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上,李为民院长和赵倩楠(右)合影
■ 6月14日,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22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走下主席台,专为博士研究生赵倩楠拨穗授位。
■ 10年前,就读于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七年制专业的赵倩楠因突发血管瘤破裂、压迫脊髓,导致截瘫。
■ 10年间,轮椅上的赵倩楠从未放弃学业。2017年,她考上了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生病不会影响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对自己的选择很执着。”赵倩楠说。
1
厄运突来
一场突发疾病导致截瘫
厄运发生在在2012年2月12日的深夜。
赵倩楠被背部剧痛惊醒,120将她送往了医院。4个小时后,她发现自己肚脐以下的部位逐渐失去知觉。最终,她被确诊为胸椎硬膜外血管瘤破裂,出血压迫到脊髓,导致截瘫。
专业知识告诉她,情况不妙。赵倩楠深夜躲在被子里哭,不敢让父母知道。
手术清除了压迫脊髓的血块,但带来的损伤无法修复,双腿依然没有知觉。赵倩楠休学一年多,辗转沈阳、北京多地做康复治疗。
“(生病时)才大三,还是想把学业完成。”赵倩楠说,康复治疗期间,全靠同学帮她录音、拷贝课件,支撑着她继续学习。2013年,病情稍有好转后,她坐着轮椅回到学校复学,立即面临10多门主干课程考试。别的同学只需要考三四门,她要考10多门,顶着巨大的压力,她拿下了全优。
未来的医学路该如何继续?需做手术的外科专业,肯定不行,内科需要查房,自己坐着轮椅,也不行。赵倩楠把目光放到了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上。
一次,赵倩楠在放射科轮转实习,查看一名乳腺癌患者的胸片时,发现了其胸椎上的一个转移病灶。“胸椎上本来不属于那次检查项目的范围,只是拍到了这块区域,不注意的话很难发现。”她立即报告给指导老师,通知临床科室。“对乳腺癌患者来说,病灶转移会对她后续的治疗有很大影响。”
2
来蓉读博
每天按摩锻炼四次拼学业
2017年,赵倩楠研究生毕业,本可加入了求职大军,但身体拖了后腿。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决定继续求学。
她试着通过邮件联系华西医院放射科博士生导师吕粟教授,一个多小时后就收到了回复。赵倩楠每天都学习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秋季,她如愿考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成为吕粟教授当年招收的3名博士研究生之一。
入学后,研究生部为她安排了一楼的宿舍,同意父亲前来陪护,还将宿舍门外的台阶铺成了坡道。“爸爸每天要帮我按摩四次,每次半个小时左右,防止肌肉萎缩,还要保持关节的活动度。”
赵倩楠所学专业,是神经精神影像研究。目前,精神障碍疾病,主要依靠临床医生对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通过临床量表的方式进行诊断,缺少客观的依据。简单地说,神经精神影像研究,正是尝试通过影像检查,发现精神障碍患者大脑结构、功能等异常,从而辅助诊断、治疗,探索发病机制研究。
刚到华西临床医学院,赵倩楠由于基础薄弱,显得有些着急。第一个项目,她选择了“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的脑影像指标”研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个突出特征。”赵倩楠说,同样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严重者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学习,“为什么会有不同?能不能通过神经影像学找到客观的标志物来区分?从而在后续治疗中有所侧重。”这些是赵倩楠想要弄清楚的。
但研究过程十分坎坷,大半年的时间,赵倩楠用了很多筛选和分析手段,查阅文献,却始终无法通过神经影像学标志物区分认知功能不同的患者。尽管在这个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别的成果,但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修改,科研论文才最终得以发表。
在导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赵倩楠从此前研究项目部分结果中,找到了自己第二个研究项目的方向,是既往相关研究中很少深入挖掘的内容——皮层下结构。
在这一研究中,赵倩楠发现,住院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被分为两个亚型,除了伴有不同程度的皮层下结构异常外,还存在显著的认知功能差异,甚至还存在着遗传学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在精神分裂症中,皮层下结构可能作为区分不同认知功能个体的客观标志物,这可能为将来发现减轻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提供帮助。
最终,这篇论文顺利发表在世界某知名医学杂志上。
3
未来目标
对自己的学术之路充满期待
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赵倩楠将作为一名博士后继续在华西医院从事科研工作。
回顾自己博士阶段的求学经历,赵倩楠说,虽然学业紧张,但她十分享受这个过程。华西的学术氛围浓厚,让她受益匪浅。
在学校期间,赵倩楠的学习生活轨迹很简单,下午,在实验室做研究,上午和晚上,会躺在床上,用架子夹住电脑学习、远程办公,以减轻久坐给身体带来的压力,除了康复治疗,赵倩楠的时间都扑在了研究项目上。“我的快乐和困难都在工作中,压力大是因为工作,我的缓解方式也是通过它。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就和其他人一样,追追剧、听听歌吧。”赵倩楠说。
回忆起毕业典礼那一天,赵倩楠的声音有些哽咽,“那一天其实非常热,尤其大家都穿着学位袍,但是因为太激动,好像都感觉不到热了。”赵倩楠说,老师让她在最后一个等着,李为民院长特意走下台阶为她拨穗,还说“华西永远欢迎你”。赵倩楠说,自己也表示“非常自豪”,特别骄傲能够在华西留下自己的印记。
赵倩楠说,对未来的学术之路,自己也充满了期待。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实习生 尹可然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