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荒山变“花果山”要多少年?一位回乡大学生干出了答案

2022-06-17 10:05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王禹  阅读:409 

  荒山变“花果山”要多少年?一位回乡大学生干出了答案

  本报记者韩振

  “他10年前就‘画饼’,说要请人看着果园,回来和我们团聚。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一头扎在山里……因为他的心长在了那里。”

  清晨,伴着两岁女儿的吵闹声,重庆梁平一中老师谭娅在平静地诉说。

  此时,她的丈夫陈开林,远在250公里外的重庆市巫山县大昌镇黄林村,正在查看果园里的病虫害。

  13年前,23岁的陈开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回到山区老家承包荒山,养起鱼,种起了柑橘。

返乡

  大宁河是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三峡成库后,这里水位上涨,形成高峡平湖。大宁河畔的黄林村,山坡上满眼新绿,那是陈开林流转的500亩柑橘园。“红星点点”中,柑橘挂满枝头。

  2009年,三峡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陈开林,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老家种地。父亲陈宗福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就是为了让你不再种地,你要是敢回老家,我就打断你的腿!”

  女朋友谭娅也不理解,希望他留在城里,找份稳定的工作。但陈开林执意回老家,谭娅只好让步。

  “他说老家好山好水,但大量土地却撂荒了,实在可惜,他想回去做点事情。”谭娅回忆。
拿到毕业证书后,陈开林义无反顾回到老家。但让他傻眼的是:这几年,他一直在外读书,父母跟着哥哥姐姐住在万州,老屋的土坯房早已破败不堪。

  屋漏偏逢连夜雨。陈开林清楚记得,那天晚上下了一场大暴雨。老屋像开了“天窗”,雨水直往里灌。坐在屋檐下,陈开林彻夜未眠,但他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再大的苦,也是自己的选择。”

  破局

  陈开林打起了荒地的主意。

  那时候,出村的路是一条两三米宽的机耕道,大车开不进来。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身后是一片片撂荒的土地。

  这么多老把式都“耐不活”的地,他一个愣头青能种好?听说陈开林要租地开荒,村民纷纷摇头,不愿意把地租给他。

  焦虑中,陈开林却装作若无其事,没事就往村民家里跑,不放过任何给村民“安利”自己想法的机会。

  久而久之,村民们觉得这小伙子踏实,是个做事的人,“要不让他试试?反正地闲着也是闲着”。就这样,陈开林先后流转了90多户村民的500亩地,每亩每年的流转费30元。
山坡上,一股清泉缓缓流淌,陈开林想,“开一口池塘留住泉水,既能灌溉,又能养鱼,岂不很好?”

  说干就干,陈开林雇挖掘机挖出一个10多亩的池塘。顺便清理了流转地里的灌木杂草,翻了土,施了肥,种上柑橘。

  他想的是生态种植。养鱼,让鱼在流动的泉水中自然生长;种柑橘,只用有机肥、农家肥。

  搞农业,投入大、见效慢。修鱼塘、种柑橘,陈开林不久就把不多的本钱用完,还是不够。焦头烂额中,村民们看这孩子真心做事,不忍心他投的钱打水漂,就你凑一点我凑一点,给他凑上“续命钱”。

  陈开林也没有“坐以待毙”。“默科特”柑橘三年才挂果,他就在果林里套种芝麻和土豆。那三年,靠套种,他每年能赚10多万元。

  养鱼的收入虽然不多,但稳定。他养的鱼,肉质鲜美,价格不贵,附近的餐厅饭店上门求购,一年收入又是10多万元。

  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在政府的投入下,大昌到黄林村的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货车进出村庄方便自如。山坡上的柑橘也挂了果,漫山遍野惹人爱。得知陈开林是生态种植,周边的水果经销商纷纷开车来到地里,直接按整棵树、整片地的果子买。挂果第一年,陈开林的柑橘卖了20多万元。

  随着丰产期到来,收入也越来越高。如今,柑橘每年的收入稳定在50多万元。有了收益的陈开林,第一时间还清了村民的借款。他还长期请村民到田里务工,每年支付劳务费10多万元。

带路

  2019年,地处三峡旅游核心区的巫山县,又开建了一条从大昌镇到平和乡的旅游快速路。路从陈开林的果园横穿而过,路通后从县城到村里也就半个小时。

  交通的改善,让村民们看到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希望;陈开林的成功,让村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回老家干事业照样大有可为。

  比陈开林大一岁的陈开令,过去一直在深圳打工,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和前景,主动找到陈开林,想跟他一起“搞事业”,两人一拍即合。

  如今,陈开令负责鱼塘,陈开林负责果园。两人打算借助快速路通车的契机,在黄林村打造一个集摘果、垂钓、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带动黄林村的乡村旅游。

  这个想法迅速在村里传开。村民黎杨才、谭远胜也在陈开林的果园边分别流转了几百亩坡地,种上了柑橘,开始抱团发展。其他村民见状,也纷纷打理荒地,在房前屋后种上了柑橘树,都想吃上“乡村旅游饭”。

  过去门庭破落,如今生机盎然,家乡正在一点点改变。陈开林看在眼里,美在心里。他往村民家跑得更勤了,平时木讷寡言的小伙子,渐渐成了村民的知心人。

  去年3月,黄林村党支部换届选举,陈开林当选党支部副书记,也感觉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这些年,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帮助黄林村、帮助我。”陈开林指着果园里的“有机肥替代对照区”的标牌说,这些年光是使用有机肥,县农业农村委不仅补贴资金,还派技术专家上门指导,免费为柑橘进行品质检测。“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只要自己肯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陈开林说。

  陈开林说,这些年来自己最对不住的是妻子和女儿。妻子谭娅平时在梁平一中教书,周末回万州带女儿妃妃。两个人一两个月见不到一次。

  陈开林期待着他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起来后,在假期把妻子和女儿接过来,那时他会陪她们钓鱼、摘果,看夜空的星星,还有一闪一闪的萤火虫。 【编辑:王禹】

4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