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红举 实习生 梁宜爽
“第一阶段任务完成,正在开展第二阶段除治工作。”8月13日,抚州市东乡区虎圩乡的山地林场,一阵阵油锯轰鸣声响起,一棵棵感染了松材线虫病的疫木(即病死、枯死松树)倒下。当天,抚州市青林生物防治所除治小分队砍倒销毁了30多棵染病松树,并对树桩进行放药、填埋等彻底清理。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目前,东乡区松材线虫病防控面积达3万余亩,如果除治不好,一旦蔓延,将对37.5万亩松林(含湿地松)产生威胁。为此,东乡区通过购买社会专业服务,制订了《东乡区2019—2022年松材线虫病防治实施方案》,实施疫木清理三年攻坚行动。经过第三方监理公司评估,东乡区已全面完成第一阶段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走在了全省前列。
利用无人机搜寻疫木。
抚州市青林生物防治所员工对松树进行打孔注药防治。
均由本报记者 余红举摄
对专业力量进行绩效考核
“第一年绩效考核,达标。”听到这一消息,抚州市青林生物防治所负责人董琦松了口气,一年的付出没有白费。同时,松了一口气的还有东乡区林业局森防站站长王斌东,他担任森防站站长不久,东乡区就突发松材线虫病,如果治理不好,后果难以想象。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间的传染病,一旦感染,松树只有死路一条。”王斌东坦承,能不能治好,压力很大。
东乡区松林占全区森林面积的40.1%,松树是该区重要的乡土树种,在水土保持、绿化荒山、美化环境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集思广益之后,东乡区向社会化防治组织购买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疫情监测调查等服务,提高政府除治松材线虫病的专业力量。
“我们负责组织验收、督查考核等工作,由一家公司统一技术进行监测普查、疫木除治、综合防治等工作。”王斌东说,东乡区划拨1600多万元,用作2019年至2022年松材线虫病的除治、防控及监理,按照每年的绩效考核兑现。
据了解,东乡区的绩效考核以2019年9月秋季普查数据为基础数,承包范围内死亡松树第一年、第二年下降40%,第三年在第二阶段的基础数上再下降70%。
看似很简单,但东乡区林业局发出“英雄帖”,广邀防治公司参与竞标时,多家公司咨询得知“三年绩效考核”方式后,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王斌东解释说:“从一个侧面看出,松材线虫病防治非常难,大家对绩效考核没有信心。”最终,只有抚州市青林生物防治所愿意尝试。
除治工作全过程监管
据介绍,松材线虫运动能力有限,不借助松褐天牛根本无法离开其所寄生的松树。因此,灭杀松褐天牛是阻断松材线虫病扩散的主要途径。
“我们首先将疫木砍掉、剥皮,伐桩高度不得超过5厘米,然后对树枝、树干全部进行清理,实行全过程现场监管。同时,设置诱捕器诱杀松褐天牛。”董琦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抚州市青林生物防治所除治小分队在找到一棵染病松树后,油锯工先将树锯倒,只留下约5厘米高的树桩,其他队员将磷化铝施放在树桩上,再用薄膜严实包扎,并铲土覆盖掩埋,插上警告标识。同时,对砍下的树干及枝叶搬运至空旷处进行焚毁。
对于古树名木以及公园、景区等区域内需要重点保护的松树,抚州市青林生物防治所进行的是打孔注药防治。“打孔注药是一种免疫手段,就像打疫苗一样,可以使健康的树免于松材线虫病的侵害。”董琦说。
有效控制了松材线虫病蔓延
记者采访时看到,每棵除治后的树桩,都有编号。
“我们要求对除治的松木,必须按照要求进行GPS定位、制作编号牌,编号牌至少应当保持一年。施工方须每日填写枯死松木清理日报单,详细记录当天除治情况,交各乡镇(场)及国有单位存档。”谈到验收标准,王斌东说,“通过诱捕器诱杀、打孔注药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松材线虫病蔓延。”
作为东乡区林业局聘请的第三方监理公司负责人,李勇为确保除治质量,每株树都进行GPS定位登记,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先期踩点和后期作业、核查的无缝对接,“经过评估,东乡区已全面完成2019年至2020年第一阶段的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