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离线”老人乘车难的短视频,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普遍共鸣。视频里,一位老人乘坐公交车,但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扫描“场所码”,在司机和其他乘客的催促下,老人有些窘迫,遗憾地下了车,并说了一声“不耽误大家了。”“离线”老人的境遇让人感慨,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社会各方面的服务保障应加把劲,别“掉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个人都有年迈的时候,可能到那时我们都跟不上科技的变化,在科技向前发展的时候,全社会都应该等一等老人及其他弱势群体。近两年,有关部门陆续出台政策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此轮上海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场所码”被广泛使用,便于相关部门开展快速流调和精准排查。与此同时,便于老年人出门出行的兜底举措也应该准备好。
对于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视障人群等,上海交通部门表示,他们可持实体交通卡(已与身份信息关联)和纸质离线“随申码”,或者纸质离线“随申码”和身份证,或者持保通卡和纸质离线“随申码”,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纸质离线“随申码”可以在区级行政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或者在家自行打印。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公交车驾驶员等反映,他们有时候难以辨别乘车人提供的纸质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是否有效,为了更多乘客的安全,他们只能“婉拒”乘客上车。显然,这样的情况,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及时改进。
其实,各地工作已经在推进。比如,上海松江、金山等区的公交车上配备了“数字哨兵”,老年人、视障人士等只需把身份证在“数字哨兵”上轻轻一扫,就可以解决身份验证。好办法应该被推广,同时更多新的办法也应该被开发应用实践。
有网友表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不等于简单“上码”应用程序。无论是数字化的防疫举措,还是其他生活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有关部门、相关企业乃至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多想一点、多做一点,为“离线”老人,也为每一位因为类似情况产生不便的人士,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社会的温暖、城市的温度,既体现在数字生活的便利化中,也体现在老人和其他特殊群体的感受上。
(本报评论员王辰阳)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