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高考志愿屡屡引发热议:应尊重选择的权利和理想的光芒

2020-08-05 17:28 半月谈网    阅读:3847 

目前,高考已陆续放榜并进入填报志愿的阶段。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高分,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她表示,受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的考虑,已选择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希望未来读研深造、做考古研究。能以高分考入梦想中的大学和专业本可喜可贺,然而网上却出现反对的声音:考古太冷门不好就业、考古专业不是大富大贵的行业、穷苦人家的孩子还是要多考虑现实因素等。

无独有偶,江苏文科第一名考生白湘菱经慎重考虑后决定接受香港大学抛出的“橄榄枝”,攻读金融类相关专业。这一消息在网上同样引起热议,许多网友质疑其选择的“不合理性”。

梦想开花,钟芳蓉、白湘菱等成为追梦路上的领跑者。众所周知,高考填报志愿是个人行为,实属个人自由,即便是父母,都应只提供建议,将选择权留给考生本人。对考生来说,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极大可能地影响人生的方向,这也是第一次他们要对自己人生负责的重大时刻。许多网友喜欢以“过来人”自居,对考生报志愿指指点点,然而你的人生不是他人的人生,梦想和现实也并非矛盾。与其对别人的选择品头论足,不如支持与祝福,相信他们的选择,尽己所能为这些追梦人铺路。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讨论考生填报志愿的同时,更应探讨孩子如何从小培养学习兴趣、找到热爱的方向。人们常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但现实是许多考生只为考取高分,从未想过学什么专业,过怎样的生活,“随便选专业”、随大流选所谓热门专业的考生更不计其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找到喜欢的领域?

首先,应尊重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成年人的世界或许只有利益二字,少年的世界却可能五彩纷呈。爱好不分高低贵贱,父母应尽力满足孩子对未知的探索,为其创造条件并进行正确地引导。学生如果选择了自己向往的专业,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激励,这对学术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幸事。

第二,学校和父母都应具备一双“慧眼”,发现孩子的独特优点,对他们的生活习惯仔细观察,如果是其感兴趣的事情,一般都会多次重复去做。此外,尝试和他们处于平等的关系上沟通,多聊聊平时喜欢什么,不喜欢做什么,鼓励他们对热爱的事物坚持下去。

第三,在支持孩子发展兴趣爱好时不必盲目跟风。钟芳蓉的父亲得知女儿想报考考古专业时给予了女儿最大的鼓励,并表示她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开心。这便是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也是对孩子的信任。父母的独立思考能力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有些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独自前行的勇气,而这份勇气来自身边人的充分理解。

热爱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唯有热爱,方能坚持。我们该尊重和敬佩每一份理想,因为这个社会上最不应被用作标签的形容词便是“冷门”和“小众”。(张婉祎)


8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