迎宾楼做服务员,他每天主要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做午饭。忙完家务之余,钟鑫这几年也没闲着,他积极参加龙南市残联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学会了推拿按摩手艺。空闲时,他会去附近的盲人按摩店帮工,每个月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最近,他又萌生了学做蛋糕的想法。“技多不压身,我不怕吃苦!当贫困户、拿低保,实属生活困难。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到时候,把低保名额给其他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钟鑫笑着,信心洋溢在脸上。
曾招阳、黄冬生、潘新雄、钟鑫走出深山的故事,生动反映了龙南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户身至心至的圆满。夜幕降临,安置点热闹极了,贫困户或出或归,有的在田地里辛勤劳作了一天,有的吃完晚饭后准备去附近园区企业上班……欢快的广场舞音乐响起,温暖的万家灯火点亮。安置点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个新家,更是一个新的开始。
记者手记
山里,山外,终究绕不开一个“人”字。易地扶贫搬迁,让曾经祖祖辈辈居住在深山、饱受生存之苦的贫困群众,告别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事实上,在易地扶贫搬迁这篇大文章里,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
龙南立足资源特点、交通区位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工业发展优势、美丽乡村建设、扶贫产业发展等相结合,在选址时充分考虑安置点周边交通、教育、医疗等条件,因地制宜为搬迁户选择搬迁和安置方式。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有理由相信,龙南的搬迁户们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