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两亿人
本报北京6月3日电(记者任欢)中华全国总工会日前在京召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新闻发布会,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副组长马璐在会上介绍,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各相关单位按照任务分工履职尽责、积极推进、抓好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工会和企业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推动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5年来,我国积极搭建产业工人建功立业平台,基本建立起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全总制定劳动和技能竞赛5年规划以及《关于进一步提高非公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水平的意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组织动员3.7亿人次产业工人参与多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
5年来,我国多措并举,为产业工人队伍技术技能提升提供全方位支持保障。2022年新修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加强职业教育、提高技术工人培养水平提供法律保障;财政部会同人社部指导各地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资金1139亿元统筹用于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会同税务总局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的税前扣除限额由工资总额的2.5%提高至8%;人社部开展补贴性培训8300多万人次,完成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24万人;全总会同教育部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培训各类农民工600万人次,建设“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培训职工1.5亿人次。
5年来,我国产业工人地位和待遇进一步提高。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建立技术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探索技术工人长效激励机制等;人社部出台“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工信部印发《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突破产业工人职业发展“天花板”。
5年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总积极推动“三新”领域企业建会和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入会,2020年新发展八大群体会员219.6余万人,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超过350万人。各级工会投入资金9.38亿元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78217个,服务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外劳动者群体5990.9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状况的分析研判,聚焦存在的突出矛盾,推动解决影响队伍壮大的主要问题;稳岗稳企稳就业,努力保持制造业工人队伍总体稳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巩固拓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成果,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为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力量;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做好产业工人维权服务工作,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指导和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规范劳务派遣,维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实际行动维护企业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马璐说。 【编辑:岳川】