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冒充记者敲诈勒索94次 9人获刑

2022-07-15 10:08 新京报   宋宇晟  阅读:276 

  冒充记者敲诈勒索94次 9人获刑【使用无人机航拍河北多家砂石料场、混凝土搅拌站,以曝光污染为由,向企业或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索财】

  一个9人组成的假记者团伙,流窜河北多地的砂石料场、混凝土搅拌站,以曝光企业污染为由,实施敲诈勒索。2021年6月11日,团伙中四人正驾车寻找作案目标时,被民警抓捕归案。

  据侦办此案的河间市公安局民警介绍,团伙成员交叉作案,有人负责拍照、有人负责敲诈,还有人负责收款。每起敲诈从500元至5000元不等,拍照成员每完成一起航拍分成300元。

  2022年6月10日,河北省河间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刘涛、曾祥东等人利用国家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于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期间,使用无人机在河北石家庄、邢台、沧州等地,对多家砂石料场和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拍摄,然后分别冒充河北当地媒体记者,以曝光或举报相威胁,共敲诈勒索74人94次,涉案12.6万余元。刘涛、曾祥东等9人犯敲诈勒索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十个月至一年,并处罚金三万元至三千元不等。

  无证照企业被敲诈三次

  两个月内,河间束城镇马坊村李兵经营的混凝土搅拌站,来了三拨“记者”。

  李兵回忆,2021年3月份的一天,接听了一个来电显示为石家庄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记者,“对方说我的搅拌站场地堆放的砂石料没有苫盖好,如果是向上级举报了,就会彻底取缔。”而且对方还说手中有证据。

  双方互加微信后,李兵收到对方传来的几张航拍照片。经比对,确认照片场景与其企业现场相符,而且也确实存在苫盖不到位的问题。

  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贮存水泥、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违反此规定,由县级以上政府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依照职责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或者停业整治。

  李兵坦言,除了苫盖不到位,当时他的企业还没手续,于是他主动与对方沟通,希望能花钱私下解决。

  李兵回忆,对方并不直接接受转账,而是发来一个收款二维码,收取了2000元。他说,那段时间连续遭遇了三拨“记者”,都是付款“私了”,因为担心被曝光,他也不敢报警。

  2021年5月,李兵的搅拌站被政府取缔后,也不再害怕报复,于是向河间市公安局米各庄刑警中队报案。

  米各庄刑警中队指导员杨东伟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就在侦办中,还收到上级沧州市公安局转来的一条线索,与此案相关联。

  警方很快锁定刘涛等9人团伙。2021年6月11日,团伙中四人正驾车在石家庄行唐县境内寻找作案目标时,被河间警方抓捕归案,团伙主犯刘涛等五人也相继落网。

  河间警方查明,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刘涛等人假记者团伙使用无人飞机等作案工具,流窜河北邢台、石家庄、衡水、沧州、保定、张家口六个市辖区,对多家砂石料场、搅拌站进行航拍,以视频或照片作为“证据”,向企业、个人或基层政府索要钱财。卷宗材料显示,假记者团伙共对74人实施94次敲诈,索要钱财共计126100元。

  拍照、敲诈、收款分工明确

  假记者团伙中,除嫌犯刘涛系江苏籍以外,其余八人均系江西人。

  刘涛,30岁,初中文化,江苏省东海县小店村农民。他向办案民警交代,自己在网上结识了一人,对方告诉他可以通过对污染企业拍照进行挣钱。之后,他又在社交网站结识了曾祥东,团伙其他成员都是曾祥东找来的老乡或亲友。

  办案民警杨东伟介绍,嫌犯刘涛是幕后老板,也是师傅级人物,他教会了嫌犯曾祥东与女友尹金花驾驶无人机。之后,曾祥东“传帮带”,拉拢好友刘根福加入团伙并传授无人机操作技术。

