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旧衣回收不能拿善意当生意

2022-07-14 10:09 北京青年报   于晓  阅读:497 

  每到搬家、换季等时节,不少居民家中就会淘汰一批不穿的旧衣服。于是,旧衣线下回收站点和线上回收平台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旧衣能再利用自然是件好事,但也有人想做更多的了解:旧衣回收后到底去了哪里?那些宣称慈善、捐赠的回收,能把旧衣都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吗?(7月12日《法治日报》)

  随着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人们早已告别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对于想要“断舍离”的居民来说,压箱底的旧衣服留着占用空间,扔了又有些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旧衣回收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地居民小区,既就近满足了人们处理旧衣的需求,又能实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善举。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打着“慈善”“公益”名号的旧衣回收箱背后,很可能是倒卖旧衣的“私人贩子”。有业内人士透露,混合到一起的各种衣物,一吨能卖1000元,如果经过分类或者深加工,价格又会翻几倍,羽绒的、羊绒的衣服甚至一吨几万元。为了降低回收成本,攫取更大利润,一些人便想到了仿冒慈善组织设立旧衣回收箱。

  此前曾有媒体曝光,“私人贩子”在相关购物平台上定制印有“慈善”“公益”字样的衣物回收箱,放到小区门口收集衣物后二次售卖并从中获利。而在购物平台上,仅需99元就能买到写有“爱心捐赠”字样的旧衣回收箱。一些商家还会主动提醒客人印上“慈善总会”效果最好,并表示可以帮忙套用别人的备案号印在箱体上。

  以商业方式有偿回收旧衣物,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不能拿善意当生意,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与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开展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的性质不同,以公益慈善名义开展旧衣物等废旧物品捐赠回收,属于公开募捐活动。《慈善法》明确规定: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2019年4月,民政部发布《关于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展公开募捐活动的提示》,提醒公众参加慈善募捐活动之前,先核实活动举办方的合法身份和是否具有公开募捐资格。今年3月,民政部再次发布提示,禁止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个人以慈善名义开展废旧衣物回收。近年来,不少地方纷纷开展旧衣物回收箱清理整顿行动,但大都是阶段性、运动式的,并未从根本上予以遏制。

  假借慈善名义进行旧衣回收牟利,不仅严重违反了慈善法有关规定,损害了捐赠人的合法权益,更会损害慈善公益的信任基石,对于正规合法的旧衣回收等公开募捐活动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对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有效规范,厘清慈善募捐和商业运作之间的边界,让“公益的归公益,生意的归生意”。

  一方面,要走出坐等群众举报的“舒适圈”,对线下旧衣回收箱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核对真实身份,凡仿冒慈善组织设立的坚决予以取缔,并对当事人依法处罚。另一方面,要加强线上监管,强化电商平台主体责任,打击违规定制服务,将仿冒慈善组织的回收箱及时下架,情节严重的予以关店处理。

  (张淳艺 ) 【编辑:于晓】

4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