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新职业新生活】
◎实习记者 孙 越
“给地铁加油,要提一个大桶,用量杯一点一点往里舀。齿轮油又黏又稠,加完之后浑身都是黑乎乎的油,洗不掉。后来有了油抽,可抽起来也非常费劲。冬天,油的黏稠度更大了,像快干的沥青,加满一个油箱要拉20多次,1列车有16个油箱,加次油胳膊要疼一星期。”曹治超说。
曹治超是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车辆中心一名“90后”城市轨道交通检修工。地铁是城市的“主动脉”,2013年进入郑州地铁工作的他,已经为这条“主动脉”默默耕耘了9年。
“现在,我们自主研发了电客车齿轮箱加油机。一辆车的齿轮箱加油作业由原来3人3小时缩短为2人1小时,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每年能够节约成本5.68万元。”提起自己带队发明的这台“爆款”专利产品,曹治超充满骄傲:“它采用一体化设计,主油路、控制系统、供电系统等均集中安装在这一台小车内,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检测瞬时流量、油温等,通过压力开关、单向阀、软件等多重防护,保证主油路安全可靠。目前,该装置已在郑州地铁全线网推广使用。”
一台小小的加油机,节约的是人力、物力、财力,凝结的是技术人员“由修理到钻研再到创造”的心血,闪耀的是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维修工人脚踏实地、砥砺奋进的精神之光。
2013年,曹治超进入郑州地铁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地铁车辆检修工人,先后参与了郑州地铁1号线、2号线的开通调试和日常检修工作。初起炉灶,缺水少电,曹治超面临的工作环境异常艰苦。“有一次我们4个人干完活,食堂已经没饭没电没热水了。我们走了好远才找到村里一家卖馒头的店,店里只剩下了11个馒头,买回来就点咸菜、凉水,就是一顿工作餐。”回想起当年的艰辛,曹治超并无怨怼,“越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
寒冬酷暑,风雨几回。生活条件的艰苦容易克服,工作上的难题才真正让人“头疼”。当时,郑州地铁刚刚上线,新问题需要解决,技术空白需要填补,可谓困难重重。2016年,郑州地铁车辆中心组建电子兴趣小组,吸纳对电子维修感兴趣的员工加入,曹治超成为小组的核心成员。
“兴趣小组前期开展的是故障电子板件芯片级维修。从前,车辆的电子板件坏了只能换件修,不仅费时费力,也增加了成本。我们研究透它的工作原理后,换几个芯片或者电阻电容,就可以解决问题。并且,我们可以对疑难故障进行自主分析,比如哪里容易发生故障,我们对其进行改造,以此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地铁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曹治超说。
刚进入兴趣小组的曹治超,遇到了比之前更大的挑战。一边是陌生的技术、复杂的难题,如一座座大山横亘眼前;另一边是领导的信任和殷切期望,让曹治超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我就有那股劲,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当时我就住在单位,一周回家一次,白天工作思考,晚上学习看资料,把白天不会的内容想明白。”曹治超回忆,在维修LCD屏控制板时,由于电子板件集成度高,技术要求严格,维修难度极大。为保证维修质量,他从零开始,废寝忘食,昼夜奋战,终于将LCD屏控制板的核心原理整理出来,为LCD屏的芯片级维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依靠扎实的检修技艺和刻苦的钻研精神,曹治超在科研创新、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7年,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曹治超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主要从事电客车电子板件研究与维修、电客车疑难故障分析与处理以及检修生产实用工装的研发制作等,曹治超完成了从“技术工人”到“创造能手”的华丽转身。
郑州地铁维修群体中,像曹治超这样敢想敢干、勇于攻关、敢于创新的年轻新生力量并不是个例。“曹治超创新工作室”共8人,其中有5人是“95后”,90年出生的曹治超是“老大哥”。而在整个郑州地铁轨道交通维修团队里,这样的创新工作室还有5个。
9年时间能够带来什么?是成长,是蜕变,是一个个新时代轨道检修技术工人们奋发向上、充满活力的奋斗群像。
截至目前,曹治超带领团队累计研究电客车电子板件51份,完成故障板件维修1500余件,累计节约维修成本950余万元。工作室累计申请国家专利10项,完成工装制作18件。
如今的曹治超,仍是一身工装,脚踏劳保鞋,奔走在列车检修车间与工作室之间。“自主创新研发不容易,但这条路我们必须要走。”曹治超擦擦汗,笑了。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