  河间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显示,刘涛等人实施犯罪活动中,起初是由刘涛带队。2020年10月至11月期间作案22起,均由曾祥东及其女友尹金花等三人寻找作案目标进行航拍。

  杨东伟介绍,团伙成员对作案目标完成航拍后,将照片传送给老板刘涛。刘涛负责查询企业电话,有时直接给企业打电话敲诈,有时也通过查询被航拍企业的所在地乡镇政府,给政府办公室打电话,政府办再通知具体分管环保的工作人员处理此事。

  审讯中,嫌犯向民警交代,他们都是电话里向企业老板或政府人员直接说,企业存放的砂石料苫盖不严,存在扬尘污染,看怎么解决吧。一般情况下,企业老板或政府人员都会要求“私下解决”。

  民警杨东伟通过审讯嫌犯和询问受害人了解到,假记者说不报道了,也不能白跑一趟。受害企业主见对方态度有所松动,就迎合着说不让你们白跑一趟,给个住宿和车辆加油钱。团伙内部规定,每起敲诈收款不能低于500元。

  河间警方侦查发现,该假记者团伙有一定的警惕性。作案中使用的微信都不是自己实名注册,发给企业的收款码也是租借嫌犯陈辉的。

  陈辉每次收到受害人转账款,再转给主犯刘涛或曾祥东,由他们负责对参与人员分成,余款占为己有。

  部分企业、基层干部“怕麻烦”花钱消灾

  刘涛假记者团伙屡次敲诈企业得逞,他们似乎掌握了企业及基层政府的软肋:举报企业苫盖不严存在扬尘,会给企业及企业所在地的基层政府带来“麻烦”。

  河北新闻网公开消息显示,2018年10月,河北省依照市域实施乡镇空气质量排名通报制度,对空气质量持续排名靠后的乡镇实施问责。刘涛等人,也借此敲诈起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

  河间市人民法院判决书显示,法院审理查明,2020年11月11日,被告人曾祥东等三人对石家庄行唐县龙州镇辖区祥森搅拌站进行航拍后,刘涛冒充记者给龙州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称该搅拌站苫盖不到位,以曝光污染问题相要挟,索要“辛苦费”2000元。

  2022年7月5日,这名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证实确有此事。他回忆,当时他任当地生态环境所所长,接到“记者”举报后,发现涉事企业确实存在污染问题,他在对企业进行劝告整改后,抱着“小事化了”的心态,给对方转过去了2000元私了。

  河间市人民法院判决书显示,法院查明刘涛假记者团伙共实施敲诈勒索犯罪94次,其中,基层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参与帮助企业“花钱平事”的有29次。新京报记者统计,涉及沧州河间兴村镇、诗经村镇、沙河桥镇,以及肃宁县肃宁镇、梁村镇八名基层政府工作人员。

  另外,石家庄晋州营里镇、东卓宿镇政府两名工作人员,以及行唐县龙州镇、口头镇政府的三名工作人员,曾向假记者团伙收款码转款。

  北京律师许荣认为,公务员应当遵纪守法,不得有不担当、不作为,玩忽职守,贻误工作行为,上述基层乡镇政府官员的做法涉嫌违纪违法。

  河北启动“打假治敲”专项行动

  法院查明的事实部分显示,刘涛假记者团伙实施敲诈过程中,曾多次冒充河北经济日报、河北科技报、河北工人报、河北青年报等新闻单位的记者。

  2022年6月,河北省委宣传部会同省法院、省检察院等11单位部门,启动了2022年度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其中,打击新闻敲诈、假记者为主要任务之一。

  河北省公布“打假治敲”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报电话0311-87904357、87904358,希望受害人可通过公开举报电话积极反映相关线索。

  刘涛假记者敲诈团伙案主审法官介绍,9名被告人在审理过程中,均自愿认罪认罚,并向法院主动退赔受害人钱款和预缴罚金。一审判决后,均未提出上诉。

  (文中李兵系化名)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编辑:宋宇晟】

3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