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光荣与梦想 传承与创新——崛起中的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

2022-07-07 17:08 学习强国    阅读:448 

嗨!大家好,终于和小伙伴们在“制造名城、幸福株洲”见面啦。我是大赛吉祥物——能小创,“能”是能工巧匠的“能”,“创”是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创”。我的名字来源于“技行三湘·能创未来”,这八个字是全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主题。

你们肯定发现了,我是以三湘水(“潇湘”“蒸湘”“沅湘”)结合南方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湖南省株洲的工业科技代表高铁形象而成,凸显了浓郁湖湘特色和时代特点,展现了新时代技能人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大赛有哪些项目?为什么要举办此次大赛?能小创为您一一道来。

技行三湘 “湖湘工匠”从这出发

大赛由人社部指导,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人社厅、株洲市人民政府、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共同承办。

7月3日至5日,来自全省14个市州、21个行业部门的35个代表团、1087名选手,参与55个集中比赛项目的竞争和角逐,近700名裁判人员参与裁评,近2000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为大赛提供全方位服务和保障,预计现场参与和观摩大赛的总人数将接近1万人。

众所周知,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此次大赛将调动全省50万名产业工人和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到职业技能竞赛和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比武中来。7月3日,已有来自各地州市的能工巧匠们,怀揣着大国工匠梦和对技能报国理想的孜孜追求,相聚在“制造名城、幸福株洲”展示技能,切磋技艺。

崛起中的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钟跃能 摄)

能创未来 “大国工匠”从这成长

能成为大赛吉祥物,能小创万分激动。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深远的职业技能赛事。

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要求,深入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弘扬工匠精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湖湘人才高地。湖南省主要领导多次要求,要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等方面的示范导向作用,努力打造高标准、高规格、高品位、富有新意和广泛影响力的职业技能竞赛品牌。

东道主株洲在多个场合强调,要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品牌,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要说办好大赛的意义,那可太多了。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实践。大赛必将成为推动实施湖南技能人才振兴计划进程中的大事要事,必将成为全面展示湖南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使学习工匠、崇尚技能、追求卓越在全省蔚然成风。二是建设人才强省,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现实举措。赛事项目紧扣产业发展,可以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技能成才、促进人才发展,有效助推人才强省建设,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步伐。

砌筑项目比赛现场。(谢慧 摄)

职教科创齐头并进 “双高”垒造人才高地

聊完了大赛本身,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大赛东道主株洲身上。

这座城市可了不起,是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这里有着深厚的产业底蕴,诞生了中国工业史上的300多项“第一”,成为全省乃至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一张闪亮名片。从建市之初的7000人小镇到“制造强市”再到“制造名城”,这里有着孕育工匠的土壤,40万产业工人骨子里有着敢为天下先的湖湘基因,将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湘人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九郎山职教科创城崛起

第一站,能小创打卡地是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

为落实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湖南省实施了“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两山”应运而生。与之对应的,地处长株潭核心区域的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正蓄势待发,厚积薄发。

十三年栉风沐雨,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已然成为全省职业教育最闪亮的一张名片;未来五年,将突出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科创孵化、创新创业等重点领域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力构筑“职教城、科创城、宜居城、旅游城”四城合一的职教高地。

《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提质升级五年行动方案》搫画了发展蓝图,“职教”与“科创”正并驾齐驱,齐头并进。此次大赛将成为构筑“四城合一的职教高地”催化剂,培育出更多的产业人才,成为驱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数据显示,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已有9所职业院校入园办学。全日制在校学生超过10万人,每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0万人次,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建立了轨道交通、航空、服饰、湘菜等10大重点产业的特色专业群。湖南微软创新中心、微软IT学院、微软创新展示中心、中科院云计算职教中心等企业、科研单位纷纷入驻。

建设正酣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后,每年可累计承担企业新型学徒、岗位技能培训、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技能等级鉴定、特种(设备)作业考证培训、创业培训近5万人次。2021年市政府的重大招商项目——株洲数字工业创新中心已投入使用,该中心聚焦“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两大领域,拥有的数字机械化操作设备以及智能机器人等,能满足学生们的实验实践需求。

轨道交通国际共享实训基地、新兴产业实训中心建设项目、航空公共实训基地等产教融合项目方兴未艾。

接下来,株洲将支持多所职业院校升格为职业本科或综合性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及科研院所,与周边的产业园区联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打造科研孵化创新高地,为打造“四城合一的职教高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能。

长嘴铜壶茶艺表演现场。 (谢慧 摄)

●“双高”工程激发人才活力

第二站,能小创陪大家到各个部门逛一逛。

城市要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株洲围绕“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品牌,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等要求,坚持把发挥高素质劳动者、创造性人才作用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先进硬质材料等产业聚集优势和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教育资源集聚优势,持续实施高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专技人才(简称“双高”人才)振兴工程,让“教育链”“人才链”精准服务“产业链”“创新链”,培养了一大批技艺高超、技能精湛的“大国工匠”“湖湘工匠”“株洲工匠”。

