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胶囊、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金花清感颗粒、
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这些都是在本次相关疫情中,
被列入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方案中的中成药。
不论是2003年的抗击非典,
还是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肇自远古、源远流长的中医药都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
而提到中医药,这位中药现代化的拓荒者,我们不得不提。由他研制的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让无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受益……
他就是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研究员的王逸平。
他有着两个看似矛盾又统一的身份:一个是造福人类的药学家,
一个是忍受病痛折磨的病人。
2018年4月11日,年仅55岁的王逸平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关上了门。但这次,他却再也没有走出来……
而关于他的故事,
得从1963年说起……
弃医从药
1963年2月15日,王逸平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家庭。1980年,他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攻读临床专业。按照学制,王逸平未来应该是悬壶济世的临床医生。
而命运,在大学期间,发生了“神奇”转弯……
1985年,王逸平大学时期拍摄于上海复兴公园。 图片来源:新华网
当时,王逸平在癌症病房做实习医生,一天他去巡房的时候,
当走到一位患者面前时,这位病危的老大爷突然举起枯瘦的手,紧紧抓住王逸平,用颤抖的声音说:“医生,救救我,我不想死!”
这声音里全是哀求和绝望,而实习医生王逸平,除了安慰,给不了他一丝希望。因为那些病危患者的疾病无药可治!
王逸平意识到,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就无法治病救人。于是,王逸平暗自下定决心,做了一个这样的决定。
当他的同学都在准备“毕业宴”、“散伙饭”时,王逸平跨专业考取了药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那时的他只有一个心愿,
就是:“我要做药!”
带着这样的愿望,1988年,王逸平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专业硕士毕业后,加入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994年,工作不久的王逸平,迅速成长为所里最年轻的课题组长。
2016年2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第六届学位委员会全体委员在2016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合影:第一排右四,王逸平研究员。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
30多年专注于新药研发
丹参作为传统的活血化瘀良药,
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
丹参制剂是目前国内医药市场中
销售量最大的品种之一。
传统丹参注射剂缺乏系统的
丹参物质基础研究,
存在有效成分不明确、
疗效不稳定、不良反应多等问题。
1994年,
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宣利江,
因为论文中需要对丹参水溶性成分
进行活性筛选,
找到当时上海药物所最年轻的
课题组长王逸平,
两人从此开始了20多年的科研合作。
2012年11月6日,王逸平研究员(左)与宣利江研究员(右)在办公室合影
他们提取到几十种丹参化合物并进行筛选,
在做了无数次实验后,
王逸平发现丹参乙酸镁的生物活性最强,
并大胆推测,
这可能就是丹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
而为获得丹参多酚酸盐确切的临床数据,在经过伦理批准后,王逸平曾以身试药,在以身试药时,王逸平只用了一句朴实的话说:“一个安全可靠的药,就敢用到自己身上。”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测试,
终于在2005年,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
获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2009年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
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自然·生物技术》评价,
该药的成功上市,
意味着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
可以通过对传统中药,
进行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来开发创新药物。
2007年,王逸平(右)和宣利江在讨论工作
在药学界,
有着这样一个公认的公式:
“1个新药=
