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感动!江西88岁老兵的“党员答卷”

2022-07-12 09:42 吴强 新法制报    阅读:341 

16岁参军入伍

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8年退伍转业

放弃“铁饭碗”回乡担任村支书

卸任后

在缺少教师的村小讲台上默默奉献

……

作为一名抗美援朝的老英雄、老党员

廖学经用三种身份

交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人生答卷

老人摩挲着一枚枚勋章

思绪也被拉回到从前

……

88岁老党员 退休不褪色

“他这一辈子就是爱较劲。”7月5日,廖学经的妻子邓建秀谈起丈夫时这样说道,廖学经则坐在一旁满脸笑意。

这位已经88岁的老人婉拒了儿女的照顾,如今和妻子一起生活。知道记者要来采访后,他提前安放好待客的大圆桌,几经擦拭才真诚地请记者坐下。

整洁的白衬衣,这是廖学经待客时常穿的,衬衣纽扣严谨地系到领口,说起话来,轻柔而不失沉稳。

廖学经是一名荣誉硕果累累的老兵,可在他的家里却很难见到这些印证他光荣事迹的物件。廖学经很少讲战场上的事,他把各种荣誉证书和旧时的照片都收进了自己的卧房。

廖学经上过战场,干过民兵连长、村党支部书记,后来甚至当上了村小的民办教师,“兜兜转转的,全是为别人考虑”。

今年“七一”,迎来了中国共产党101岁生日,廖学经受邀到小松镇江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讲课。作为国家由弱变强的一名见证者,这是他退休以来一直在做的,“讲讲我们国家经历的故事,可以让人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廖学经从房间里取出了一套军装,军装上挂满了记录他英勇作战的纪念勋章,“这是中朝友谊勋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上面有朝鲜字……”

老人摩挲着一枚枚勋章,思绪也被拉回到那段战争岁月。

去抗美援朝 经历上百次战斗

1950年,刚满16岁的廖学经志愿参军,成为石城县大队三连的一名通信员。

朝鲜战争爆发后,他第一时间向连队请战,在1952年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21军61师183团。其所在部队驻扎朝鲜“三八线”一带,负责全团的炮火打击任务。

初入朝鲜战场,廖学经所在的炮兵营负责炮击敌方阵地,支援部队争夺高地。当时,他所在的阵地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五圣山,那一带山势险峻,悬崖峭壁随处可见,敌机就在头顶盘旋轰炸,廖学经和战友顶着炮火在后方和阵地间来往。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高地争夺战趋近白热化。那是一场无比惨烈的战争,美军调集大炮、飞机,对志愿军所在阵地肆意倾泻炮弹,阵地山头被削低了两米,整个上甘岭成了一片焦土。

1953年3月,183团在“三八线”附近与敌军发生遭遇战。双方激战数小时后,全团兵力不足,前沿阵地武器弹药输送受阻。紧急时刻,廖学经所在的队伍临时承担起运输任务,来往穿梭于前线,他因此亲眼见到了许多战友冲入敌阵的决绝与悲壮……

“那个时候,部队里的党员干部永远是带头冲在最前面的。”廖学经说到这里有些动容。

为保障前线弹药充足,廖学经与战友一刻不歇,在后方和阵地间来回数十趟。在一次运输弹药的过程中,敌人的子弹从他的后背右侧打进腹部,击穿了胃脏,血流不止,可他还是坚持把弹药送到了指定火力点。

随后,他被战友紧急送往后方抢救。休养3个月后,伤未痊愈的廖学经又返回炮兵营继续战斗,直至随部队回国,才将身体内的子弹碎片完全取出。

在朝鲜战争中,廖学经经历大小战斗上百次,被炮弹炸伤、子弹打伤十余处。他身体上留下的一道道伤疤,仿佛一枚又一枚无法磨灭的“军功章”。

在1956年,廖学经光荣入党,完成了一直以来的心愿。

廖学经的床头摆着一张与战友们的合影,他说照片里那些“最可爱的人”大多已经不在了。“比起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这点伤算不了什么。”

