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斗阉党的“天官”钟炌
来源:市纪委搜集整理
朗读:市纪委 刘欣
背景资料
钟炌(1583~1650) 号昭明,字淑贤,江西分宜山泗村人。天启年间进士,授中书,考选户科,初任中书舍人,后历任户科、礼科、吏科给事中,太常大理少卿、大理正卿、顺天府尹、吏工二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
在分宜县操场乡东北部,有一座千年古村名字叫做山泗村。据史志记载,被崇祯皇帝敕命为“洁己奉公之选”的钟炌就出生这里。
初入村口,绿树环绕,山清水秀,首先映入眼帘是两座古祠,相传是由师徒承建,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其中一座叫“天官第”祠,门楼上刻有“天官第”三个鎏金大字,因钟炌被当地人称为“仰俯天官”而来。古祠至今屹立在村中数百年,其屋檐高挑,门楣古朴典雅,这座历经十几代人经营的祠堂,见证了四百年前钟炌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历史沧桑,也向世人昭示着清白正义、和睦礼让的钟氏祖训家风。
钟炌自幼忠厚聪慧,天启年考取进士,历任给事中,顺天府尹、吏工二部左侍郎,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其一生为官清廉耿直,嫉恶如仇。
在山泗,钟炌勇斗“阉党”挂冠回乡的故事流传至今,留下的圣旨原稿依然保存完好。村中耄耋之年的老者娓娓道来关于它的沉浮,透过斑驳的锦缎圣旨和祠堂天台露出的青苔石刻,历史仿佛依稀可见。
钟炌任吏部左侍郎期间,当时正值魏忠贤专政,阉党掌握朝纲,结党营私,大肆网罗党羽,朝政黑暗不堪,一些趋炎附势的人拼命钻营,竭力攀附。钟炌不愿与阉党同流合污,为免遭迫害浊流勇退,毅然借故乞假归里闲居。
崇祯即位后,励精图治,以成中兴之业。钟炌得以重用,被擢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管弹劾建言。他秉持社稷为重,匡正朝纲,力争肃清阉党流毒,为崇祯帝中兴改革立下汗马功劳。
▲明朝熹宗皇帝敕封中书舍人钟炌的圣旨(网络图)
钟炌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作风,让阉党闻风丧胆。但也遭遇阉党余孽的疯狂反扑,就在处置阉党邓希诏一案,让小人陷害。钟炌与刑部尚书张承诏一起,力图惩处阉党余孽邓希诏,态度坚决,当东厂宦官王之心以祸福威胁时,他义正辞严驳斥道:“我按朝纲律法行事,除大奸,安社稷,即是死,也无憾!”其声铮铮,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英雄气概令人钦佩。钟炌毫不畏惧,坚持解成“忤旨”疏报。
后来,崇祯皇帝在阉党余孽王之心等人蛊惑下,将钟炌罢官削职。罢官后,钟炌携妻并随带皇帝敕封的圣旨、官印、朝服挂冠归里,一生耕读教学至终老。
据山泗村老人讲述,村里曾经还流传着一种“十文木雕”手工艺件,但因年代久远难觅原物。相传,这种木质雕刻出自钟炌之手,后人为了纪念钟炌一生清正廉明,克己奉公而争相收藏。山泗村人至今仍以能够藏这种“十文木雕”为荣。
钟炌虽官居二品,仅靠着俸禄难以养活一家人,生活十分节俭清贫。他闲暇之余喜好雕刻木器,工艺技术精湛,便让妻子把木雕工艺品拿到市集上卖以补贴家用。
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打听到这个消息后,为讨好结交钟炌,便以数十上百两银子高价购买木雕。而钟炌为避免沦为“雅贿”的猎物,就硬性规定妻子每个木雕只卖十文钱,多一文也不取,这让不少想要借机行贿的人无计可施。
钟炌在近二十年仕宦生涯中,器识沉练,廉洁奉公,他不仅独善其身,也影响浸润着整个家庭,可谓“清廉世家”。钟炌兄弟三人,大哥钟燫以县试第一名(案首)入学,官至广州同知署理知府;二哥钟烃12岁考取入泮是诰封修职郎。钟炌贵为朝廷二品大员,却未在仕途升迁给予过他们任何关照。
“溯唐朝节度肇基仕宦蝉联绵世业 由明代天官踵武人文鹊起振家声”,这幅悬挂在“天官第”古祠中的对联,道出了钟炌留给山泗子孙的宝贵精神遗产,成为后裔效仿和遵从的典范,滋养了一辈又一辈的钟氏后人。
点击右下↓保存,识别二维码,即可下载“画屏分宜”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