筛选10000个先导化合物+10至15年时间”
作为一个新药研发者,
一辈子能够做出一种新药,
这一定是他一生的荣耀。
而这份荣耀,
王逸平在他42岁时拿到了。
与不治之症抗争25年
但是谁也不会想到
在这个“领衔研发者”的背后
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1993年,
30岁的王逸平被确诊患有克罗恩病
——一种人类尚不明机理、
无法治愈的免疫系统顽疾。
在进行第一次治疗的时候,
王逸平被切除了1米多小肠。
在他手写的《Crohn's病程记录》中,清晰地记载了他的病情反复发作。腹部疼痛,这是王逸平写下的病程记录里出现最频繁的字眼,一共出现了42次。
病程记录
1993年上半年腹痛的情况逐渐加重,每天会有将近十次的痉挛性腹痛,每次持续一分钟左右;1993年9月22日,手术结果末端回肠切除80厘米,结肠切除20厘米,病理诊断为克罗恩病。
2010年6月20日下午有血尿,晚间腰酸腹痛。用热水泡浴,一日4-5次,腹痛至23日缓解。
2011年9月19日下午,再次出血,暗红色水样便,伴呕吐。人无法直立行走,需平躺。
2018年3月26号,今年以来上腹部间歇性疼痛时有出现,中午餐后经常会出现痉挛性疼痛,腰部不适。脸部轻度浮肿。
病魔每天都在折磨着王逸平,但却从未动摇他的追求。他经常提及“3万天理论”:“多数人的生命最多只有3万天,除了吃饭睡觉,真正能用来工作的有效时间只有1万天。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
从30岁到55岁,长达25年时间里,王逸平是在与疾病漫长的斗争中度过的,也是在为解除大众疾病,研发新药的艰难探索中度过的。在他办公室的冰箱里,常年备着止痛针和急救药,疼得实在受不了时,他就自己给自己打针治疗,以节约宝贵的时间,病情稍稍缓和后,马上又投入到新药研发中去。出去开会,王逸平都要带着应急的药品。
2018年初,在王逸平最后的日子里,他已经感觉到病情持续加重,他不断加大药物剂量并注射解痉挛针,缓解病痛。他想争取更多时间,把在研的几个新药做完。在他离世前一个星期,他还对妻子方洁说:“现在正是工作的最好时光,我至少还能工作10年,还想做出两个新药。”
“坚持再战一个回合,就不会被打垮”
随着病情逐渐恶化,
在上海药物所2018年第一次学位会上,
一向几乎从不迟到的王逸平,第一次迟到了较长时间。当时时任研究生教育处处长的何敏注意到:王逸平当时的脸色非常难看,步履也有点缓慢。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赞成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待遇,希望学生有更好的生活……王逸平长期教授上海药物所研究生课程,经常分享自己新药研发的经验和感悟。每次授课需要站立将近4个小时,如今想来对于他的身体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很多学生上了他的药理课后,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一提到王逸平,他的学生们都说:
“王老师就是我身边最近的英雄。”
“他是每天默默忍受病痛折磨25年,却依然笑对生活和工作的人。”
“虽然听见别人说过王老师生病了,我总是没有觉得很严重,因为他一直是那个笑着和你絮叨、很友善、很阳光的科学家,虽然很瘦,但是一点也看不出有病痛折磨的样子。”
王逸平的学生们,仍然在继续老师未完成的事业。
王逸平看重学生是否具备创新精神,
是否对科学有兴趣和热情。虽然课题组任务繁重,但王逸平从不为了解决繁重的课题组任务而增加招生的指标,王逸平一般每年只招收一名学生。他常说,学生不求多,而要精细化培养。
王逸平(中)和学生们在一起
在学生进展不顺利的时候,王逸平经常鼓励大家,压力不要太大,慢慢来。只要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再战一个回合”,就不会被打垮。
除了挚爱的妻子和最好的朋友,
谁都不知道他的病情。
他的同事们不知道。
在大家面前,王逸平总是乐呵呵的。
他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起自己的病。
每次出差,
他经常在午饭或晚饭间把自己关在房间,
没人会想到,
他那时正躲在房间给自己治病。
2018年5月9日,是王逸平女儿大学毕业的日子。王逸平的妻子方洁早早订好了去美国参加毕业典礼的机票。女儿在国外读书四年,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去探望过。但是因为王逸平忙,他们从没有去过。但是在距离“第一次赴约”只剩不到1个月的时间,王逸平却永远的倒在了自己的办公室。办公室的这个沙发,缓解过他的病痛,也成为了他生命最后一刻的见证。
现在,熟悉的办公室,熟悉的药,熟悉的椅子、沙发都还在。但是,那个最熟悉的人却离开了。“没关系的,总是这样的,做科研总是这样的!”
这是王逸平经常对他学生说的话。
从30岁到55岁,王逸平以抱病之躯,先后承担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专项、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科院重大专项等众多研究任务。
在与病魔赛跑的25年里,
他却造福了无数的人。
2018年11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
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王逸平的先进事迹,
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王逸平输给了病魔,
却跑赢了人生;
他燃尽了自己,
却照亮了千万患者的健康之路。
时光虽无情,不能倒流,
但人们依然会在明日时光里记得他,长长久久……
来源 |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