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撞上技术
文传的数字化“蝶变”未来在哪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走进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戴上MR眼镜(在现实场景呈现虚拟场景信息),就能沉浸在虚实结合的古蜀奇幻场景中,一边欣赏展览,一边观赏古蜀元宇宙电影;点开游戏,走进一家古色古香的戏楼,就能购买戏票观看《牡丹亭》;打开手机,就能参与云端大合唱,刷屏的弹幕代替了挥舞的荧光棒,宅在家里也能听演唱会。
数字文传兴起,为当下公共文化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数字文传最热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多位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接受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畅谈数字文传的未来。
行业风口 数字文传无处不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在这份关乎国家文化数字化全局的战略部署出炉前,数字技术已全面融入文博、演艺、会展、直播等多个文化领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2020年9月,“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画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幕,60幅世界顶级艺术典藏惊艳亮相。与此同时,成博在展厅里划分出60余平方米独立空间,打造“以光之谜”沉浸式体验空间,让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无缝衔接。其中,复原在空间中的城市景观画《罗马随想曲:斗兽场和其他古迹》重现了18世纪罗马的景象,古罗马斗兽场、塞维鲁凯旋门错落有致布置在空间里,观众不仅能感受到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还能捕捉到普通画作中难以察觉的小细节。
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峰看来,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正逐步向数字化转型,新技术与文化融合必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新趋势。“云上展馆或会展数字化就是最鲜活的例子,因为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而得到观众认可。”他说。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李明斌对此深有感触。他说,相较于传统文博展览,数字展览应用了5G、VR、区块链技术,突破了物理空间限制,在展品细节呈现、实体不便表达的场景方面有得天独厚优势,“让文化传播无处不在,体验不受时空限制,观众能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和满足感。”
李明斌最近在阅读历史学家王笛新作《那间街角的茶铺》,书中有一句关于历史细节的阐述令他印象深刻:“那些似乎不经意的鸡零狗碎,却是回归历史现场的定海神针。”无论是用像素过亿的艺术相机放大馆藏文物之美,还是三星堆考古中对文物细节的捕捉、对祭祀场景的还原,都让人真切体会到,数字技术发展对文化传播大有裨益。
科技助力 有效连接供给需求
罗大佑“童年线上演唱会”直播当晚,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副教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产业发展部部长胡娜在朋友圈转发直播内容时写道:“从西城男孩、崔健、张国荣、周杰伦到今天的罗大佑,才发现视频号的野心之一,是打造元宇宙版的‘乘风破浪的哥哥’。”长期关注文创产业发展的她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分享了数字文传带来的改变。
作为观察者,同时也是消费者,胡娜发现,由于对展品信息了解有限,普通消费者在观看展览时很容易陷入走马观花式误区,同时受限于主客观条件,很多潜在的消费者也没机会到现场观看演出。随着数字技术发展,线上展览层出不穷,云端演唱会花样繁多,如今观众只用动动手指,就能让展品旋转、放大,也可通过弹幕分享观看演出的心情和想法。消费者不仅体验更加便捷,也有了深入了解文化艺术的可能性。
但数字技术对供给端更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对现场消费、现场创作的文化行业产生冲击,也促使原有业态相对单一的文化企业主动转型,表现出参与主体多元化协作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文化艺术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案例日益增多,例如广州大剧院携手华为打造“5G智慧剧院”,利用“5G 云 AI”等全新科技赋能传统舞台艺术,开启“云剧院”加速模式;腾讯利用文物数字化采集技术,推出“国宝全球数字博物馆”微信小程序,让近300件全球顶级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文物珍品数字化回归,用数字技术实现《康熙南巡图》第三、四卷跨越地域“合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云游体验;掀起国风热潮的舞剧《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开启了舞台艺术数字藏品的探索。
不止于此,在胡娜看来,很多传统文化行业在公共文化资源利用上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传播上存在短板,而数字文传的兴起,短视频、直播的加入,对传统文化领域是挑战也是机遇。覆盖从文化资源供给端数字化转型到消费场景端建设的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各层级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将提高公共文化供应和需求端效能匹配,让供给与需求的连接更有效。
未来趋势 线上线下交互联通
数字文传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下一个赛道在何处?多位专家学者作出分析并给出建议。
李明斌强调内容为王。他建议,文化单位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时,一方面要注重技术利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内容把控,让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
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中心主任刘天骄看来,不管是出版机构还是传媒科技,在做数字文传时,最大的努力点应是“把真正的商业模式、产业生态做起来,打造成熟交易场景,把产品展示出来,流通起来”。
刘天骄透露,目前出版界正努力探讨元宇宙与出版相结合方式,把包括书籍、音乐、游戏等出版内容放在元宇宙空间中,“虚拟的信息内容如何与现实相结合,这是数字文传发展中一个难点,也是值得努力探索的方向。”
陈少峰对此表示认同,他也期待未来在成熟元宇宙技术支持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IP元宇宙”所产生的沉浸式、交互式体验效果,实现内容丰富性、体验互动性再次升级。他期待各地尝试城市数字文化体验园,将城市文化提炼成知识产权项目,然后用数字化技术包装,以此吸引市民前去深度体验,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和旅游目的地。
尽管数字文传是一种趋势,胡娜依然在思考文化传播的核心意义。“我们一定要考虑中国特色的资源优势,例如我们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凝聚力的表现,也是我们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不能忘却的根本。”她坦言,数字文传未来的发展一定要和国家特点、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用科技讲好中国故事,让数字文传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平台。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