放弃“铁饭碗” 回乡带领村民致富

1958年11月,随部队回国的廖学经,复员转业到山西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工资待遇较好。

“我当时也去了山西,被安置分配了工作,大儿子就是在山西出生的。”邓建秀告诉记者,安稳的生活还没过上几年,廖学经就开始“待不住”了。

自参加抗美援朝以来,廖学经还未回过家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描写农村生产建设的报道,其中的场景,让他不禁想起了石城县小松镇江口村。在他的印象里,老家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民的生活并不富裕。

1962年,廖学经以“水土不服”“思念亲人”等理由,向单位提出辞职,放弃当时的“铁饭碗”,带着妻儿毅然返回了石城。

当时的江口村,有3个村小组的群众出行得走山路,翻山越岭危险不说,种粮运粮也费力气。于是,廖学经动起了修路的念头。可大家那时连吃饱饭的问题都尚未解决,修路需要的资金和工人就更不知道从哪里找。

江口村村民廖学海记得,有一年夏天,田里的稻谷还没成熟,可大家都到了等米下锅的境地。就在大家都发愁的时候,廖学经站了出来,硬着头皮去隔壁乡镇帮大家借粮食,解决了当时的吃饭问题。他也借此获得广大村民的认同,为后来的修路打下了基础。

1963年,廖学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开始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每天起早贪黑,终于修通了一条能够容纳手扶拖拉机通过的土路,让各个村小组与外界连通起来。

在修通了路后,廖学经开始利用当地的山林资源,动员大家进山种油茶,还组织村民开办手工粉干厂、家禽养殖场、榨油工坊等村办企业。直到现在,油茶依然是小松镇的特色产业。

江口村现任村支书廖学銮说起村里现在的经济发展,对廖学经当年的远见佩服不已,“我们村现在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3万多元,位居全镇前列,这离不开以前打下的良好基础”。

卸任村支书 成为“廖老师”

1971年,卸任村支书后,廖学经没有闲着,自荐成为江口村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那时的民办教师课程多、收入少,很多人都劝廖学经再考虑考虑,可是他没听劝,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讲台。

“他每次都是最早去学校的那个。”廖学经的儿子廖新平记得,有一阵子家里正在盖新房,但父亲依然是早出晚归,家中的事根本就顾不上,全靠母亲一个人操持。“一开始我们也不理解,后来常常听父亲的学生讲起从前的故事,渐渐地我们也都非常敬佩他。”

当时的农村教育很薄弱,有些学生开学还在学校,不久后就没了踪影。廖学经看不下去,在白天为学生上完课后,晚上还要去没来上课的学生家中,给家长做思想工作,防止学生辍学。

廖学经的学生廖贤富现在也在家乡工作,他一直念着廖老师对学生们的照顾。廖贤富读书时家里穷,要缓缴学费,等来年家里卖了稻谷再到学校补齐。然而,贫困的学生不少,很多时候学校也很为难。“学校催收学费的时候,廖老师就会用自己的工资替贫困学生先垫上。到来年,有的学生家里还是没钱,最后就这样不了了之,老师也不气不恼。”

当时民办教师的待遇很低,只发放少许工分,与廖学经同批进入学校的民办教师,很多人没干多久都相继辞职,而廖学经却坚持了18年。

“现在到处都是柏油马路,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学校里的老师都是大学生。”说起现在村民的生活,廖学经感慨万千。镇里每年的新兵入伍欢送仪式,他都会去给即将踏入兵营的新兵上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每当镇、村党组织的工作需要动员和支持时,他总会主动到现场,以老党员的身份带头支持。

“廖老师的一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他把名利看得很轻,他看重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党员品质。”廖学经的学生廖成辉曾担任过小松镇的镇长,他觉得自己的这位老师,几十年来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2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