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环境更优,小康路上绿意浓

2020-08-10 17:01  阅读:1047 

崇义县上堡梯田。本报首席记者杨继红摄

鄱阳湖湿地。本报首席记者杨继红摄

制图:郑荣林

本报记者 郑荣林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和安全的食物,关乎全面小康的成色。

在我省全面小康监测统计指标体系中,从森林覆盖率到城市绿地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每一项都与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息息相关。日前,记者亲近赣鄱大地的绿水青山,感受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带给人们的幸福感。

守山:“颜值”高了,“气质”好了,让群众生态获得感多起来

遂川县高坪镇茅坪村,地处罗霄山脉深处,站在海拔1300米的坪岗里放眼望去,满目绿染、林海苍茫。谁能想到,在30多年前,这是一片乱石嶙峋、沟壑纵横的荒坡秃岭。

骆德磷是这片“绿海”的拓荒人。今年77岁,身体依然硬朗,每天肩扛锄头、腰别柴刀上山巡山,“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每天不到林子里走一走就不舒服。”他的半生,已经与这片林子紧紧绑在了一起。

坪岗里,这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名,在30多年前更是荒无人烟。“上山的路都是我一锄头一锄头刨出来的。”骆德磷说,为了多种树,他带上锅、支上灶,搭茅草棚在山里扎根,“每年过年、端午、中秋回一趟家,与家人吃完中饭就回山上。”

3年时间,他一锹一镐在这片荒坡上植树造林1300余亩,让这片茅草荒地变成了“绿海”。

父亲身上那股愚公移山般的韧劲,深深感染了儿子骆炳岚。只有15岁的他背起锄头上了山,成了一名“林二代”,30多年来,和父亲一道守护这片青山。

“山里来钱的路子多,靠砍树卖钱没有出路。”骆炳岚说,现在山上还有600多亩杉树林,30多年来就没有砍过。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农民抚育改造的山林达2万余亩,全村年人均可增收1000多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林业产业村。

“老一辈人奋斗几十年,才留下这片林子,我们有责任继续看护好。”前两年,孙子骆耀平放弃城市优越生活条件,也回到了山里接过了“绿色接力棒”。最近,他正琢磨着办“林家乐”、开民宿,在传承好爷爷和父亲的造林梦、生态梦的同时,与游客分享山里的好空气。

【解读】

省林业局造林处处长李 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骆德磷一家三代人造林不止、播绿不息,是赣鄱儿女对绿色梦不懈追求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先后组织实施了“灭荒造林”“在山上再造一个江西”“森林城市创建”等一系列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我省森林面积持续扩大,城乡居民生态福祉不断增强。201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五级“林长制”,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目前,全省森林面积1.53亿亩,活立木蓄积量5.7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3.1%,居全国第二。2019年,全省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2400公顷,绿地率达43.6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6平方米,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9.7%。

护水:水清河畅,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

走进位于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的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犹如进入了一个观光农业园,猕猴桃、西瓜、葡萄、柑橘……瓜果飘香,令人垂涎欲滴。

“这些农产品都没有打农药、用化肥,用的都是我们自产有机肥,是真正的绿色瓜果。”公司董事长万里平笑着说,像这样的试验田,正合公司种了2000多亩,专门用于测试有机肥功效、配比,不久后将根据试验成果,推出瓜果蔬菜系列专用有机肥。

距离果园不远处,几个偌大的罐体,就是正合公司的有机肥生产中心,原料则是来自周边30公里范围内各个养猪场产生的粪污。

“我们干的是脏活,从事的是最美丽的事业。”万里平说,每天20辆密闭式专用车辆往返穿梭在罗坊及周边乡镇的生猪养殖场,一车车养殖粪污被集中运送至处理中心,经厌氧发酵等一系列流程后,变为沼气发电供居民使用,沼液、沼渣则被转化为有机肥,“全流程没有一点浪费”。

一头生猪平均每天产生粪便、污水10公斤,一个千头存栏规模养猪场产生的粪污,几天之内就能填满一口小池塘。而以前,渝水区是我省生猪养殖大县(区),高峰期大大小小生猪养殖场达两三千家,年生猪出栏量近50万头。

畜禽养殖业在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未处理的污水集中排入水塘、河流等水体后,一度导致袁河、袁惠渠水质下降。

2014年,学环境工程、从事环保工作多年的万里平,带着新技术、新理念回到新余,将创业聚焦家乡畜禽粪污处理领域,在全省率先探索畜禽粪污第三方全量化集中处理模式。

“畜禽养殖废弃物并非垃圾,而是错位的资源,要让它们实现生态与经济双重价值。”万里平说,目前公司已形成年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40万吨的能力,日产沼气2万立方米、年发电2000万千瓦时、年产有机肥3万吨,辐射带动周边10万亩农田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2019年,渝水区孔目江江口、罗坊、浮桥等3个国控断面平均数值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未出现过劣Ⅴ类水,新余市第四水厂取水口(孔目江)水源地水质均为Ⅱ类水质,水质达标率100%。

【解读】

省水利厅省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邹 崴

我省水资源丰富,全省共有大小河流3700多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部分地方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显现,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障碍。

还“水清河畅”于民,让百姓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2015年,我省在全省全境实施“河长制”,建立了全国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体系最完善,“流域+区域”的“河长制”体系,2018年进一步落实“湖长制”。全省2.5万余名“河长”“湖长”,9.42万余名河湖管护、保洁人员共同护河。全省河湖水环境持续向好,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92.4%(含县界断面),主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98.9%,全面消灭劣V类水体,长江干流江西段水质全部达到II类标准。

