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吉林6月6日电(记者 石洪宇)走出疫霾的吉林市即将迎来全面复课,居家办公的音乐教师张冬拿出非洲鼓、电子琴备课,欢快的节拍很快填满房间。她不忘在微信群里告诉家长,“开学后,小家伙们会学到一些新花样。”
张冬认为,深山里的孩子能够发现音乐的美好,会用音乐滋养生活更重要。作为吉林市龙潭区杨木实验学校的教师,她连续多年为当地村小送去音乐课,孩子们学会了口风琴、打鼓、合唱和舞蹈,也有机会出现在电视台的镜头里。
张冬送课的三所学校,人数最少的仅有3人,最多的也不超过25人。“爱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她希望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一直都有音乐陪伴。
在大山深处的课堂上,张冬会演绎通俗、民族、美声等唱法。她大学的专业是美声,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张冬会走专业路线,学校里的音乐会、毕业晚会,她是有着“明星光环”的歌者。
张冬在池塘边和孩子们彩排(资料图) 受访者张冬供图大学毕业时,张冬收到多个乐团的邀请,但她有自己的选择,“回家”——她在乡村长大,爷爷和父亲都是村小老师。
张冬说,大山里的孩子音乐启蒙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对着大山唱歌,和回声对歌”。
张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会在学校哼着调调,站在家的园子里、对着村里的小河也会唱歌。她认为,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回馈家乡才更有意义。
张冬第一年送课的荒沟小学只有21名孩子,能保证主科教学已经实属不易,音乐教学有随时停摆的危险。学校对此表达担忧时,张冬自告奋勇表示可以送课。此外,她还给临近的赵屯、大屯两所村小送课。
每一堂音乐课都像是“节日”。孩子们首次接触笛子、手风琴、爵士鼓都很兴奋,如果打错了节拍,张冬也不会很严厉。“能从音乐找到乐趣很重要。”
只有3个孩子的课堂同样欢乐。张冬教他们乐谱,也教他们跟着音乐“律动”,跟着音乐晃动身体。
张冬打造的“杨树苗音乐合唱团”让家乡骄傲,来自大山的孩子们参加了多个比赛,还逐渐成为地区“品牌”,志愿者和社会开始重视乡村的音乐教育。
遗憾不是没有,很多大学同学认为张冬走职业路线也会有很好的成绩;今年年初,她的嗓子做了大手术,医生告诉她,两年内不可以再用美声唱歌。
但张冬认为,现在的收获远比遗憾多。有的孩子上了初中并展现出了卓越的音乐天赋;虽然送课路途遥远,但她回到了父亲工作过的学校,和父亲走着同样的路。(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