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其间涌现出一大批反映脱贫攻坚的文学作品。相比过去,作品质量有所提升,但能提升到什么程度呢?也就是说,作品能否与其所要表现的现实丰富性相匹配?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从我这三年深入生活的经验来看,也从我阅读过的一批此类题材的作品来看,脱贫攻坚题材写作的成功与否,决定性因素还是在写作者这一方面。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阿来回到故乡,久未见面的母亲靠着他的肩膀哭了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划时代宏伟工程。与之相应,从中央到地方,推出了各项政策措施,其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既在当下清晰可见,更重要的是必将对当地未来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眼下的问题是,我们的写作者在从事这类题材创作时,往往缺少纵深的历史感,容易陷入就事论事、以事例诠释国家政策的窠臼,作品程式化概念化。说是新闻,缺乏新闻的即时性;说是文学,又缺乏文学的纵深感与认知度。
贵阳市开阳县南江乡乡村旅游项目“水东乡舍”一景。新华网 刘咸吟 摄
从大局上讲,许多年前联合国就有在全世界范围的减贫计划,中国的脱贫攻坚,正是其中最持之以恒、成绩最为卓著的部分。中国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不光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世界也是巨大贡献。
就中国自身历史来讲,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以晏阳初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就认识到中国真正的强盛与进步,除了制度的革命,除了工业、科学、城市的进步,农业经济、农民觉悟、农村社会治理,也是社会改良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那时起,就有一批有志之士深入农村,从创办农民夜校,建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到改善村容村貌,付出了不懈努力。而今天,借助举国体制的优势,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开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逐步使这一百年夙愿得以真正实现。
江西省德兴市新营街道乌石村山清水秀、林深景美,生长着百年以上古树群,文化底蕴深厚。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秀美乡村,德兴市加大投入,使乌石村基础设施不断得以完善,村史馆、文昌廊、莲花庙、竹楼等景观相继建成,正在力争成为集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生态养生于一体的城市后花园。
更简单地说,今天的脱贫攻坚是改造落后乡村的一个全面战役,中央提出的一个目标是“两不愁三保障”,所着眼的不是某一个贫困家庭具体的增收指标,那只是吃和穿“两不愁”,而“三保障”所要解决的是教育、卫生和住房问题。
这些目标一一实现后,整个乡村社会面貌就会发生实质改变,文明程度会有大幅提升。历史和正在发生的现实是宏阔的,但我们的很多写作,还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看几件材料,找一两件先进事例,下去走马观花一番,与预定主题相关的就看见,不相关的就看不见。
从表面上看,这种现象是写作层面的问题,往深里看,这是因为我们从事文学工作的人平时习惯在文学圈里打转。没有打开自己,面对历史不能形成纵深的历史观,面对现实也没想着去脱贫攻坚现场。
村民在蔬菜基地采摘小南瓜。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脱贫攻坚题材写作,不是简单地去找一个写作题材,而是认知社会、向现实学习的一个好机会。学习一点经济学,学习一点乡村治理之道,学习一点产业知识,学一点当地历史与文化,学一点当地的自然乡土志。
以这样的方式体察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体察一个曾经衰老的中国如何一点点改变,从物质到精神再度走向强盛的内在秘密。
伟大现实的发生,其表现错综复杂,其动机宏远深阔,如果我们只以单纯的文学眼光,去抓一个写作题材,再以所谓纯文学的眼光一再过滤,就剩下一点空洞的激情、无凭的修辞,失却了活生生的现实和现实背后更丰富的社会,以及更纵深的历史感,在文字中最后只留下一个只会做出机械反应的呆板身影。在现实如此丰富与伟大的时代,中国文学、中国作家不该留下这样的身影。
在脱贫攻坚现场,我经常听到干部群众说要“用绣花功夫”,要“久久为功”。如果我们的写作能克服功利心,能以同样的态度,有同样的决心,相信在同类题材的写作中肯定能有更多更丰厚的收获。
古人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我再续一句:“书将写成心未安。”
来源 |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