逐绿: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让小康底色“绿”起来

“身上无棉,莫上中源。”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靖安县中源乡三坪村又热闹了起来。傍晚时分,环村游步道上,随处可见成群结队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银发一族”,在这里悠闲地享受着习习凉风。

“6月来,9月走,我们就是‘候鸟一族’。”今年72岁的高克功笑着说。这是他连续第13年从南昌“回”三坪村避暑,“这里连空气都是甜的,晚上不开空调睡得舒服。”

三坪村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达86%,夏季平均气温在21℃左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0万个。好山、好水、好空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避暑候鸟”纷至沓来。截至目前,三坪村已发展农家乐260余家,床位数达1.1万张,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万元。

三坪村是靖安县坚持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之路的一个缩影。

靖安,人口小县,生态大县,84.1%的森林覆盖率,素有“天然氧吧”美誉。早在2001年,靖安县立足县情,提出“生态立县”目标,沿着绿色发展之道坚定前行,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县11个乡镇均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生态立县”,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在靖安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墙上贴着醒目的标语——“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这是去年新确立的发展定位,依托区位和生态优势,重点打造以生态+大健康产业为方向的绿色低碳工业体系。”管委会副主任罗时习说。

生态摆第一,牺牲在所难免。“以我们园区的区位优势和安商政策,本来可以发展得更快一点,但我们没有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罗时习说,哪怕有一丁点环保风险的项目,都会被拒之门外。

在靖安县工业园内,一个新一代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在建设之中,全球首家生物杀菌制药企业——上海高科生物工程公司落户在这里,其生产的1.1类新药作为全球首发新药将填补江西空白。国际医养康复养老度假区、贝伦适健康用品、乔家栅健康食品等一批“生态+健康”产业项目稳步推进。

“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有舍有得为靖安赢得了绿色发展空间。

【解读】

省发改委生态文明处处长洪小波

靖安县的成功实践,是我省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坚定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生动样本。

江西的全面小康应该是绿色小康,发挥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做好绿色文章,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近年来,我省持之以恒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抓住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历史性机遇,迈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实步伐。在生态环境优势不断得到巩固提升的同时,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实现转折性变化,涌现出靖安县、资溪县、婺源县等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找准了适合的绿色小康路径。

201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36.1%、21.2%,分别提高2.3、4.1个百分点,三产占比超过二产占比,全省单位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5.2%,“生态+”和“+生态”融入了经济发展全过程。

富民:走出“生态美”与“百姓富”相得益彰的小康路

又是一年丰收季。7月中旬,上饶市广丰区吴村镇塘边村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村里3000多亩天桂梨正式开摘。

采摘、包装、装车……汗水湿透了衣背,但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顺丰等快递公司的几十名员工驻村,将当天下树的梨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的产量高、价格稳定,估计能比去年多赚七八千元。”姚信旺一瘸一拐地走进自家梨园,指着被果实压弯了枝头的梨树笑着说,今年家里2亩多天桂梨进入丰产期,一棵树挂果超过40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每公斤12元计算,今年收入超过3万元。

和村里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一样,姚信旺20岁出头就外出务工。2006年,因工伤事故导致右腿截肢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回村,一家人生活艰难,成了村里18户贫困户之一。正是靠着这2亩梨园,去年姚信旺顺利脱贫。

塘边村全村533户、2700余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半亩,村民们“年年种粮忙,年年买粮吃”,一度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年轻人都往外跑,田里杂草长得比人还高,看着都心疼。”村党支部书记饶明荣说。

不靠山、不靠水,塘边村的致富路怎么走?“山不能荒,地不能闲,还是要在田地上多想办法。”1999年,得知当地林业科技人员培育出了质量好、产量高的梨树品种后,饶明荣等村里的5名党员干部,率先在自家的荒山上试种了15亩天桂梨。

3年后,梨树挂果。“一篮子梨抵得上一筐红薯,亩产值达到1000多元。”塘边村找到了一条生态致富的好路子。

2002年,村委会集中流转了1200余亩荒山荒地,利用退耕还林补贴资金集中连片种植天桂梨,再承包给有意愿的村民管理。

“尝到了甜头,大家都抢着种,规模一下就起来了。”饶明荣说,目前全村天桂梨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全村超过80%的农户参与种植,荒山荒坡、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梨树,没有一寸闲置的土地。

塘边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果业村,今年天桂梨产量达到150万公斤,产值超过2000万元,今年全村人均收入预计将突破2万元。

【解读】

省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郭英荣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必须加快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绿色发展中创优势、增动力、加速度。

自2001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省新增林地面积950万亩以上。截至2019年底,全省林下经济经营规模达3934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达2034亿元,产值与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通过租山、入股、劳务、自主经营等形式参与林下经济的农民达318.16万人。

近年来,我省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不断释放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生态产业质量不断提升。全面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省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1+9”、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291个,绿色有机农产品数量达2888个。

(实习生王大成对此文有贡献)

专家点评

让绿色成为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生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 刘 兵

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基,绿色发展是全面小康的最亮底色。

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资源环境类指标有10项。近年来,我省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中,统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森林覆盖率、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地表水达标率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等指标持续提高,并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擦亮绿色底色。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江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完成阶段性任务、形成阶段性成果的决胜之年。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要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紧扣生态价值转化,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进一步释放全省生态建设红利。紧扣作示范勇争先,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确保各项重点制度、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全面完成,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促进全省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

在看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守好绿水青山仍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要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源于:江西日报

8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