目前,株洲人才总量达59.8万人,其中专技人才30.1万人、高技能人才13万人,为株洲产业优化升级、技术创新、提升竞争能力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直以来,市人社局将实施“双高”人才振兴工程作为重点任务推进。目的很明晰——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紧扣“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目标,为株洲打造“三个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路径很明晰——打造高素质专技人才队伍: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湘才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专技人才创新能力;做好新一轮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湖湘博才”青年博士后推荐工作;选拔第五批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落实国家“万名人才计划”、省“芙蓉人才计划”、市“新人才30条”,做好新引进高层次人才认定、安家补贴发放工作等。打造高端技能人才队伍:实施株洲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发挥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五好园区”建设作用,加快培养株洲“3+3+2”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急需人才;构建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加强技能人才评价监督管理,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行动。

根据国家、省、市“放管服”等政策要求,株洲早在2018年就开始试点企业自主评定职称工作;2021年已全面铺开了技能人才社会化评价工作。

企业职称自主评审,大大激发了人才活力,拓宽了企业人才成长渠道和空间。联诚集团的李友瑜是株洲第四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是立足于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成长的高端专技人才,是株洲试点和推广职称自主评审工作直接受益者。经过近30年的锤炼,李友瑜取得授权专利35件,发明专利4件,制订铁路行业标准3件;研制开发的更高速度动车组的冷却系统,使我国的冷却系统技术站在了世界前沿。

截至2021年底,株洲已有20家自主评价机构和17家社会培训评价机构备案,可以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和社会培训评价工作。2021年,全市11383人通过企业自主评价或社会培训机构评价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评定。

绝技绝活展示现场,中车株机维修钳工盛金龙蒙眼配钥匙,成功将锁打开。 (谢慧 摄)

匠心筑梦

这里,光荣与梦想璀璨夺目,传承与创新故事源源不断。

第一枚空对空导弹、第一台电动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首列中低速磁浮列车……中国工业史上,300多项“第一”在这里诞生!

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基地和电瓷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一个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在这里崛起!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一项项荣誉在这里汇聚。

6月20日,前往北京、上海的高铁缓缓驶出,结束了没有高铁始发的历史;7月1日,改扩建的火车站恢复办理客运业务。这座在教科书上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工业重镇,热情地拥抱着新时代,驶入了快车道,迈上了新征程。

这是哪?凭什么?

这是制造名城——株洲;这是幸福之都——株洲。凭着融入城市基因的创新精神,凭着40万产业工人日夜锤炼与锻造;凭着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工匠摇篮”,这里有座朝气蓬勃的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前有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名震四方的田心机车制造厂的老劳模吴南根、三三一厂的铁人式工人李临庄等老辈大国工匠引领与授业;后有中车电焊女神易冉、中航发南方邓元山、株冶柳祥国等“湖湘工匠”传承与发扬;再有“高铁工匠”盛金龙、数控车工匠邹毅等后起之秀奋发图强……这座工匠之城,正由“株洲制造”向“株洲智造”挺进,将“株洲产品”上升为“株洲品牌”。

吴南根:劳动光荣 工人伟大

吴南根出生于1932年,是一名电焊工,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6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是株洲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之一。

在株洲,吴南根参与了三三一、电厂、玻璃厂、化工厂等工厂的建设。因为技艺精湛,改革创新,吴南根多次被评为“革新标兵”“技术能手”“先进生产者”。1956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吴南根受邀到北京出席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两次见到了毛主席。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焊工,只是用了36年时间和一股子韧劲,努力把一份普通的工作做好。”90岁的吴南根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劳动光荣,工人伟大”这八个字永远不会过时,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继续拼搏,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易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易冉出生于1982年,是一名焊工。2000年7月参加工作,凭着湘妹子吃苦霸蛮的劲头儿,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31岁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评2021年湖湘工匠年度人物。入职21年来,易冉手中交出的铁路新型货车超过8万辆,它们奔驰在国际国内的物流大通道上。

5月5日,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匠心报国》栏目以《重载铁路货车上的电焊“花木兰”》为题报道了株洲焊工易冉。

“我理解的大国工匠就是要有一流的爱国情怀,一流的创新精神,一流的学习能力,一流的岗位技能,爱国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易冉说道。

“90 后”陈彬: 从小事做起 把小事做好

陈彬出生于1991年,是一名钳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9年毕业后从事多型重点航空发动机的精密加工工作。凭着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他先后荣获“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2021年,陈彬再次被选拔为株洲市钳工项目代表队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他在省赛中获得亚军。在此后的国赛中,取得了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第六名的好成绩,创造湖南代表队个人赛的历史最佳成绩。

陈彬组织和参与编写了集加工经验、技巧、改善案例于一体的《金钥匙》丛书,为新员工学知识提技能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教材。

“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这是我当学徒时师傅教我的,终身难忘,我也会传下去。”陈彬说道。

29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